[中国艺术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书店
位于北京核心商业区的三联韬奋书店
提倡女性阅读的北京雨枫书馆
►独立书店的生存之路在哪里
近年来,电子出版的进展、网上阅读与手机阅读的普及,引发大家纷纷讨论实体书店的生存问题,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光合作用书房的停业,使这个话题更是甚嚣尘上。其实,就国内而言,各地新华书店的生存并没有太大问题,生存堪忧的是独立书店。
所谓独立书店,是指新华书店系统以外的以经营文化学术图书为特色的书店。独立书店尽管投资主体、出资方式或有不同,但大体上是独立经营,很少连锁。有人提出民营书店的概念,其实独立书店的范围要更广泛,比如三联韬奋书店,它的出资者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也就是说它是国有企业的子公司,但它的身份仍属于独立书店。近两年来,独立书店总体上可谓噩耗频传:第三极倒闭,思考乐消失,上海的季风、广州的学而优书店也在裁减门市。每倒闭一家独立书店,都会引发媒体的不少议论。在互联网空前普及、电子商务大鳄集结进入网络图书零售市场的今天,不夸张地说,独立书店的生存问题已经到了存亡继绝的关键时刻了。前些日子苏宁电器正式开始图书零售业务,打出“0元售书”的口号,引发京东网上商城、当当网等网络书店的又一轮价格战,这使得独立书店脖子上的绞索又紧了几分。据悉,继京东、当当、卓越、苏宁之后,百度乐酷天、QQ商城、一号店等几家国内的主要电子商务巨头也已经在图书网络零售市场集结完毕,蓄势待发。与风生水起的网上书店截然相反的是,在一系列小书店倒闭之后的光合作用书房的停业。
准备进入图书零售市场的电子商务大鳄们,或者有巨量的资金储备,或者有雄厚的外资支援,或者有庞大的网上用户,或者有完备的物流系统,自然会在图书零售市场大有作为。而独立书店势单力薄,所销售的图书以人文社科为主、没有教材教辅支持;限于店面、仓库、资金流等原因,他们不可能大批进货,因此不具备与出版商议价的能力;他们也不具备新华书店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能力,本来就因为房租、水电、人力资源等费用的上涨而运营艰难,现在这些资金雄厚、不怕赔本、规模巨大的电子商务大鳄加入图书零售,不啻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不是稻草,而是巨石。
网络时代,城市还需要独立书店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谁都不能否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图书是文化的载体。书店不仅是了解一个城市的窗口,而且是城市公共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知名的独立书店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景观。我们想一想东京神保町的书店街、伦敦的小书店,就会同意此言不虚。改革开放以来,散处于我国各大中城市的独立书店,以其纷繁的个性、卓绝的坚守,为城市贡献着缕缕书香,为爱书人建构着精神家园。然而,在当前,独立书店的现实是在挣扎,在批量死亡。
►政府应该做什么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书店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部分,作为城市的名片,在这样的背景下理应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过去这种支持往往是政策层面的,落不到实处。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谈到,有关部门即将出台政策,“我们会要求在城市规划中留出书店的位置,甚至是城里最好的位置。除了大的书城建设,也要为小的独立书店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以保持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态。”
在未来规划中有此安排,对独立书店当然是一个好消息,但问题是许多书店可能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了。政府现在就应该出手,拯救已经处于危局的独立书店,尤其是那些在社会上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书店。政府应以最实际的措施,保护符合城市文化设施布局要求的中小型独立书店的生存和发展,对符合城市文化特征、具有历史意义的特色书店,可以考虑提供财政援助。让这些书店有好的生存状态,进而谋求发展,对国家的文化建设是否更有意义?
对比许多发达国家,中国独立书店所承担的税负是相当高的。作为国家文化改制试点单位的新华书店,可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六大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同为书店经营者,民营书店却无法享受与新华书店相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生存环境更加严峻。国家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就应该给予独立书店与新华书店相同的减免税的政策。国家对中小企业以至微型企业的优惠政策,都应适用于独立书店。
其次,政府应该建立严格公正的市场规范。当前尤其要明确图书作为特殊的文化产品,销售商不得在未经出版商许可的情况下低价销售,更不允许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引发恶性竞争。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独立书店,都应遵从这一规范。在发达国家,包括我国的香港,行业协会在维护市场规范方面都很有作为,不遵守行业规范的,会受到集体抵制,甚至会被逐出市场。当前,尽管中国出版和发行协会对于图书零售市场的恶性竞争问题屡次发声抗议,但因为相关法律规定不到位、行业协会的权力有限,根本不能制止低价倾销、操控市场的行为,因此必须由国家完善法律、有关部门严格执法,严厉处罚不正当竞争者,如此才能维护图书市场的规范运行。
►社会可以做什么
让独立书店得以生存和发展不应该仅仅是政府的意志,还应该成为社会的共识,尤其是那些大地产商、大业主房东、产业园区的经营者、学校或企业的领导者。他们如果明白让一家有特色的书店落户到自己的区域,会有助于该区域文化资质的提高、会使其功能更加完备、形象更加丰满,他们就会以优惠的租金、拿出合适的空间来让独立书店经营和发展。在这方面,香港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知道,香港的大地产商、大业主,如长实、新鸿基、恒基等,在大型商场和住宅小区中都会给书店预留位置,然后向有资质的书店发出邀请,请他们来考察办店。出租给书店的部分,租金要比一般商铺便宜很多;租约到期后,续租的房租升幅也低于一般商铺,因此,尽管在香港开书店的毛利也很低,但书店经营者考虑到大商场的人流等因素,仍会进入开店。许多内地人进入香港的综合商场,往往会讶异于香港租金那么高,书店为何仍能生存,其秘密就在于此。
此前,许多书店之所以难以生存,就在于铺面租金的节节攀升。明乎此,我们呼吁那些房东们,不管是国有的、还是私有的,请大家支持文化的存续、尽可能地降低书店业者的房租负担吧!我们也呼吁国家出台政策,对于有独立书店营业的业主实行税收的减免。这样几个方面的合力,就会挽救大批书店于危难之中。现在,文化在同资本搏斗,势单力薄的独立书店同网络书店的对垒不得不处于下风,未来我们期望文化同资本携手,希望内地的李嘉诚、郭炳江们支持文化,在自己的房地产中加入文化的成分,提升产业的含金量,为文化的繁荣添砖加瓦。
►出版社可以做什么
独立书店也期待得到出版社的支持,尤其是以人文社科图书为主的出版社。出版社在批发折扣上给独立书店哪怕三两个折扣的折让,就会使独立书店的毛利增加一点,进而就会令其可以在店员待遇、购书环境等方面得到改善,就会使读者在书店里得到更好的服务。由于独立书店面积有限,进货量不大,出版社方面不肯稍做让步。其实,聚沙成塔,众多独立书店销售好了,发展了,反过来也是对出版社的最大支持。尤其是国家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政府的各项基金对出版进行资助,使出版社可以在人文学术方面加大出版力度,以前难以出版的大型项目现在都可以出版。然而,国家对出版业的支持没有能够分润于书店和读者。社会应该达成共识,凡是国家资助的出版物,应该以更优惠的折扣交给书店,书店再以比较便宜的价格卖给读者,这样才能让国家对文化的支持惠及社会。我们可以计算,目前政府用于各种出版基金的补贴已经不下数亿元,由此而形成的学术图书的出版能力将增加近20亿元的规模,这部分图书如果对书店让利,将会对独立书店形成极大的支持。未来面对电子出版物的竞争压力,出版社的纸质图书要销往何处?可以说,现阶段出版社出手支持独立书店,就是存续书香,就是弘扬文化,就是对于未来的自救。
►书店自己应该做什么
呼吁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不是说书店自己就可以坐等。独立书店要在网络时代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要努力寻求合乎市场规则的经营之道。比如,书店自身的战略和布局要调整,应该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由单纯的销售功能向销售、服务功能转变。除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图书产品外,还应注重营造良好的购书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要通过组织策划营销宣传活动带动更多读者读书,以此来拉动书店销售。应加强市场运营能力,加强社店合作,维护良好的环境,形成新的营销模式。有条件的可以办起自己的网店,也可以卖音像制品、卖文具、卖咖啡、卖“文化”,同时可以向社区活动站、社区图书馆或俱乐部方向发展。要以文化为核心,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凝聚客群,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更好的体验,实现文化感的增值;应筹办文化沙龙、公益活动,与作者面对面,以此来赢得读者认同。同时,书店要提高经营与管理水平,不应盲目扩张,通过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费用,使自己的企业健康发展。总之,独立书店应该有自己的清晰定位、在经营中寻找差异化,最终达到扩大销售、良好生存、稳定发展的目标。我们已经看到,独立书店也有经营得好的,比如,在北京就有万圣书园、读易洞、雨枫书馆等,可见在这样艰难的局面下,等待独立书店的不一定就是死亡。
在独立书店自身改革创新、提高管理运营水平方面,三联韬奋书店有自己的一番甘苦。三联韬奋书店原名三联韬奋图书中心,成立16年来,在社会上有不错的口碑,但由于各种原因,近些年连续亏损,在专业审计中,未计多年积欠房租,已累计亏损达2000余万元。2010年,在三联书店的支持下,初步改变了原来濒死的运营状态。2010年8月,三联书店注资2000万元,将图书中心改制为有限公司,店名也改为三联韬奋书店,三联韬奋书店在改革中,坚持做好产品,以自己的选书眼光为读者提供优质图书,书店引入著名文化品牌,加强了新书和畅销书的进货和促销工作。书店坚持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坐在楼梯上阅读的读者始终是书店的风景。书店致力于为顾客提供服务附加值,许多原来不经营的产品现在都已进入店堂,比如文具、创意产品、港台图书等;书店还力求每两周举办一次文化讲座或图书推广活动,以凝聚人气;书店还加强了馆配和团购业务,同各大机构和学校合作,以自己的选书眼光,帮助机构的图书馆加强书种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书店调整营业面积,腾出二楼,由雕刻时光咖啡厅经营。两个文化品位相近的机构合作,为彼此带来增长的动力。改革已经带来成效。
在这里不能不说的是,三联韬奋书店有了一点盈利,前提是三联书店为坚守三联韬奋书店这一北京知名的文化景观,从2008年起,已经不收韬奋书店的房租。书店现在的面积为1400平方米,如果三联书店以市场行情的半数,每年向三联韬奋书店收取百万左右的房租,那这个书店依然不能生存。由此也更加证明独立书店的生存堪忧,需要国家和社会以切实的措施扶持。
►读者支持是根本
独立书店更期待读者的支持。独立书店的生存问题,是书业的整体问题。这个问题固然需要政府、企业的支持,更需要全社会营造热爱读书的环境。毋庸讳言,阅读环境的缺失,是近些年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网络的发展更加速了碎片化阅读的风行。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但人均购书和阅读率却基本没有提高。日本“80后”作家加藤嘉一出版《中国的逻辑》,认为中国的知识非常廉价,一本书的价钱不如一杯咖啡。中国内地居民每天的人均阅读时间不足15分钟,只有日本人的几十分之一,甚至远远低于被人们视为“文化沙漠”的香港。笔者在一条微博上提到犹太人年人均读书60本,网友竟是一片质疑之声!无怪乎有人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傻的低智商社会。
我国2008年公布的第5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全国户均消费图书仅1.75本!从近期公布的第8次国民阅读调查来看,现在比2008年阅读率虽有所提高,但提升点很低,说明阅读大环境并没有很大改善。只有全社会,尤其是青年学生,进入多样的、沉静的阅读,建设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才能挽救我们的书店,繁荣我们的文化。
说到底,书要一本一本地卖出去。网上书店以超低的价格优惠、送书上门的服务,令独立书店沦为网上书店的陈列室。许多读者在书店里徘徊、翻阅,选好心仪的图书,然后或拍下书名,或记下定价,再到网上下单购买。作为书店的经营者,我们当然不能阻止读者这样做,但是,这种现实难道不是对书店的残忍吗?读者朋友,如果在书店里能够体会到书籍的清香、文化的韵味,那请你在选书之后,哪怕顺手只买一本,再走出书店吧!这是一个有文化的读者对独立书店的最大支持。
翟德芳(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
(编辑:伟伟)
· | 独立书店:书+非书=成功? |
· | “政府之手”松不得“市场之手”缺不得 |
· | 故宫将引入社会安保力量 |
· | 冯骥才:从经济社会到文明社会 |
· | 守护中文的纯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