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韩志君:华语作家需要关注“人类共同的认知”

时间:2013年11月07日来源:中国经济网作者:邵希炜

    编剧韩志君在第三届两岸三地电影编剧长沙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华语作家需要关注人类共同的认知”的演讲。中国文艺网 张志勇摄

  在第三届两岸三地电影编剧长沙高峰论坛上,《离开雷锋的日子》编剧韩志君以“华语作家需要关注人类共同的认知”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一部作品的好坏,艺术质量的高低,认识价值如何,票房说了不完全算,收视率说了也不完全算,各种奖项的评委说了更不算,时间才是评选一部作品,最伟大,最权威、最公正的评论家。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如果心里总是想到票房,总是想到收视率,只是想到得奖,那么心灵便会不自由,艺术才华变难以充分的释放,就难以超越自己,更难以超越别人。韩志君认为,在创作时只要能够做到“现在无愧,将来无悔”就够了。

  韩志君表示,美国电影能独步天下的原因就是“三突出”:即在所有人当中突出美国人,在美国人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当中突出超级英雄。此外,虽然美国的烂片也很多,但他认为几乎美国所有的优秀影片所关注的都是人类的共同认识:一方面他们充满了美国精神和美国式的英雄主义;另一方面更在于他们充满了人性魅力,所传达的常常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国家的认同,而是普世的价值,是人类共同的认知。

  韩志君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这是个性。但是各个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当中,有共同的东西这是共性。而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这就是共性的一部分,是普世价值的重要内容。电影所传达的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符号,而故意特定的东西,比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具体政策等等,都会与观众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产生隔膜,不容易让这种观众群接受这种符号的兴趣,更难以引起受众在感官上的反应。也就是说这类作品很难架设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很难实现创作者,创作视野与欣赏者欣赏视野的和谐统一。

  艺术家在相同的道路上各自失败,而在不同的道路上,各自成功。韩志君认为,艺术创作是一场马拉松竞赛,一部作品的好坏,艺术质量的高低,认识价值如何,票房说了不完全算,收视率说了也不完全算,各种奖项的评委说了更不算,时间才是评选一部作品,最伟大,最权威、最公正的评论家。编剧不否认票房和收视率,那是创作者必须重视的,更是投资者孜孜以求的,但他认为电影票房和收视率是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标志:如果好的电影电视剧票房和收视率常常非常好,差的电影电视剧,票房收视率常常非常差,则这个民族必须睿智的;如果反过来有高票房,高收视率的作品不一定优秀,而好作品又常常没有好票房和好的收视率,则这个民族的文化则呈现下滑,乃至堕落的状态。

  韩志君并不否定各种各样的评奖活动,他认为那些诱人的奖杯和奖金,对创作者是一种激励和辅助作用。在目前的海峡两岸,在完全没有幕后交易的情况下,多处评奖只不过是20几个业内的同仁坐在一起表达对一部作品的看法。对于他们的看法,他认为编剧应当尊重,但不必特别看重。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如果心里总是想到票房,总是想到收视率,只是想到得奖,那么心灵便会不自由,艺术才华变难以充分的释放,就难以超越自己,更难以超越别人。韩志君认为,我们在创作上只要能够做到两个无字就足够了,现在无愧,将来无悔。

  要做到“现在无愧,将来无悔”,其中的关键在于编剧要真实,富有远见的表现生活,要人文、人性、人本和普世价值的阳光在作品中流淌,那样华语作家的作品,才不至于在时间的见证上褪色风化,甚至灰飞烟灭。

  韩志君最后表示,关于怎么样把中国故事讲好,这需要编剧如何用世界各个民族所易于接受的语言,把中国的故事讲好。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