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以市场化运作促非遗活态传承——北京首期“非遗市场化运作”高级研修班侧记

时间:2013年04月08日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王学思

戴月轩制笔坊

 

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精品展厅

  以技艺为核心的传统美术类或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在历史上便自然地与市场相互依存,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许多非遗项目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淹没于商海。如何在现代条件下,使它们再次进入市场,为其生存发展提供驱动力?近日,北京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单位负责人齐聚一堂,参加了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首期“非遗市场化运作”高级研修班,学习如何将手中技艺推向市场,在需求扩大的形势下对非遗技艺进行更好的活态传承。

  近年来,北京市的非遗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积极推动下,搭建了非遗文化展、非遗专题博物馆等多种展示平台,积极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推出了一批非遗理论研究成果。为建立科学完善的非遗保护体系,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北京市还探索和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此次举办的“非遗市场化运作”高级研修班,就是主要针对具有生产经营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旨在拓展项目单位决策人和传承人的经营思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市场竞争力,推进文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化,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此次高级研修班共有非遗项目单位决策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各区县文委相关负责人等近130人参加,采用专家讲授、共同研讨等生动的教学方式。培训设置了非遗市场化的价值、市场机会的识别、成长战略与竞争战略等课程,深入的理论讲授和丰富的实战案例,让学员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市场营销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解开了大家在面对市场时的一些困惑和烦恼。通过培训,许多项目的决策人和传承人都觉得收获不小。

  开拓经营思路  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衣福成看来,此次培训中讲到的许多国内外市场信息和品牌推广经验十分具有借鉴意义。“过去提起非遗,说得最多的是保护,然而如果总是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仅仅是守着技艺而不创造需求,对于某些类别的非遗是很难实现有效保护的。比如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其物化的产品多为工艺品或艺术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品牌保护力度以及产品的研发力度,最终得到市场的认可,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后,对技艺的保护也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年龄偏大,观念也相对老了,他们想传承和发展,但对市场运作有些陌生。另外,在市场环境下如何把非遗保护工作做好,项目单位的决策者有时也存在一些困惑、缺乏新的思路。培训讲了很多战略战术,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启示。”北京戴月轩湖笔徽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于天莺说,戴月轩正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调研,看到课程中安排了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的讲授课程,她特地带公司负责市场调查的员工同去听课,收获颇丰。

  和这些企业不同,很多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的传承人是靠个人力量传承,个人如何闯市场?课间休息时,大家切磋起来。“咱们的课程讲的是现代市场的通用理论,听了之后不能马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头脑中必须有这些意识。”“由于多年来的特殊情况,我们对现代市场的销售很不熟悉,需要补课。”不少非遗传承人说。

  “许多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产品,兼具工业产品和文化产品的双重性质,它们适用于市场学、营销学的基础理论,但从具体的销售来看,每个项目又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个性。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拓展本项目的市场空间应该是传承人仔细琢磨的事情。”雕漆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文乾刚在40岁时曾经系统地学习过市场学,在此次培训中他觉得还是收获良多,“经过老师的讲授,大家对于市场化运作的理论水平有了提高,许多模糊的概念更加清晰化、条理化。比如,过去大家可能对树立项目的品牌意识并不那么强烈,通过培训,对品牌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另外,我发现各区县的非遗主管人员也参加了这次培训,这样做挺好,增进相互了解,在未来的工作中也更便于相互配合。”

  挖掘文化内涵  拓展市场空间

  究竟如何拓展市场空间,一些项目单位的负责人也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在遵循市场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他们将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挖掘并展示给人们,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2002年,改制后的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走上了创新转型的道路,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珐琅厂的产品经历了从商品到工艺品、从工艺品到艺术品、从艺术品到收藏品的发展变化,产品的样式也从单一的摆件类拓展到建筑装饰、城市景观和产品包装等类型,市场拓展的道路越走越宽。而对于销售的渠道,珐琅厂仍旧坚持在厂中设销售部的做法。衣福成解释说:“顾客通常都是在熟悉了景泰蓝的历史、参观过完整的景泰蓝制作过程,深入了解了景泰蓝的文化后才会购买景泰蓝的产品,因此了解文化内涵成为产品销售的一个自然铺垫。”

  2012年6月,我国首座景泰蓝博物馆在珐琅厂落成,博物馆内不仅有高仿元、明、清的宫廷御用品,还有珐琅厂成立以来创作的经典作品,以及一些大师和老艺人的作品。珐琅厂还计划在今年启动博物馆的二期工程,增加对景泰蓝的历史、珐琅厂的企业历史、景泰蓝制作大师的介绍,并展示景泰蓝的制作工具以及大师早期的设计手稿等。除了打阵地战宣传景泰蓝的文化外,珐琅厂还十分重视各大非遗展会、文化博览会的宣传机会,在重要的展会上,珐琅厂通常都会以特装展位的形式积极推介景泰蓝文化,进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销售额度。

  与珐琅厂“厂中设店”有异曲同工之妙,2007年,京城老字号戴月轩恢复了“前店后厂”经营模式。走进戴月轩,古朴典雅的店铺柜台后面连着一个“笔坊”,人们可以静观“笔坊”内制笔师傅们“千万毛中捡一毫”的制笔技艺,亲眼领略一支毛笔从选材到制成所经过的上百道工序。于天莺说,之所以把毛笔的整个流程都搬到店里,并且建成开放式的,就是想让顾客看到整个工艺制作流程,知道好的毛笔是怎样做出来的,并感受笔工做笔那份“毫虽轻,功甚重”的辛苦。

  “一笔在手,如握春风”是戴月轩的服务理念。据于天莺介绍,戴月轩的服务不仅热情,更多的还体现着文化的积淀,因为用什么样的笔与写哪一种体的字都有着密切关联,所以戴月轩中无论是做笔还是卖笔的员工都要能动笔,只有亲身体会了使用各种笔的感受,才能准确地为顾客找到最适合的那一款。

  保持内核不变  不断发展创新

  探索非遗市场化运作的道路不仅要挖掘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还应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在首期培训的开班仪式上,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何昕强调,在开发和利用非遗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不能为追逐经济利益而进行盲目、破坏性的开发。“大家不要忘记合理利用的前提是保护为主。在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首先要认真研究非遗项目,考察该项目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环境,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另外,要防止以假乱真、粗制滥造等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同时,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创作、展示、产品开发等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并珍视这些项目的真实性,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保护好它的形式和核心内涵。”

  对此,文乾刚十分赞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许多传统艺术受到了冲击,渐渐被其他艺术形式所取代,受众群体日渐萎缩,造成了项目濒危。“要使这些非遗项目重新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创新必不可少,而创新之中非遗最基本的元素是不能改变的,要原封不动传承下来。以雕漆为例,以大漆作为原料和雕漆所需的手工技艺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因为二者是雕漆这门技艺的文化内核,一旦改变了这两个元素,雕漆也就变了味儿。”对于产品的研发创新,文乾刚认为项目的传承人应认真研究市场的客观规律。在研发新产品时,以展示某一技艺的最高水平为前提,尽量发掘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产品。同时,还要不断从产品的功能和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来保证技艺的长久延续。

  第二期高级研修班将于4月11日开班,文乾刚告诉记者特别希望自己的徒弟也去听一听,因为自己年龄大了,非遗未来的接班人应该做到对市场规律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全新的设计理念来传承那些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