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杂技的国际市场
    2011年06月09日      作者:田润民       来源:

  关于中国杂技的国际市场,历来众说纷纭。在有些旁观者看来,“你们杂技团经常出国演出,不知道赚了多少钱?!”而圈内人常常感慨地说:“现在出国项目越来越少了,钱越来越难挣了!”我认为,对国际市场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不能想当然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来判断下结论,更不能以偏概全,把局部的个别现象当作普遍现象。现就我所了解的情况,谈一谈我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我们所说的国际市场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的演出市场。从2010年或者更早几年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德国在欧洲来说,面积大,人口多,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末期,曾经是中国杂技在欧洲的“主战场”,那个时候,海勒和“妈妈公司”所经营的中国国家马戏团以及梅登的星辰公司所经营的中国国家大马戏团以德国为中心,辐射到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等国。那时,这两家公司平均每年各邀请中国一个杂技团,巡回演出半年以上,每个团演出收入在50万美元左右。如今,杂技界很多人士很怀念那段辉煌的岁月,不解而又感慨地问道:“如今我国杂技水平比当年高出了很多,可为什么当年的风光不再?”

  德国的中国国家马戏团和中国国家大马戏团终止演出的原因很多,我个人认为,其中之一是这两个团演出内容在本质上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尽管被邀请的杂技团以及演出组织者千方百计在演出形式上试图出新,但无法掩盖中国杂技“技巧至上”这个最本质的特点。同样一个产品在同一个地方连续销售十多年,从市场角度来说已经不容易了,所以它们落下帷幕不足为奇。

  眼下,德国本土马戏团境遇更糟,号称德国第三大马戏团FLIC-FLAC宣告破产,夏季巡回演出的马戏团只剩下皇冠马戏团和罗卡利马戏团。中国杂技在德国的演出市场唯一能施展拳脚的是参加当地的圣诞马戏表演,这类演出时间短、节目少,和当年一台节目出国半年挣回50万美元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英国的甘迪先生经营中国国家马戏团(整台中国杂技节目)将近20年了,这中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其中1998年和1999年因为不景气停演了两年。从2000年开始,甘迪和EEC公司合作,双方发挥各自优势,重振中国国家马戏团在英国的雄风,一时间中国杂技在英国所有巡回演出的马戏团(大概有十多个)中名列榜首。然而,到了2010年,EEC公司以亏损为由宣告退出,甘迪先生只好独家经营,同时减少2011年巡回演出时间。

  美国的演出市场也是如此。号称世界马戏龙头老大的太阳马戏团,其《龙狮》剧组今年生意就不如往年。由上海某公司投资的剧场演出上座率一直不尽如人意。多年来,国内一直有人试图闯一闯美国演出市场,从手持绿卡的中国杂技演员到国营杂技团,乃至各种商业公司,纷纷到美国或小打小闹,或投入巨资买地、买剧场,可至今没有听到令人振奋的消息。几年前,“中旅”投入巨资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兴建的游乐场“锦绣中华”的破产并没有使国人吸取应有的教训,仍然有不少人对于到美国投资搞娱乐业乐此不疲。本人并不反对中国的企业家到国外投资搞娱乐业,但是,光有热情不行,必须事前进行认真的风险评估和科学论证。

  国际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变化,这种变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国家关系,等等。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热”在全世界的兴起,也带动起了“杂技热”,中国杂技就是随着国门的打开走入国际市场的。“杂技热”在国际市场上持续了差不多有十多年,这十多年主要是外国观众认识、熟悉中国杂技的阶段,十多年以后,那种新奇感、新鲜感没有了,国际市场对中国杂技的“热”渐渐消退,中国杂技在国际市场上不再是紧俏商品,而是一种常态化的商品。

  目前,对演出市场影响最大的是经济形势。近两年来,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衰退,欧美国家首当其冲,失业率增加,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减少或者干脆取消出行和娱乐。因此,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受打击最大的是娱乐业和旅游业。2010年全球马戏业不景气就是这种大背景造成的。

  经常有人写文章或者发表谈话,抱怨说我们这个杂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总是以低端产品的形式出现,“贱卖”,云云。但我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大概是认为中国杂技质高,应该获得合理的优质报酬,或者应该占领高端演出市场。在市场上没有永远走俏的商品。同时,要弄清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杂技的定位。杂技在国际演出市场上被划在马戏范畴,是一种大众化通俗娱乐形式,其表演场地多为大篷,观众大多是儿童和老人,票价低廉。这种定位不可能使中国杂技在国际演出市场上卖出像交响乐、芭蕾、歌剧那样的高价。

  于是,业内有些人士千方百计想提高杂技的身价,除了在技巧上不断加大难度以外,还在服装、音乐、舞美、化装上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来“包装”,有的甚至模仿太阳马戏团的化妆和服装以及表演风格,以为这样就能在国际市场上受到青睐。且不说模仿和抄袭别人的东西涉及版权问题,那些没有自己特色的“克隆”出来的作品,市场并不欢迎,每当人们说你这台晚会或者某个节目像太阳马戏团时,那并非褒义。作为中国的表演艺术打入国际市场,首先要有中国的特色,如果我们的节目把演员“包装”得不像中国人了,外国人对你就失去了兴趣。别忘了,外国观众看中国的杂技节目主要想通过中国演员的表演欣赏异国文化,如果中国演员的服装、化妆甚至举手投足都和他们一样了,那还有什么新奇可言?那还有什么可交流的文化?

  这几年全国搞了那么多杂技大晚会,试问,有多少打入了国际市场?

  杂技的大制作真正成功的是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创编的杂技版《天鹅湖》,它不仅打入了国际市场,而且获得了几乎和芭蕾一样的价位。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在中国杂技常态化的今天,“战杂”以高端杂技产品实现了中国杂技人渴望已久的高回报,这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市场营销上都是一个大突破,值得在中国杂技历史上写上一笔。但并不能因为杂技版《天鹅湖》的出现,“战杂”就不叫“战杂”了,参演的演员就成了芭蕾舞演员了;也不能因为有了杂技《天鹅湖》的成功,全国的杂技团都用杂技来表演芭蕾,且不说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即使做到了,国际市场不可能像现在对待杂技《天鹅湖》这样来对待。市场上向来是物以稀为贵;杂技版《天鹅湖》在中国和全世界唯“战杂”一家。   

  我们学习“战杂”,就是要学习人家的创新意识,而不是去“克隆”人家的作品。同时,我们也不能用“战杂”的标准要求全国所有的杂技团。既然在水准和实力上存在差别,那么,在市场营销中也应该承认高、中、低的差别。就我国大多数杂技团来说,恐怕还得以单个或几个节目参加欧美国家马戏团的组台演出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

  这样说是不是太悲观了呢?不是。市场就像波浪一样有高有低,不可能一直高涨,也不可能永远低迷。当市场复苏和繁荣的时候,即有客观需求。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热”大气候带动起来的“杂技热”,也有顺应市场形势的“主动出击”。这里我举几个例子。1998年,迪士尼所拍摄的动画片《木兰》在欧洲首映,邀请山东杂技团为其首映做宣传广告演出,这次活动结果是双赢,山东杂技团的欧洲巡演为《木兰》固然做了广告宣传,同时也为中国杂技艺术做了一次自我宣传。聪明的梅登先生看出了这一点,接着邀请山东杂技团以“中国国家大马戏团”的名义赴欧洲巡回演出。那几年,梅登先生一年邀请两个中国整台杂技晚会在欧洲演出,这就是巧借《木兰》的“东风”,扩大了中国杂技在欧洲的演出市场。2000年前后,英国一家公司和美国一家公司联合制作了一台以少林武术为主题的《生命轮回》舞台剧,在英国演出大获成功,此剧不仅在英国而且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少林武术热”。英国演出商甘迪先生抓住了这一机会,和中方合作,制作了《中国国家马戏团——少林武术》晚会,虽然这台晚会以杂技为主,只有四个武术演员,武术却是这台晚会的亮点和卖点,在英国巡回演出整整三年,创下了多个记录。

  国际演出市场变幻多端,竞争激烈,既有风险,又有机遇。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也不用悲观失望,要研究市场发展的规律,既要顺应市场规律,抓住机遇,又要以创新精神在国际市场上“主动出击”,不断地巩固和扩大中国杂技艺术的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