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这是坚强挺立的中国——从芦山抗震救灾看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时间:2013年05月06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王斯敏

  4月20日晨8时02分,七级地震突袭美丽川西。  

  以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为核心,周边12500平方公里土地上山崩地陷、家园损毁。

  一个山河失色的时刻,一场令人心痛的浩劫。

  然而,心痛过后,必有行动;浩劫过后,必是重生。有多少同胞蒙受苦难,就有百倍的大爱与大义紧随而至、驱寒送暖;有几多家园等待重建,便有千千万万双手挥舞响应、加瓦添砖。

  因为,这是在中国,永远挺立的中国,在大灾大难淬炼中愈加顽强坚韧的中国!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雅安,短短五年间,我们在一次次抗击天灾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国家的成长、一个政党的成熟,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团结、一个社会的和谐。

  这是中国精神的最好体现——坚强不屈,仁爱互助;

  这是中国力量的集中迸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一架直升机在空中盘旋,缓缓降落在芦山中学前的空地上。

  舱门打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快步走出,乘车赶往震中龙门乡。在倒塌的废墟上,他和受灾民众握手谈心,亲切勉励;在微弱的手电光中,他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会议,部署救援。

  此时,距地震发生仅5个多小时。

  他受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委托而来。

  震后第一时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

  接连几天内,一次次会议围绕灾情召开,一项项命令为了救灾下达。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宗旨,党中央、国务院全力以赴。这是中国力量不可撼动的根基——当一国领导人把人民利益放在心里,人民的位置至高无上,那么,天灾不再可怕,胜利必将到来。

  抗震救灾之战火速打响——

  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机制。

  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部队、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国家卫生应急队……一支支救援队伍从全国各地向灾区集结。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地震局、交通运输部、民政部……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全面部署。

  快速,精准,高效,许多人赞叹不已。对比五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救援,成都武警警官学院训练部副部长肖生坦言“进步很大”。

  “地震发生后才几分钟,我们就得到了震中和震级等重要信息。向部队所在县调度车辆,也很快到位了。救灾物资次日就抵达灾区,2008年至少要用3天。”肖生将此归结为政府反应速度的明显提升。

  提升的远不只这些——

  4月20日11时34分,四川省政府召开首场地震情况通报会。此后,省、市、县三级每天召开多场新闻发布会。

  地震发生当天,便有166支救援队伍进入灾区,2.4万多名抢险救援人员、1.1万多名医疗卫生人员聚集待命。

  北斗卫星、侦察飞机、远程运输机、陆航直升机,北斗终端系统配备到了班排一级,使人民军队的救援愈发迅捷有效……

  “中国新领导层面对就职以来的第一场地震灾难,迅速组织起强有力的反应。”英国《金融时报》如此评价。

  是民生为重的理念催生出不断完备的应灾机制,是改革开放的基石支撑着坚不可摧地民族力量,是百炼成钢的磨难凝铸了永不低头的气节与精神。

  高擎这盏以人为本的明灯,在灾难的雨夜中,我们和芦山一起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