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两岸携手填补设计人才缺口 计划3年培养万名设计师

时间:2013年10月09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9月26日至10月3日,由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举办。引人瞩目的是,主办方同期推出面向青年设计师培养孵化的海峡两岸设计人才养成计划项目,通过两岸互补性合作,建立设计类人才引进、开发、培养、配置、孵化、服务、聚集的全过程服务机制,为日趋紧缺、需求火爆的设计人才提供服务。

  据了解,计划将依托北京国际设计周平台,逐步形成设计人才养成板块,在吸纳国际国内,特别是台湾在设计人才培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赛事推广、创意培训、助推项目、报名支持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和鼓励青年设计师问鼎国际设计大奖。

  北京两岸文创人才发展中心为养成计划项目的实施机构。目前,计划的第一个项目《助推两岸青年参与国际设计竞赛项目》也已推出。

  >>文创产业发展迅猛,设计人才缺口大

  养成计划项目的推出,国家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是一个大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企业对于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截至目前,全国文化创意企业已达70万家,仅北京就有各类设计机构、企业近3万家,各类设计从业人员逾30万人,设计行业产值达1600多亿元,形成多个特色优势行业。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北京“设计之都”称号。养成计划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角度出发,显然将成为北京市加快设计之都建设的助力。业内人士认为,两岸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提升中国设计水平的行动,对于共同构建中国设计市场和提升中国设计国际影响力,都有着十分积极和重要的意义。2009年起,北京国际设计周已连续举办4届,每届均组织各类设计活动200余个,活动区域遍布北京全城,参会设计师、机构代表、学术专家超过2000人,注册媒体近200家,设计人才短缺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也受到了高度重视。此次海峡两岸设计人才养成计划的推出可谓大势所趋。

  记者发现,在今年高校毕业招聘中,设计人才抢手走俏,但普通人才薪资不高,高端人才奇缺,从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时装设计到动漫创意等等,人才匮乏已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引进、模仿中低位运行的心病。据业内估计,如今年市场消费超1000亿元的动漫产业人才缺口就达60多万人。人才短缺已成掣肘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 “重艺轻技” ,设计人才需“补课”

  设计人才,往往需要具备跨文化、跨学科和跨专业的综合素养,一些发达国家对设计人才多会综合诸多方面去培养。像英国、德国都深受包豪斯设计教育思想的影响,注重功能、结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经过艺术设计基础训练之后也有机会去尝试不同学科,并在教师带领下承接商业项目。

  现代设计教育在中国的起步较晚,到上世纪80年代国外现代设计的发展理念才开始传到国内。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介绍,上世纪90年代起,几个主要的美术学院和一些大学开始筹办现代设计专业,但总体上规模还比较小,影响也比较弱。到目前为止,在教育部注册的高校当中设立设计专业的有827家,另外还有200多家没有通过测评,水平有待提高,总共至少有1000所大学开办了设计专业。业内透露,培养的人才虽不少,但长期以来受“重艺轻技”的设计人才教育思路的影响,不少学生缺乏专门的工业技能实践训练,与分工日益细致的产业需求并不匹配。

  对此,行业该如何“补课” ?海峡两岸设计人才养成计划项目总负责人、歌华集团总经理助理石海燕表示,除了院校培养、社会培训,关键还在于要注重国际化和实践性。她说:“设计产业发展需要将艺术文化界与产业界连结起来,高端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靠引进,但更大程度上需要本土建设起结构健全的设计人才培养体系。 ”为此,歌华集团把目光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的北京投注到了两岸四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圈。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