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副主席、来自比利时的艾亭先生曾接受中国艺术报记者采访。在本届艺术节上,他又欣然接受中国艺术报记者专访,畅谈了如何保护民间艺术等问题。
记者: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已举办六届,在您看来,艺术节对于国际民间艺术交流能起到何种作用?
艾亭:民间艺术中保留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多的文化传统。而在目前全球化的过程中,很多方面都在趋同,文化也是如此,而民间艺术中却保留着一个国家的个性。但如果只是通过媒体来观看其他国家的民间艺术,得到的看法不可能完全符合实际。而在艺术节上,一旦大家聚集在一起,可以真实地了解到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而且,这种相互了解不仅仅存在于少数国家之间,而是来自很多个国家的艺术团体的相互交流。
记者:除了艺术节,还有什么形式可以用来促进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
艾亭:各国之间还可以派艺术团体进行互访,事实上这种互访在很多地方是相当频繁的。另外,还可以举行论坛来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对话。而且,也不要仅仅把民间艺术看成是唱歌跳舞,它还包括手工艺、诗歌朗诵等很多内容。这方面的内容同样应该通过适当的形式来相互交流。近年来国际上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这种遗产也应该进入相互交流的范围。
记者:其他地方有没有类似的艺术节?
艾亭:在欧洲也经常有这样的艺术节,但规模都远远不如这里。一个在欧洲举办的艺术节如果有五六千人的观众就已经算是成功了,而这次的观众数量对欧洲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记者:参加这次艺术节演出的演员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十多岁的中学生。而在人们的印象中,对于民间艺术,年轻人的关注程度似乎远不如老年人。
艾亭:在我的祖国比利时,年轻人很难说喜不喜欢民间艺术。应该说优秀的艺术肯定能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我觉得年轻人还是会对这些感兴趣的。如果民间艺术的节目真正精彩,也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记者:这次艺术节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艾亭:中国人的组织工作是无可挑剔的。我相信各国演员将带着对中国的良好口碑回国。在欧洲很难了解到关于中国的情况,比如我住在比利时,那里没有多少人了解中国。但演员们回到自己国家后就会把对中国的印象讲给周围的人,也会宣传中国在民间文化传统保护方面作出的贡献。说起对中国演员的印象,我有一个例子,就是不久前我曾邀请一个山东的艺术团去参加欧洲的艺术节演出,演出结束后组织者向我发来电子邮件,让我在以后的艺术节里邀请更多的中国艺术团体。这说明中国的演员已经征服了很多欧洲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