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助推传统文化转型
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科技与文化是两种不同的生产力,科技带来物质的丰富,而文化推动精神的进步。虽然二者在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创造方式、表现方式上多有不同,但又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难分难解的关系。1959年,英国小说家、科学家C.P.斯诺在剑桥大学作了《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表达了他对“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日益分裂与对峙的忧虑。1964年他在《再看两种文化》一文中预言“第三种文化”将会出现,并能弥补上述两种文化的缺陷,成为未来文化的发展趋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还不能说斯诺的预言已完全实现,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尼葛洛庞蒂所说的“数字化生存”已经引发一场人类前所未有的文化革命,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现代文化的业态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与小农经济的产物,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其文化生产的方式基本上是个体的、手工的、作坊式的,传播范围有限,影响较小,传承的方式多为师徒式或家族式的代际传承,因此,称不上独立的文化产业。而随着社会的现代转型,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工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被起用,特别是数字技术及新媒体出现之后,不仅文化的生产方式、储存方式、表现方式发生了变化,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播方式、体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挑战,遇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传统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亡;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也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不少传统文化借助新的科技手段以另一种面目出现,重新获得生命,为人们所接受。在这样一种现实语境下,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第一,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抢救、保存、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在内的物质文化遗产,除了采取建博物馆和原地保护的方式,还可利用三维立体扫描技术建设数字博物馆。同时,高仿、复制、修复、修补、温控、保湿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也使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上一个新台阶。而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是以人为载体的活态文化,传承的链条非常脆弱。随着一批又一批老艺人的去世,一些具有特殊技艺的文化门类也随之消亡。而利用现代数字影像技术对民间老艺人进行全程拍摄记录,对民间戏曲、音乐、舞蹈、口头传说等进行影像记录,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存,也有利于后人观摩学习,这方面的工作尤其值得重视。
第二,利用大众传媒传承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传统文化资源不该排斥大众传媒,借由传媒的整合和推广,传统文化不仅能够获得第二次生命,还能铸就为大众所熟知的传媒品牌。仅以近些年的电视荧屏为例,就有《百家讲坛》、《舌尖上的中国》、《春节联欢晚会》、《探索发现》、《中国记忆》等家喻户晓的节目品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如浩瀚的大海,现在挖掘开发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如果能将庞大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打造成知名的传媒品牌,其社会效益将不可限量。
第三,利用现代科技,改良生产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由于技术落后,传统文化产业大都有散、小、弱的特点,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再加上不能标准化生产,质量无法保障。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迫切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以河南禹州钧瓷为例,原先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式制作,温度不好控制,因此有“十窑九不成”之说,而且传统的煤烧方法污染严重,劳动强度大,烧成时间长,成品率低。有鉴于此,孔家钧窑经过技术攻关,由传统的煤烧变为液化气烧,在掌握了钧瓷烧制的升温曲线后,优化钧瓷的釉料配方,研制开发出了新的釉色品种,极大地拓展了钧瓷釉色的艺术表现空间。
第四,利用现代科技改变传统文化业态,使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成为当代文化的一部分。目前,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高、创意含量高、前景好的电视、电影、网络、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方面,而我国还停留在原有的文化业态上。由于没有利用科技进行现代转换,中国文化资源被国外开发利用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美国人制作的动画《花木兰》、《功夫熊猫》。这给我们的文化转型带来挑战,促使我们重视科技的深度利用,以更好地呈现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让文化与当代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第五,利用现代科技创造新的文化体验方式,丰富传统文化的呈现与接受方式。传统文化产业在今天之所以缺少吸引力就在于文化的呈现方式与体验方式过于单一,互动性差,缺少趣味和韵味,激不起人们的欣赏兴趣。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利用科技手段,让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广泛参与,人与文化双向互动,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型山地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就采用高科技手段来展现功夫文化,视听效果非常壮观。
中华文化五千年,其内涵厚重与色彩丰富为世界所瞩目。今天,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变迁不可阻挡,传统文化转型也成为必然。美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生活的发展逐渐需要时,死的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变成现在的”。用科技助推中国传统文化转型,将会为古老的文化不断注入青春的活力,使之在新的时代获得新的生命。
SourcePh">(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