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节”,还是“六一劫”?
六一节”,还是“六一劫”?
——“反对形式主义”系列报道之一
朱慧卿/CFP
“六一”儿童节,原本是保护儿童权益的节日,却成为成人意志操控的节日,学校、社会上的各种文艺汇演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
“六一”节刚刚过去,无数孩子曾为了文艺汇演而忙碌。因为有老师要看,有校长要看,有领导要看。一遍又一遍排练,让原本高兴的孩子感觉“太烦、太累,像闯难关”。
“六一”,是谁的“六一”?是谁迎接“六一”?
“六一”就是汇演?
孩子说:妈妈,我累了,我不想去幼儿园
准备“六一”汇演的默默在一个多月的训练中已经快坚持不住了。
排练、彩排、备场,这是她经常说的词汇。
默默选择了逃避。“妈妈,我累了,我不想去幼儿园。”妈妈方菲知道默默是紧张了。老师说,一到彩排,孩子就找不着点位,越跳越胆怯了。
方菲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被选上的。能被选上,站在舞台中央表演,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锻炼。但为何要如此一遍又一遍的排演?出些错,又会怎样?或许,孩子最真实的表现,才是最美的,那些所谓的失误,不正是童年最有趣的回忆?他们只是一群孩子。
方菲还是请假陪孩子好好玩了一天。只要默默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骑她的自行车,在小山坡上跑来跑去,随心所欲哼唱儿歌。“开心就好,怕默默因为汇演,会暴躁,焦虑下去,以后可别真的不情愿过‘六一’!”
“小时候过‘六一’,我就是一打‘酱油’的!”方菲自嘲。这样的经历从她的学生时代就开始。那时,她没有舞蹈、唱歌的天赋,就只能搬着小椅子端端正正地坐在台下,看同学们表演。
一个看客,一个表演,两种角色,都不开心。
这么多年过去了,汇演的服装更艳丽了,舞台更精致了,从校园搬到了剧院,甚至更华丽的场所,但形式怎么就没变呢?“美好的‘六一’,应该是去游园,去美餐,去踏青,去孩子们想去的地方,过他们想要过的节日。”
是不是“六一”真的等同于一台节目?汇演就是过“六一”最好的形式?有没有问过孩子们想如何过“六一”?
过节还是受罪?
妈妈说:儿童节怎么成了“折磨”儿童的日子
“把我们搞得好烦躁,但老师说了,这是为了我们学校的荣誉。”湖南一名小学生因“六一”排练占据太多时间,在网上发出公开信,向当地教育局长诉说自己的“烦恼”,一时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看过国外小朋友的表演,很随意,很自由,让人看着也很舒心,那才是孩子天性和纯真的流露……”
“本末倒置,荣誉至上。原本让人期盼的儿童节,保护儿童权益的节日,却成为成人意志操控的节日,各种比较,各种炫耀。孩子是过节还是受罪?这到底是‘六一节’还是‘六一劫’?”
更有不少妈妈提出了反对之声——
“庆幸磊磊在这时候病了。院里参加演出的孩子刚从排练厅回来,晚上10点多。下午不睡觉,连轴转,连大人都受不了,何况孩子。‘六一’到底是谁的节日?是快乐的‘六一’,还是苦难的‘六一’?你们与孩子共度‘六一’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的付出是如此艰辛?”
“我是一个妈妈,很有同感。为了‘六一’,楼下学校每天上午、下午各在操场排练一小时,站在大太阳底下练队形,真不明白儿童节怎么成了‘折磨’儿童的日子。”
“六一”该怎么过?
专家说:儿童节的活动要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性
在今天,也许很少有人了解设立儿童节的初衷。儿童节,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设立的节日。
在儿童们自己的节日里,他们该怎样度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表示,在节日到来之际,学校希望通过大型活动来展现节日的风采,同时也展现同学们各种各样的才艺,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同学们的一种参与意识、集体荣誉感,初衷是好的。作为一个国际化的节日,这个节日里有很多内涵,每个国家、不同的民族对待“六一”儿童节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庆祝方式也有所不同,但这个活动的关键是,怎样把学校举行的这些活动或者某些社会团体组织的活动,真正跟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趣味结合起来。
除了组织活动,在儿童节里应该让孩子们获得什么样的体验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儿童节的活动要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性。
在他的微博中,特意将这样一条微博置顶:河南省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三年级的6个孩子颇有创意,他们自愿组成小队,选出队长、会计、保安、摄影师、财政部长、活动部长,乘公交车去公园游玩、午饭后又去看电影。他们只同意一位家长跟随,但要求家长不得阻碍他们的活动。
在孙云晓看来,给孩子们买再高级的文具,再好的衣服,再贵的消费品都不如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天性和创新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学生本位应该成为学校、家长组织活动的根本目的。而从政府层面来说,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福利,让留守儿童可以跟父母团聚,让孩子们多亲近大自然,将科技馆、电影院等等免费向孩子们开放,开阔他们的视野则是政府部门应该做出的。
“在国外,他们会将一些营地免费向孩子们开放,一些机构和组织只要是为孩子们办活动,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些营地。我想,如果孩子的‘六一’儿童节是在郊区的帐篷里度过的话,他的节日记忆会更深刻。”孙云晓说。(本报记者 靳晓燕 本报通讯员 刘晓景)
相关新闻
寓教于乐学知识
本报北京6月2日电(记者靳晓燕)6月1日,中国儿童中心成为一个开放的大舞台,丰富多彩的“六一”游园活动吸引着孩子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等来到中国儿童中心,参加“欢乐童心放飞梦想”“六一”游园活动,与孩子们共度节日。
跳蚤市场的理财小能手,变废为宝的小小“魔术师”,四处寻找新闻点的小记者……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快乐。“模拟着火烟雾区域逃生体验”将消防局的器械搬到现场,捂住口鼻的家长和小朋友们正弯着腰从帐篷里面鱼贯而出,切身感受火灾到来时的感觉;“玩转自行车”中,小朋友在设置了“斑马线”“红绿灯”的“繁忙道路上”,紧张地比拼自行车技艺……
此次来参加游园活动的不仅有北京本地儿童,还有数十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雅安地震灾区的孩子,以及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子女。
(编辑:孙菁)
· | [图片新闻]数学博物馆 |
· | 他们用艺术开启山乡孩子的心灵 |
· | 看“懒爸”如何成就好孩子《好爸爸的懒哲学》 |
· | 浙昆"代字辈"传承人招生:会唱儿歌的孩子真是少 |
· | [图片新闻]为孩子想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