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中国艺术报]崇高并不遥远

时间:2011年12月1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贺茂之

  崇高,是真、善、美之境界;崇高,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鉴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内容无疑都是崇高的,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崇高的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崇高的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崇高的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崇高的荣辱观。那么如何坚持弘扬上述四项内容的崇高呢?用什么样的词语准确而生动地链接上述四项内容的崇高并唱响崇高呢?愚认为:还是用“走进崇高”最为准确最为妥帖,走进崇高是趋步进入真、善、美境界,走进崇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同时还是最具概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词。

  走进崇高是趋步进入真、善、美之境界

  通常说到崇高,似乎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好像只有在特殊的人群里的特殊人物才具有这种精神。其实不然,崇高就在你我的心中,崇高者就在你我的身边。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评选出的“双百人物”,无疑都是崇高者,他们不都耳熟能详吗?社会上齐口称赞的“雷锋传人郭明义”、“草帽书记杨善洲”以及近期新闻媒体中报道的舍身抢接坠楼儿童的“美丽妈妈”和为残疾乞丐老人雨中打伞的“美丽的打伞姑娘”,不都是在平凡岗位上涌现出来的崇高者吗? 

  革命先驱孙中山曾告诉人们:“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天地正气”、“古今完人”,无疑是崇高。也就是马克思讲的一种尺度,一种做人的尺度。而“养”和“法”,则是过程,是走进的过程。因此,笔者把创造崇高、实现崇高的过程,认定是走进崇高。而把能自觉主动地用崇高规范自己的言行,称之为拥有崇高。所以,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总顾问迟浩田上将亲笔书写了“走进崇高、拥有崇高”作为该院的院训和宗旨。该院对走进崇高的诠释是:走进崇高,就是趋步进入真、善、美之境界,即彰显自身崇高,履行职责崇高,学习他人崇高,用崇高规范自身,研究崇高之道,鼓荡崇高之风,以实现人格优秀、社会和谐、祖国强盛、人类美好。

  走进崇高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

  中华民族是崇尚崇高、践行崇高的民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倡导崇高、锻铸崇高的文化。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挚爱、佛家的博爱,无一不是倡导崇高。孙中山提倡的“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同样是崇高;鲁迅先生的“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还是崇高。同时也论证了倡导崇高、践行崇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以贯之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重点。毛泽东对此的传承和发展,就更具创造性和权威性了。他有关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论述,无不凸显崇高,其中最为深入人心、最具普遍影响力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全彻底地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以及“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最典型的崇高。

  在世界风云变幻,社会进入多元价值理念、多元思维的今天,中国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多种文化争相侵扰的形势下,党中央多次号召要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全国人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而走进崇高的目的是实现“人格优秀、社会和谐、祖国强盛、人类美好”,并以切实可行的细则、举措,正广泛实施、推广。这不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力传承吗?不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文化强国号召的具体行动吗?所以,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走进崇高、拥有崇高。

  走进崇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那天起,就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纲领,同时确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以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并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忠实地践行崇高,率先垂范、舍生忘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终于夺得了革命的胜利,把象征“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五星红旗升起在世界的东方。新中国成立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依然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率领中国人民向着贫穷和落后开战,向着压制和封锁开战,向着社会的沉疴和自身的疾病开战,艰苦奋斗了62年,不能不说是崇高的战斗历程;以大国的形象跻身于世界的舞台,不能不说是树立起崇高形象;在风起云涌的国际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又响亮地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纲领,先后制订并实施了“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战略举措,不能不说这是一系列的崇高纲领。走进崇高,提倡“彰显自身崇高,履行职责崇高,学习他人崇高;用崇高规范自身,研究崇高之道,鼓荡崇高之风”,无疑符合党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要求。

  走进崇高是当今中国社会的迫切需要

  当今中国社会,改革创新大潮澎湃,也难免鱼龙混杂;思绪多元,异彩纷呈,也难免良莠不齐。在时代先锋、道德模范不断涌现的同时,也出现了些坑蒙拐骗的能手和冲破道德底线的勇士,以及侵吞国血、民脂的蛀虫。这些中华民族的败类,败就败在崇高缺失、卑劣猖獗上。

  也许正因为这样,在去年6月举办的中国首次走进崇高理论研讨会上,走进崇高研究院的理念得到了120多位专家学者等与会人员的赞同。仅一年多时间,由当时会上确定的3个走进崇高践行基地发展到分布在5个省市的12个践行基地。专程到该研究院过党日活动的北京先农坛体校的两个支部,普遍反映“走进崇高震撼人心、净化灵魂”。专程到该院过组织生活的北京八中老教师刘国玮称赞:“走进崇高提法很好!既是昭示人人需要走进崇高,又是寓意全社会都需要走进崇高,还包含了要以挺进的步伐走进崇高。”82岁的马文俊在题辞本上留言:“走进崇高,社会需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走进崇高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普遍的欢迎,是因为符合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主义价值、性质的基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力传承,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要求,还是当今中国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每个人心中都有、只要努力便能实现的美好愿望。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