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动画《风中之塔》截图
未做合成前的《风中之塔》剧照
定格动画《风中之塔》是2013年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奖“最佳动画短片奖”的银奖作品,全片时长11分钟,无对白,讲述世界末日来临,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要面对的种种情况——恶劣的自然环境、未知的生物、来自内心的孤独……该片导演、编剧为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2011届硕士翁劼(现留校任教),作品曾获曾竹韶奖学金、罗中立奖学金和林风眠奖学金,片中主场景大铁皮屋被山西省中国当代博物馆收藏。
我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油画家,受他影响我很早就开始学习油画,基本功打得很扎实。后来,学了4年雕塑,但感觉学得不够好,对空间的把握一直不理想。虽然从小接触传统美术,但我想从中走出来,用新媒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考上研究生以后,我一直想表现一种“动态”,为此,我做了很多舞蹈的雕塑,将运动凝聚在一瞬间,但那终究不是运动的整个过程。
如何表现运动呢?我想还是动画好。接触动画以后,我发现动画表现的不仅是动态,还有故事和镜头语言,我需要学习很多新的东西,比如软件操作、拍摄技术等。我尝试过很多材料,但并不成熟,比如头部用美国土,身体是硅胶,下颚骨关节是自己发明的一种可张合的下颚骨,口型则是通过雕塑来改变嘴唇形状。我先是实验动作与口型,解决二者的结合问题,之后进行拍片练习。
做完两个实验片后,我被学校作为交换生派到美国。这期间我去拜访了两位朋友,一位曾在迪斯尼负责《埃及王子》的灯光,另一位在华纳参与过《超人》等片的背景绘画,她们提供了很多建议。我还遇到一位叫Dan Cral的动画师,2009年的好莱坞动画大作《卡罗琳》(《Coraline》,又译《鬼妈妈》)的角色就是他设计的,我去了他的工作室参观,并给他看自己的一些雕塑作品,得到他很大的鼓励。
从那时起,我立志要拍一部定格动画。最早的剧本和《天空之城》有点关系,2009年底,《2012》上映,我特地去电影院看了,于是也想拍一个关于世界末日的动画,但考虑到电影中那种非常宏大壮观的画面在定格动画里很难实现,就把内容转向了世界末日以后人的生活。最开始想拍的是一个老人在寂寞中死去,后来觉得这没有意义,因为人的意义在于他的抗争,求生应是人的一种精神,而不是回忆。
2010年1月回国定下剧本后,就开始画分镜。当时非常缺钱,过得很拮据,找家里要了两万元,买了些拍摄设备后一下子就没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项目通过了,批下了几万元;美国回来时一些行李弄丢了,航空公司赔了一万元;同学提醒我每月的研究生补贴几百元一直没领,又冒出几千元……这就是所有的创作经费。
这些钱主要花在两方面,一是设备,包括摄影器材、电脑和正版的Stop Motion Pro(一种专业定格动画拍摄软件)等,这些是大头;二是劳务支出,因为作品需要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合作,好在大家不是为钱而来,而是一起研究一起做;三是耗材、工具及一些生活用品等花销。
在尝试过多种材料之后,我们选择了PU发泡材料(注:即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在定格动画中常作为人偶肌肉填充物),只需要对其简单修改配方,便可获得不同的密度、弹性、刚性等物理性能,用起来很方便。
因为前期准备比较充足,分镜吻合率很高,拍摄几乎和分镜同步,少部分也只是次序做了一些调整。拍摄耗时最长的就是片中的吃饭场面,13秒的镜头拍了13个小时。我们的工作很有规律,每天拍摄10个小时,既不加班也不偷懒,不是开始热情很大到后面草草收尾的做法,也不是开始松松散散到后来通宵达旦赶片的节奏。这样,花了8个月,才顺利地完成了拍摄。加上前期的约半年,整个前期创作加起来有一年多时间。
后期制作我用的是AE(注:即After Effects,一款影视特效软件),另外买了很多特效库和一些配套的教程,我觉得技术方面的比较次要,需要的时候去研究一下让自己会用就可以了。不少合成的场景还是显得有点假,比如云彩山峰的背景——那是我以前去西藏时拍的照片,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那些云彩并不是真的在运动,只是照片在移动。
音效令这部作品增色不少,这要感谢张晓龙,他可以把一个音效的话音轨做到40层,要是我做,恐怕只有4层;崔奥卓的手工活非常棒,做的特效也非常精致,全片90%的特效由她完成,包括烟雾、火光、云彩的动态合成;主题曲是我自己创作的。音乐必须要原创,其中有一段古典音乐是德沃夏克的,因为很老了,所以用起来没有版权的问题——保证所使用的音乐不要有任何的版权问题,这也是大家在创作中应该注意的。
后来,我的毕业论文就叫《从〈卡罗琳〉到〈风中之塔〉》,主旨是研究如何把定格动画这种传统动画形式的特点运用在现代动画的拍摄上,如何将定格动画的材质感、手工感与当今数字技术相结合制作一部定格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