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文化政策亮点
新华网北京2月7日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各地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亮点。
北京:推动文化与其他领域的互动融合
大力拓展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与其他领域的互动融合,是北京市打造文化产业新增长点的一个有力抓手。今年北京市“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巩固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发展设计创意、动漫游戏、新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协调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体育、旅游互动融合。
今年北京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还有不少新举措。北京市将加快国家广告产业园、音乐产业基地、新媒体产业园、出版创意产业园、动漫游戏城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并扶持优秀民营文化企业和中小文化企业加快发展,着力打造骨干文化企业。此外,要完善财税、融资等产业扶持政策,促进文化与资本深度对接。
北京市文化局负责人表示,北京既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又是世界驰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多业态发展独具优势。目前北京市全年文艺演出约19000场,其中旅游类剧目约7400场,占三分之一强。北京市文化部门今后将与旅游部门联手推动旅游演出市场开发,使旅游演出场次占到全市文艺演出市场的二分之一。
春节旅游市场是北京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一个生动缩影。从去年开始,北京市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就联手开展旅游演出推介活动,2011年12月首批推介了15家旅游演出场所和16台旅游常演节目,如前门梨园剧场的京剧《菊苑撷芳》、老舍茶馆的综艺、曲艺节目等。
上海:海内外文化人才近悦远来
今年上海“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企业。在转制文化企业实施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和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
“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上海市市长韩正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引述的一段古文,引起了上海文化界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
种种迹象表明,“十二五”期间,上海在推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将着重于文化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在吸引海内外文化人才近悦远来,服务于不同所有制文化企业的基础上,上海将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在具体操作上,上海提出要用好文化人才发展资金、文化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文教结合工程、演艺工作者联合会等机制,积极培育和引进优秀文化人才,造就一批名家大师。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上海市人大代表辛丽丽说:“我们要潜心下来集中培养一批文化人才,创造条件让文化人才安下心来搞创作、献身艺术。”她还建议,上海在文化建设上要“学会和国际对话”,加大艺术市场开放力度和从国外引进人才的步伐。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