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电视发展的社会学视野——访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显
记者: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也一日千里,您认为中国电视事业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显:这个问题可以从几方面的几个指标项来看。首先是人民群众深切体会到了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步伐。从1998年开始,广播电视村村通第一期工程启动,到2010年第三期工程结束,我国城乡电视节目信号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7%以上。这是最大的成绩之一。其次是电视节目的供给量,以2011年为例,我国共生产电视剧约31000集,生产电视纪录片约7600小时,动画片22万分钟,从数量来看这都居于世界前列。第三是市场主体多样化。10年来,除国有电视机构在扩大外,民营电视机构也在迅猛发展。期间国家广电总局向潮涌东方、苏州福纳、海润影视等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发放了电视剧制作甲种许可证。这个变化显示出,我国文化政策的转变为电视产业的社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对提高竞争能力、扩大市场规模、培育市场主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见证了中国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由微波中继向卫星中继的转变,见证了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变,见证了网络电视的出现。电视技术飞速发展,同时电视的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记者:一段时间以来,收视率问题引起广泛热议,您怎么看收视率指标?
张显:收视率统计对衡量电视节目水平而言,是一个必要指标,但不够充分。收视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的关注热点,但这些热点又并非一定具有正向价值。如果仅用收视率来一刀切,未免片面。
目前我们采用的收视率统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样本户的采集与文化发展话语权的配比还不完善;二是电视节目评价过度依赖目前的收视率系统,我们只注意到了用收视率来评价节目,但是否忘记了也需要审慎对收视率本身加以评价。电视节目质量评估需要有一个引导观众注意力健康投向的国家标准。
记者: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业界俗称“限娱令”,对电视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您怎么看?
张显:娱乐是社会文化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之不可,过之非福。一定意义上,大众的文化心理和取向,不是被红头文件培养出来的,而是从娱乐活动中感发出来的,关键在娱乐内涵、方式、规模和目的的把握上。一方面,没有广泛、多样的娱乐的社会是沉闷的、无生气的;另一方面,乐极生悲的短视行为也需要警惕。娱乐节目既是电视台利润再生产的所在,也是意识形态再生产的责任,二者并不对立,电视台既要担当自我,也要担当起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责任。
记者:在新传媒环境中,电视行业该如何谋求新的发展?
张显:过去电视作为新媒体出现时,电影、广播这些传统媒体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现在来看,无论最初受到怎样的震荡,电影、广播如今都得到了新的壮大和发展。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发展与普及,使传统电视业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媒体在接触的即时性、使用的互动性、选择的自主性方面,是传统电视媒体很难做到的。媒介市场在细分的同时,各类媒介也在进行着各自的深耕和兼容。电视业不仅有着自身的雄厚基础,也在不断适应媒体格局的变化进行着调整和创新。我认为,在新传媒格局下,随着文化和知识的普及,许多人已成为“全媒介人口”,他们既读书看报,也看电视、电影、听广播,也会使用互联网。举个例子,电视节目组成的“亲友团”参议形式,就是电视人对居家看电视这种生活形态很好的开掘,其中就包含着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精到把握。在新媒介环境中,电视业的发展不仅要研究媒介本身,还要从思考媒介社会学的视点,去谋求新的发展思路。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做内容。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