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降价,市场反应如何?
4月29日,游客在南京中山陵参观游览。当日是“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南京中山陵迎来客流高峰。为方便游客,“五一”前夕,景区新增500个休闲坐椅,改造升级5个旅游观光车候车站台;通往景区内的旅游专线车和景区内公厕延长开放时间;志愿者在中山陵广场为游客提供服务。2010年11月,中山陵免费开放。(新华社发)
“五一”前夕,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五一”期间,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1200多家景区门票价格实行优惠,平均优惠幅度约20%。这一政策,对节日旅游市场影响如何?景区门票价格将如何发展呢?
降价惠及消费者了吗?
1200多家景区门票实行优惠,不可谓力度不大。但有舆论认为,一些景区将降价时间放在节后,显得没有诚意。如安徽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门票价格虽然降了20%,但优惠时间均为5月2日至4日,错开了“五一”假期。
对此,九华山管委会旅游管理科科长戴慕芳说,九华山风景区选择在节后降价是为了错开长假出游高峰。“因为高速免费,出游的人比较多,为了鼓励错峰出游,缓解景区压力,所以考虑在五一节后几天进行优惠。”
其实,无论降了多少,无论是何时降,只要降,消费者就会认可。“五一”期间,北京市3天共接待旅游者4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87亿元,同比增长10.6%;武汉市3日内接待游客312.16万人次,旅游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31.27%……
价格如何走?怎么管?
《旅游法》刚刚出台并将于今年10月1日施行,从定价机制、定价程序、收费渠道等方面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作出严格控制。有人认为,各景区会在此之前掀起一股涨价热潮,旅游市场价格将会如何发展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韩玉灵表示,景区的门票并不是由旅游管理部门或者《旅游法》来确定的,门票的制定是由当地政府或当地的价格管理部门出台。《旅游法》的出台是增加了一道屏障,不仅要遵守相关的价格法,更重要的是还得要遵守《旅游法》。
“《旅游法》规定通过公共资源来建设景区,这就决定了景区的权属是公共资源,是属于国家和人民的,应该让大家不买门票去游览。”韩玉灵说,但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完全取消景区门票收费还不现实,而《旅游法》的出台为门票价格制定设置了“天花板”。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王威指出,现在有些景区把三年不得涨价变为三年必涨价,实际上这有违有关规定的初衷。目前还是要在贯彻落实《旅游法》的时候继续深入研究,怎样引导大家公平、公正,要考虑百姓,要考虑旅游大产业。总的讲,将来一定会逐步降价或者实现低票价制。
别让我再“拼假”
此次“五一”假期为4月29日—5月1日,而5月2日、3日工作日结束后又逢周末,因此部分公司、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择这两天工作日以休年假或请假的方式,将原本3天的假期拼成7天长假,使得旅游市场迎来一个“黄金周”,长线游有所复苏。
“丽江、厦门、三亚等国内长线游全面火爆,出游人数同比增长都在20%以上;泰国、欧洲游同比增长各超过50%和30%……”携程网南京公司公共事务部经理田飞说,许多“上班族”通过利用年休假延长“五一”小长假,掀起一阵国内长线游和出境游的小高潮。
一些旅行社介绍,三天假期,一般只能形成城市周边游,城市郊区人挤车满,游玩不畅,如调成7天长假,即可进行长线旅游,对缓解城市郊区旅游拥挤有一定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专家认为,拼假历史上就有,已不是新鲜事。此次拼假的热烈反响,反映出人们对长假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目前实行的假期安排不尽如人意,亟待完善。
拼假虽然能使人们获得集中休息,但此前动辄“七连上”“八连上”的工作状态也让网友直呼抓狂。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副教授王兰芳表示,“带薪休假”制度的强制配套措施亟待跟上,让公众既能体面劳动,又可有效合理利用应有的假期,拼假自然会失去吸引力。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