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工作发言
戴爱莲
今天,在新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上,舞蹈部门能有一个发言的机会,这使我们舞蹈工作者感到万分兴奋!
舞蹈本来是劳动群众反映劳动生活的,在古代是很普通的一种艺术;但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舞蹈就变成统治阶级享乐的东西了。中国的情形就是这样:封建势力最巩固的地方,人民的生活最消沉,民间艺术长期被掌握在统治阶级的手里,大多只是为统治阶级服务。
不过,近年来情形不同了。在人民当权的解放区,舞蹈已经从统治阶级的手里夺回来,并且正在蓬勃的生长。解放区的老百姓普遍地喜爱秧歌舞,新秧歌舞反映了人民翻身的欢乐情绪,所以又叫“人民的欢乐舞”;同时,解放军到那里,那里就欢腾鼓舞的扭起秧歌来,那里也就立刻充满了一番新气象。秧歌舞成了革命的情绪的象征。
再看看国民党统治区。秧歌是被禁止的,而且把它当作十大罪状之一;边疆的民族舞也是被反对的,因为边疆民舞被学生群众所喜爱。凡是一切带有群众性的活动,国民党反动派都看不顺眼,都要加以迫害,譬如北平舞联的同学因为搞舞蹈活动,有好些被列在黑名单上,又如中华舞踊会在昆明搞舞蹈运动,有一位朋友因组织舞蹈工作,给国民党关在牢里有半年之久。不过国统区舞蹈总也开始生长了。
新的舞蹈运动在中国还只是一个开始。解放区的秧歌舞是有广大的群众基础的,同时在民主政府的领导和培养下,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始。现在,全中国的解放就在眼前,今后舞蹈工作在正确领导下,需要积极努力,向其他的姐妹艺术看齐:
关于舞蹈工作过去的情况和今后的路向,这里简单的来谈谈。
一 解放区的舞蹈运动
解放区的舞蹈活动从红军时代就开始了,过去红军中常用歌舞活动报的形式,起着有力的宣传教育作用,并有《儿童舞》、《海陆军舞》、《丁铃舞》等演出,这些是受苏联集体舞蹈的影响而产生的。
抗战初期,在八路军里有过《保卫黄河舞》,以及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演出的《打倒日本升平舞》等。在陕北和敌后的农民中,也有了表现新的内容的秧歌舞,并且也很广泛;而在毛主席文艺座谈会讲话以后,新的舞蹈运动,就成为一个更广泛的群众运动开展起来了。
我们都知道,解放区的秧歌,实际上是歌、舞、剧综合着相互帮助,从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大秧歌舞往往是一个秧歌队的开场和收尾。它也可以单独存在的,舞的成份比较多,多半是表现群众的欢乐的情绪的。
民主政府对于新兴的舞蹈艺术是加以扶持和培养的,过去在华北联大有舞踊组,东北大学有舞蹈班,第四野战军及青年艺术剧院有舞蹈队,而且创造了战士的舞和工人的舞,如《练兵舞》、《进军舞》、《咱们工人有力量》等,很受群众的欢迎,沈阳鲁迅艺术学院也有舞蹈创造有锻工舞劳作舞组,北平解放以后,四野舞蹈队的《进军舞》、《练兵舞》尤以进军舞这一节目是反映部队士兵生活的甚为成功的作品从东北一直演到华中都受到群众的欢迎,一一六师文工团创造有舞剧《农夫与蛇》、《春耕》在沈阳等地演出也深得观众赞许,青年剧院的工人舞和华北第一文工团的《腰鼓舞》、《庆祝胜利大秧歌舞》曾多次在北平演出,内蒙文工团的舞蹈有反映内蒙人民畜牧生活的牧马舞及柯伦村舞,蒙古舞成绩也很好,这些表演工农兵战斗与生产的人民艺术,在北平起了很大的影响,最近华北大学第三部正计划成立舞蹈工作团来培养舞蹈工作干部和进一步研究与发展舞蹈艺术。
为什么从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的舞蹈发展得这么快呢?主要的是因为掌握了毛主席的文艺思想,这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一、舞蹈和政策结合
拿延安为例,以鲁艺为首的秧歌队,主动的配合了当时庆祝苏联红军胜利及边区发展生产的运动,创造了新的歌舞剧和新的舞蹈,如鲁艺的《兄妹开荒》,腰鼓舞,保安处的生产舞,青年剧院的苏联红军舞等,起了鼓舞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老百姓叫新秧歌为“斗争秧歌”,说明了它的本身是具有思想性和政治性的,这种思想是人民的愿望的集中表现,必然为群众所爱戴。秧歌舞总是配合了各种运动和一定的节目演出的。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真正来自群众的艺术,必然为群众所接受与欢迎。中国是个舞蹈形式很丰富的国家,全国各地都有秧歌舞,各地都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解放区的歌舞工作者虚心的向民间学习,并加以提高,以表现新的群众生活。拿延安为例,鲁艺就请了民间艺人来当师傅,专门派了干部向他们学习秧歌舞,锣鼓点,腰鼓舞等,用了很大的热忱和诚恳向民间艺术学习。解放区的艺术工作者,对民间歌舞的学习方法,都是向着这条路走的。又如联大文工团在冀中看了老百姓的战鼓,觉得战鼓富有战斗气氛,气势很大,舞姿是从拳术发展来的,也很丰富,学校当局就把打战鼓的农民艺人,请到戏剧系来教课。现在华大文工一团表演的战鼓舞就是从那儿来的,这说明了向群众学习是创造群众艺术的基本条件。
但是,学习民间艺术,需要大胆的吸收它的健康部分,也需要大胆的删掉它的不健康的部分,因为在农村经济条件之下,民间艺术常常被掌握在地主豪绅手里,如秧歌舞中就有色情的舞姿。这一方面是农民对爱情的苦闷和发泄,对封建秩序在消极方面起了一定的破坏作用,另一方面是统治农民的地主阶级利用这一点来消磨农民反抗的意志,因此秧歌舞一方面是表现了生动活泼的群众气魄,同时也含有一定的落后的因素;秧歌舞的改造是针对着旧秧歌的缺点的,新秧歌舞取消了丑角的脸谱,除去了色情的部分,全体化为一群工农兵,伞头改为镰刀斧头,另外创造了新的舞步,健康的舞姿,在队形上也有了丰富的变化,新的秧歌舞是掌握在人民自己手里的,这是基本上和旧秧歌不同的一点。
文艺座谈会以后,秧歌运动的中心地——延安闹春节,鲁艺的新秧歌舞首先起了积极带头作用;鲁艺及其他团体演出后,桥儿沟的老百姓很快的出现了新的秧歌队,到第二年春节,延安就闹得“热火朝天”了,出动的秧歌队有二十七队之多,这些秧歌队是由延安的群众,工厂,学校,部队,机关组织起来的,绝大部分是业余团体,这些业余团体表现了极丰富的创作能力,他们创作了一百五十种以上的节目,从秧歌剧,秧歌舞到花鼓,旱船,小车,高跷,各色齐全,这些节目都是新的内容,参加创作者除职业的艺术工作者外,农民,工人,战士,小店员也都参加了。此外,在各敌后根据地,也同样的,甚至出现过几百人上千人的农民大秧歌队。从上面这个例子,可看出秧歌舞已掌握了从群众中来,提高一步再推广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并启发了群众的创造能力,在普及和提高方面起了相互推进的作用。
秧歌舞的发展,在横的方面是遍及得很广泛的,解放区的每一个角落差不多都有秧歌队,可惜没有搜集到更多具体的材料来说明它发展的规模,根据一九四四年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的统计,陕甘宁共有九四九个秧歌队,七十七队新秧歌,半新旧的有二八九队,群众中差不多一千五百人有一个秧歌队;在华北敌后数目更大更多,可以说有成千上万的秧歌队,由此可看出秧歌运动是一个广泛群众性的运动!
三、知识分子与群众结合
前面所谈的二点,都是知识分子与群众结合而获得的成绩。这不但表现在秧歌舞方面,其他方面也有很生动的例子,譬如东北部队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各连队去作文娱工作,就向战士们学习劈刺呀!扔手榴弹呀,学习得很正确;原来战士们练兵是数着一、二、三、四的,后来给配上音乐代替了数数字,把动作组织一下,就变成简单的舞蹈了。这种舞蹈战士们很喜欢,平常可以集体的练习,也可以搬上舞台去表演,战士们觉得舞台上表演的“投弹舞”比实际投弹还做得好,做的有精神,因此也就鼓舞了他们的情绪;东野歌舞队的进军舞就是结合了群众而创作的,很成功,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伟大的气魄。
人民革命解放战争将要彻底胜利,我们需要创造更多的,政治性艺术性兼优的作品,用来表现工农的积极生产的舞蹈,以及解放军紧张愉快的战争生活,这需要舞蹈工作者和群众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在解放区一直是这样做的,但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如秧歌舞进城以后,对工人的秧歌队领导得还不够,没有更多表现工人生活的舞蹈出现,今后要更努力的去做,使民间秧歌走向集体化!解放区的舞蹈运动开展得这么快,主要的,是因为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毛主席文艺思想的领导之下,知识分子与群众结合之下而突飞猛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