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让美术馆贴近观众
    2007年11月13日      作者:康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教育对美术馆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能,对中国美术馆这样的国家级美术馆来说就更是如此。中国美术馆在保持它国家最高美术殿堂品位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公共教育职能,拉近了美术馆与社会、与公众尤其是普通观众的距离,使自身丰厚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在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中国美术馆精心策划的学术讲座、未成年人美术活动等公共教育新举措,受到有关领导、业内专家尤其是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有的已经形成品牌效应。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主管公共教育工作的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王安。

    公共教育:以人为本

    记者:在中国美术馆的各项工作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和专业人士好评的时候,为什么会将公共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王安:新一届中国美术馆领导班子很重视公共教育。在去年下半年机构调整的过程中,中国美术馆增设了公共教育部。中国美术馆的职能是多方面的,大家有共识的是收藏、展览、陈列、学术研究、美术交流、公共教育。公共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公共教育部成立之前,中国美术馆就开始推出公共教育活动。公共教育部的成立,使中国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当前的环境下,美术馆这样的机构越来越体现出公共性。这里说的公共性,主要指的是越来越多的观众希望从美术馆获得除了观看展览之外的各种体验,而美术馆的各种资源在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项任务的同时,也应该成为公共文化资源,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美术馆的这种公共性更好地得到体现,也能够使美术馆的文化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国外的美术馆也越来越重视公共教育,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另外,通过公共教育实现观众与美术馆的互动,增加观众的切身体验,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生活情趣,也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

    记者:中国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王安:我们根据中国美术馆的特点和优势,针对各界观众的实际需要,主要从举办中国美术馆学术讲座、少儿美术教育、观众参与的调查等方面来开展公共教育。另外,我们也会根据具体展览和活动的需要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

    学术讲座:专家与公众互动的平台

    记者:“中国美术馆学术讲座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举措。当时的策划灵感来自哪里?

    王安: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要更好地为观众服务,觉得开办系列讲座是很好的服务手段。美术馆只是停留在展览陈列的层面上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专家针对重要的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美术思潮对普通观众做一些普及兼提高的服务工作。一些兄弟机构在这方面的实践给了我们启发。他们开办讲座,与电视媒体互动,出版讲座丛书,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美术馆自身的特点借鉴这种做法。另外就是客观原因,中国美术馆一期工程结束后,开设了学术报告厅,使学术讲座有了举办的地方。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学术讲座的有关情况。

    王安:去年424,邵大箴先生以在世界艺术格局中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为题的精彩讲座,拉开了中国美术馆学术讲座的帷幕。到今年9月底,“中国美术馆学术讲座共邀请了18位国内著名专家作了27次讲座,受到观众的欢迎。

    记者:这些讲座都涉及到哪些方面?

    王安:应该说是很多样化的。既有宏观性的学术主题,如上面提到的邵大箴先生的第一讲,张立辰先生的中国写意画的创作与发展”,刘曦林先生的中国画的魅力——古今中国画的演变和赏读”,水天中先生的百年中国油画中国当代水墨山水与油画风景”,刘骁纯先生的中国前卫艺术”,薄松年先生的年俗与年画艺术”,欧阳中石先生的中国书法艺术的生命力”,靳之林先生的中国民间剪纸与民族本原文化”,朱青生先生的到底什么是毕加索——论现代艺术革命的第二次突破什么是现代艺术”,殷双喜先生的“1990年代:中国雕塑走向公共艺术”,邱振中先生的中国书法:从传统到当代文化;也有微观性的,如王镛先生的当代国际艺术双年展的历史和现状”,薛永年先生的齐白石的变法张大千与北京画坛”,朱青生先生的边走边看——讲解抽象;还有与市场和生活相关的,如郎绍君先生的齐白石绘画辨伪、郑宁先生的当代陶艺与生活、张乃仁先生的设计与现代生活等。另外,我们也邀请外国专家加入到讲座中来,如法国凡尔赛宫博物馆绘画部总策划克莱尔·康斯坦斯女士作了大卫与拿破仑凡尔赛宫如何变成美术和历史博物馆两场讲座。

    记者:这些选题怎么确定?

    王安:主要是配合中国美术馆的展览进行的。如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的时候,就请了邵大箴先生来做了关于印象派艺术的讲座。这样对展览也是一个促进。另外,我们也根据不同的美术种类来确定主题,比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民间美术、现代艺术、书法等等,都纳入了我们的讲座。

    记者:听讲座的观众都是什么身份?

    王安:我们的学术讲座与美术院校不一样,是面向公众的,因此来听讲座的观众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年龄上讲,既有青少年,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从身份上说,既有学美术的学生,也有社会各界的美术爱好者,他们中有医生、教师、辅导员、媒体从业人员等等,可以说来自社会各界,充分体现了公共性。

    记者:我听过好几次这个讲座。从我的观察来看,效果很好。不少人都说中国美术馆的学术讲座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

    王安:讲座很受欢迎,不少讲座座无虚席,有时候观众太多,连地上、讲台前都挤满了观众。这样的讲座不仅观众有收获,也使专家通过与观众的互动了解了普通观众的需求。我们邀请的都是相关领域一流的专家学者,他们对这个讲座也很感兴趣,很支持。与观众的互动对他们也是有吸引力的。有的专家一年之内就开了两三次讲座。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美术馆为观众服务、为美术家服务的宗旨。

    记者:学术讲座是免费的吗?

    王安:我们的学术讲座完全是出于公益目的,而不是为了赚钱,相反我们要往里面贴不少钱。每一场讲座我们只收取10元一张的门票。这与中国美术馆展览的门票相比已经是很低的了。更实惠的是,买了这张门票之后,不仅可以听讲座,也可以看美术馆所有的展览。不少讲座是配合中国美术馆的展览进行的,观众在听了讲座后,可以马上到楼下看展览,消化在讲座中获得的有关理论思考。这对观众来说,应该是超值的享受。一年多时间,我们已经培养了一批固定的观众群体。我们考虑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立一个美术馆之友组织,使美术馆与观众的这种联系更加密切、更加稳定,将来他们不仅仅是听讲座,还可以参加中国美术馆的相关活动。

    未成年人:公共教育的重点对象

    记者:除了办好中国美术馆学术讲座之外,中国美术馆还办了不少丰富多彩的公共教育活动。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针对未成年人开展的。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王安:党中央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并且专门出台了有关文件。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美术馆是很重要的一支力量。通过自身拥有的丰厚的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各种适合未成年人的美术活动,既能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美术后备人才,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通过优秀美术作品的熏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项工作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记者:这些活动是怎么开展的?

    王安:主要是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结合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和活动来开展。近一年来,我们开展了除学术讲座之外的18项活动,其中只有5项不是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比如,去年8月我们开展了我在中国美术馆画画儿的儿童美术活动,参加人数近400,现场收到孩子们创作的作品300多件,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55名。包括冯远馆长在内的中国美术馆领导怀着很高的热情参加了活动,并为获奖的孩子们颁奖。中国美术馆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来为孩子们服务。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老师在中国美术馆度过了十分快乐的一天,他们中有的人是第一次走进美术馆。活动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经过新闻报道,“我在中国美术馆画画儿活动的社会意义得到进一步实现。

    记者:我注意到,“我在中国美术馆画画儿活动已经开展了多次。

    王安:是的,并且每次参加的孩子都是数百人。尤其是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后,我们集中开展了几次我在中国美术馆画画儿活动,吸引了大量孩子参加。作为奖励,中国美术馆为每个参加活动的孩子准备了一份既有意义、又有实用性的礼物——一张在未来一年内可偕同一位家长免费参观中国美术馆展览的纪念卡和一盒彩色油画笔。在我在中国美术馆画画儿活动中,共有1500多名孩子参与,发放纪念卡1500余张。

    记者:这些专门为孩子们开展的活动是随意安排还是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

    王安:我们总是将这些活动用一个主题来统领。比如前面的我在中国美术馆画画儿活动。再如快乐美术主题活动,为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中国儿童中心、石景山少年宫美术班的孩子及广大少年儿童和家长实行免费参观,4天活动共接待参观的孩子及家长4000多人;“五四青年节期间,我们组织主题团日活动,为来中国美术馆参观的大学生作现场讲解;“体验抽象为主题的少年儿童绘画活动,现场准备了丙烯颜料、13块油画板,70余名孩子创作了13张不同命题的抽象作品。另外,我们还与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联合举办了青少年书画夏令营中国美术馆主题日活动。

    记者:有没有针对孩子们的老师的活动?

    王安:一般来说,孩子们的活动都会有他们的老师参加。另外,我们也为老师们开展一些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比如,在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期间,我们组织了北京市东城区各小学的美术老师免费参观展览,并请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为他们做现场讲座。

    记者:从您的介绍看,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未成年人,实现了对孩子们进行美术教育的初衷,同时还通过孩子们吸引了他们的老师尤其是家长走进美术殿堂,可以说是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功能的生动体现。

    王安:这正是中国美术馆独特功能的体现。通过我们精心策划的活动,可以使各个方面的人士参与进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美术教育,使中国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还可以发展潜在的观众群体,使他们在活动结束后能够再次走进中国美术馆。

    记者:有没有搭建中外小朋友美术交流的平台?

    王安:少儿美术在中外交流中也起着独特的作用。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中国美术馆与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联合举办了孩子笔下的童话世界——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儿童画展。我们在活动中发现,各国小朋友虽然语言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但在艺术上却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在线条和色彩方面都很相似。这个展览不仅促进了各国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拉近了六国之间的距离。

    开拓创新:推动公共教育活动进社区

    记者:面对美术事业日益繁荣、美术馆事业日益发展、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中国美术馆在公共教育方面还有哪些新的想法和举措?

    王安:观众对中国美术馆的期待是很高的,我们将想方设法来满足他们的要求。中国美术馆正在与一些热爱艺术、具备经济实力和文化品位的房地产企业商谈合作计划,准备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中国美术馆所拥有的优势和资源与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和资源结合起来,让公共教育活动走进社区、走进百姓,使公共教育的社会效益发挥得更加充分。另外,我们还创办了《中国美术馆》月刊,并在刊物中开设了公共教育栏目。《中国美术馆》将成为中国美术馆馆务工作向外延伸的桥梁,以及中国美术馆连接公众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