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妍:不仅是“完成”而且是“完美”
不仅是“完成”而且是“完美”
——中芭首席主演朱妍谈《吉赛尔》
“有些作品,是别人看着美,但你跳着很有压力,而《吉赛尔》不是这样。它是一部别人看着美,演员自己也非常享受的舞剧”。
《吉赛尔》剧照 司廷宏 摄
《吉赛尔》真的是世界上每个芭蕾女演员都最喜欢、最希望能跳到的一部作品。因为,这部作品有着很强的戏剧张力,还有极美、极强的感染力。你若在台上表演,会非常过瘾。
从立意上,这部戏对我来说,最大的可贵之处在于言说“真情”,它是这部戏最大的主旨,也是贯穿全剧的纽带。一幕是一个很现实的场景,我要演一个天真无邪的乡村小姑娘。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完全区别于《天鹅湖》中“白天鹅”等虚拟化的“神仙”角色。这样的角色更能贴近我们的现实。这是我非常喜爱这部剧的原因之一。
二幕的场景是完全有别于《睡美人》《堂·吉诃德》《天鹅湖》等其他芭蕾舞剧,这部舞剧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它有着迷人的虚幻场景。台上女演员穿着白纱裙,非常飘逸,感觉特别美。
有些作品,是别人看着美,但你跳着很有压力,而《吉赛尔》不是这样。它是一部别人看着美,演员自己也非常享受的舞剧。有些舞剧,像《堂·吉诃德》,它对演员体力、技术要求太严格,虽然给观众的呈现非常漂亮,但需要演员用很大精力去完成技术。但《吉赛尔》不是这样,在观众欣赏舞台美的时候,作为演员的你,自己也会陶醉其中。我觉得这就是每个女演员都非常喜欢它的最重要的原因。
这个故事,包括这个剧中的男主人公原本一个受社会批判的对象。但是要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可能不见得所有人都会认为他是这样。我自己认为,之所以那么多人喜欢跳,那么多人喜欢看这部戏,那它肯定有它更积极的一面,而不是要表现丑陋的“阶级”(分化)等方面。其实,不同身份的人都有自身的问题。就像我们常说的,“谁都有痛苦,不分贫贱与富贵。”
在我看来,这戏里面讲的爱情是真的很纯粹的,而且是发自心底的。即便他们在那样一种很不自由的环境中,他(阿尔贝特)的追求还是真的。包括“吉赛尔”在二幕帮他,都是体现的这种真情。在故事里,因为爱情的打击,诱使了“吉赛尔”的心脏病发作,最终导致她的死亡。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故事中女主人公的死有些不值。但我觉得,如果说你在对待亲情、爱情等等感情的时候,你用“值与不值”去衡量的话,那么它首先就不值了。
我是在1995年进中央芭蕾舞团的,两年后,也就是1997年,第一次跳《吉赛尔》全剧。当时对我来说,最大挑战就是表演。因为自己太“嫩”了,表演方面没有经验。在此之前,跳《天鹅湖》那样的剧目,完全就是练技术,体现基本功。而这部戏使我第一次感受到“演戏”的重要性。从那次之后,在随后的一些年,我都分段跳过这部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演都有不同的体会。
今天,我再跳这部戏,会有一些在心理状态上需要调整的东西。之前,从自然条件来讲,自己本身就是小姑娘,完全可以本色出演。但是现在这个年纪,要跳回少女的感觉,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毕竟,距离当初已经有十几年了,从心理状态上,身体条件上,人都会有很多的变化。所以,怎样更好地和我们团年轻的男演员马晓东搭戏,而不让观众看着别扭,是这次排演我非常重视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排练已经有一个越来越好的状态,相互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
这次跳《吉赛尔》,我对自己的要求,不仅是“完成”,而且是“完美”。无论技术展现,还是舞蹈、音乐的融合,都要做到完美。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