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传承历史精神 不负历史召唤

时间:2013年08月12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边国立

  反映国防大学抗大历程的七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抗大,抗大》播映了。该片本着“坚定信念、铸牢军魂,弘扬传统、抢救史料”的原则,在宏阔的历史大背景中,采用众多亲历者“口述历史”的形式,真实还原国防大学在初创时期、成长壮大时期的重大决策、历史面貌、关键人物等内容,多层面深入解读,努力呈现蕴含其中的理想信仰、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等内涵。该片史料丰厚,宏观描绘与细腻讲述相结合,声画并茂,撼人心扉,是一部反映党史、军史和革命史的扛鼎之作。全片不仅在讲述历史,更包含着鲜明的传承意识,是前辈向后人激情的召唤。

  这召唤是穿越历史的强音。20世纪30年代中叶,抗日战争的烽火在中国大地全面燃起。全国各地千千万万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的人,他们结伴前行,经过长途跋涉,闯过国民党、日伪军道道盘查封锁,克服重重阻碍,奔向延安,奔向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奔向各地组建的抗大分校。正如抗大校歌中唱道的“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他们中有知识青年,也有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有生活优裕者,有海外归侨,有来自城市的,也有来自农村的,甚至有国民党部队的进步军官,真正是天下归心。延安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抗大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部文献纪录片采用过来人口述历史的方式,配合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加以自然生动的剪辑,真切地表达了老一辈抗大人对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受,对抗大的认识,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对历史得失的认识,对自身的认识,及对后人的期待。

  这召唤是悲壮崇高的历史回声。抗大是在抗战烽火中应运而生的。抗大的前身或者说第一阶段是红军大学。1936年6月,红军到达陕北不久开办了红军大学。毛泽东对红大寄予厚望,提出要将红大办成第二个黄埔,把黄埔未完成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迎接抗日战争的全面到来。西安事变发生后,1937年1月红军大学改名为抗日军政大学。抗大一开始就站在了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前锋。片中讲述的红大师生参加的瓦窑堡阻击战,抗大学员参加的陈庄战斗,抗大一分校以几百人的牺牲、掩护了数千军民从日寇重兵包围中胜利突围的大青山突围战,都显现着抗大不惧强敌的军人本色,血性贲张。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深化改革攻坚阶段,抗大人敢于碰硬,敢于攻坚、不怕牺牲的精神给我们立起一面足资比照的镜子。

  这召唤是充满深情的。《抗大,抗大》不是资料堆积的文献纪录片,编导给我们讲述的是有温度的历史,观众时时能够感受到涌动其中的情感热流。这是因为片中贯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情怀,贯通着千千万万抗大人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博大情怀。我们看到,抗日救国激情使许许多多人远离了温暖的家庭,成为抗大人。在背负着民族解放重担的抗大人心中,这种情怀又是与家庭情感、故乡情感、夫妻情感、战友情感丝丝扣合的。在抗大曾传说着许多革命伴侣的故事。谈起当年的婚恋,谈起他们共同的文艺创作,谈起他们的工作,谈起他们曾经的火热岁月,他们充满骄傲,充满甜蜜和自豪。

  这召唤给我们多方面启示。抗大8年历程中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建军先要办学,“有军必有校,治军先治校”。将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置,是红军的传统,也是军队建设中得来的宝贵经验。红军到达陕北,一项重大决策就是开办学校,抓紧培训干部。红军大学应运而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通过学习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成为迫切需要。随着全民抗战高潮的到来,红军大学改变名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旗帜飘扬。抗大的教育特别注重从实际出发,与需要结合。从实战出发的教学,不搞花架子,真正做到练为战。抗大更注重适用性人才培养。从党中央最高领导人、著名军事家到各方面的名师名家名人登台授课。学员学政治、学军事、学理论,学文化,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片中挖掘到许多生动的细节,再现抗大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活动,活泼生动的讲课方式,民主和谐的风气,给观众很深的印象,令人油生感慨。(作者为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