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莫言等中国作家对话美国90后作家桑顿

时间:2014年04月11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赵婀娜

莫言等中国作家对话美国90后作家桑顿

用文学的力量消弭误解

  “要不是在北京待的那一年,我一定会驳斥这条所谓的‘运动规律’太过宿命论,而且是漏洞百出的。但是,经过那一年,我不再这么肯定了……”这段文字,是《美丽的国家》的开头,很多读者并不陌生。

  10日,这本书的作者美国90后作家约翰·兰多夫·桑顿,受聘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驻校作家。在受聘仪式上,桑顿与莫言及多位作家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对话,一场有关“如何认识并讲述中国”的对话。

  “由于文化的差异,国外大学生对于我们许多的文学作品并不能十分理解。比如,提及《红楼梦》,他们会说,在西方,如果一个女孩喜欢一个男孩,可以去表白,如果觉得当面不好意思,也可以写个纸条让别人带过去。但是林黛玉什么都不敢说,最后哭哭啼啼抑郁而终。他们理解不了这种表达与审美的习惯。”在受聘仪式上,莫言讲述的文化差异的例子,让人印象深刻。他认为,正视这种文化的差异,并在这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站在差异化的视角来认识并表达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随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各种偏见和误解会越来越少,像桑顿这样的年轻作家拿起笔书写别的国家,是非常可贵的。”

  桑顿以自身的经历讲述了文学的力量。“8年前,我刚来中国,并没有想要成为一个作家。后来我回到美国,试图把我在中国的经历讲给朋友听,可是我发现,他们很难理解。中国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国家。”于是,桑顿决定用讲故事的形式,描述自己眼中的中国。

  “我认识到了文学的力量之所在,它能触及人们的心灵,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桑顿认为,“它的力量强大到,使人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世界另外一端人们的想法,因为文学承载着一国的历史、文化,以及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学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弭成见和误解。”

  “如何认识并讲述中国?听到这个命题,我觉得犹如当头棒喝。作为一名中国作家,我们大多数人的表述是出于一种写作的惯性。但是,当我们要立足于误解的消弭和文化的国际传播,我们要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跳出来、站得更高一点?”著名作家徐则臣的话让人为之一振。

  在讨论中,作家吕约的观点同样发人深省。“今天的中国作家,是要确立一种立足于国际的文化身份,还是应该回到中国的传统中寻求答案?我想,要消弭误解、讲好中国故事,还是要忠于自己的民族个性与灵魂,不要为了迎合他人的想象去讲述,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精神。”

  “我们这一代更年轻的作家,能否呈现中国的全貌?”在场的许多青年作家表达了这样的思考。

  “表面看起来,似乎我们这一代人是同世界接轨的,但恰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年轻人越来越缺乏对自己国家的认真观察。这也就造成了许多青年作家笔下的作品,情节是清晰的,但是文化背景却是模糊的。”北师大青年学者霍艳强调,“对当代中国进行讲述,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想象力、所谓的写作能力,我们需要练习自己的观察力,耐心看、认真看。我越来越发现,如果自己足够诚实和坚定,我们的作品呈现出的面貌也会愈发真实。”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