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舞蹈>舞蹈家协会

全国中小学舞蹈教师培优计划2022年度云南站培训完成

时间:2022年08月24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高晴
0

全国中小学舞蹈教师培优计划2022年度云南站结业展示现场

  8月19日,全国中小学舞蹈教师培优计划2022年度云南站完成各项培训计划,圆满落幕。该计划是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联合主办,中国文联人事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支持的全国性公益服务项目,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美育教育而实施的重要举措。 

  本次培训包括线上培训、线下培训和结业展示三个环节。其中线下培训和结业展示由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共同承办,云南艺术文化职业学院协办。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文联兼职副主席、云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杨丽萍,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柳斌,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郭丽娟,以及韦立、杨薇、杨旭康、疆嘎、杨洲、代莹莹、陈建民、王焱武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全国中小学舞蹈教师培优计划2022年度云南站结业展示现场

  本次培训在线上培训环节邀请来自中国舞蹈家协会、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舞蹈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市中小学校舞蹈特级教师、舞蹈团教师等,为参训教师们提供了包括美育政策分析、舞蹈基础、舞蹈科学、舞蹈创编、舞蹈教学、舞蹈综合等类型课程,从思想政治、舞蹈专业到教学教法进行全方位培训。线下培训环节,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柳斌通过题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彰显舞蹈美育工作者担当和作为》的课程,带领教师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结合舞蹈美育新课标讲授了中小学校园舞蹈的创作理念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慈仁桑姆、国家一级编导马文静、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院长姜铁红则带领教师们进行了藏族、蒙古族、傣族等民族民间舞素材教学实践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史博组织排练了教师们的结业展示表演整体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效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

全国中小学舞蹈教师培优计划2022年度云南站结业展示现场

  本年度全国中小学舞蹈教师培优计划依据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由舞蹈、教育界众多专家组成团队,研发“义务教育舞蹈教师教学参考”系列资源,并展开调研培训。该套资源包括普及和社团两大类,成为新课标颁发后国内首套系统化、科学化、数字化、公益化的舞蹈教学参考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全国一线中小学舞蹈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尤其对于偏远地区有效推动了各地舞蹈美育的均衡发展。

  以教学资源培训为抓手,本次培训设置了师生学习、回课、评价、展示等机制,以教会、勤练、常展为美育基本途径,引领教师学会、会教,带领学生学会、勤练,促进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转化。本次培训对象既包括中小学校专兼职舞蹈教师,也包括校外机构的优秀舞蹈教师,旨在提高校内舞蹈师资水平的同时,将校外教师培养为校内师资的有力补充,缓解校内师资普遍不足的现状。 

全国中小学舞蹈教师培优计划2022年度云南站结业展示现场

  全国中小学舞蹈教师培优计划2022年度云南站培训共有千余人报名,云南省中小学校舞蹈教师基本达到应报尽报,校外教师则由中国舞协、云南舞协精选部分优秀者参与其中。经综合评审,最终110位优秀教师入选参与线下培训环节,其中包括100位校内教师和10位校外教师。通过学习和排练,教师们呈现一场丰富而精彩的舞蹈表演与教学实践展示,包括义务教育舞蹈教师教学参考系列资源课例展示、教师自主创编课例现场教学与说课展示、教师民族民间舞专业表演能力展示等多个展示内容。教师们将培训所学与云南本地文化紧密结合,在展示傣族、哈尼族、佤族、阿昌族、景颇族、白族等云南当地民族舞蹈文化的同时,自主创编案例《非遗文化进校园——阿尺目刮》,体现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新时代美育目标。 

(图片来源:中国舞蹈家协会)

(编辑:高晴)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