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民间艺术直面全球化挑战
http://www.cflac.org.cn  2004-10-05   作者:蔡敏 廖雷 熊争艳   来源:新华网

 

    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家们及各国政府、学者正努力采取各种方法,保护各自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以应对“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挑战。

    正在此间举行的第6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上,来自21个国家的民间歌舞,在中国旅游文化名城

    黄山的剧场、公园和大街小巷亮相,并角逐奖励全球杰出民间艺人、优秀艺术团体的“艺术成就”金杯和“艺术友谊”杯。

    加入改良音乐的泰国水灯歌舞、服装绚丽的韩国农乐表演、融汇古典和现代艺术元素的墨西哥响板舞、演绎现代人“下海”创业故事的徽剧等,在黄山连续数天的演出场场爆满。一场由徽州民间艺术团表演的“黄山拥抱世界徽州连五洲”主题晚会3日晚在汇聚黄山的世界各地来宾中引起轰动。

    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民间艺术,无论是库克群岛的草裙舞、墨西哥响板舞,还是罗马尼亚民乐、日本太鼓艺术、中国徽剧,无一不是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

    然而,安徽省社会科学研究院专家邢军说,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古老民间艺术面临着断层失传的危机,民族文化多样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泰国民间艺术团秘书长方舫说,许多民间艺术因为单调、沉闷失去传人。荷兰民间艺术家赫里茨·莫林说,他们的团员只剩下农村中的中老年人,日常经费不足,仅凭微薄的演出收入和慈善机构的捐赠来维持。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能吟唱本民族史诗或掌握个别文化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正在急剧减少。

    “如何有效地保护民间艺术、延续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政府、学者及艺术家们共同面对的课题,”邢军说。

    从政府到社区委员会,从学者、艺术家到普通百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保护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队伍。韩国艺术家金炳燮说,韩国从中央到社区的各级机构都在投入尽可能多的资金,从娃娃抓起,培养民间艺术接班人。在中国,文化部和财政部不久前公布,今年将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用作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并正式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列入中央财政预算项目。艺术家们也在努力抢救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的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巡演将近两百场。

    中国文联副主席李树文评论说,如果民间艺术总是一成不变,过于古板地坚守传统,观众会越来越少。“除了保护,还需要创新发展。”

    墨西哥著名舞蹈家、响板舞大师索尼娅·阿梅利奥在西班牙传统响板舞基础上,吸收世界各种文化元素,如古典芭蕾、钢琴、现代舞和手语等,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得到观众的赞誉。

    中国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也尝试在民间艺术中融入“时尚”元素。她主演的《徽州女人》,使用了大量充满现代感的电影、舞蹈语言,同时加入了伴唱、电子音乐等,在全国上演百余场,经久不衰。韩再芬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不能只是博物馆式珍藏。与时俱进地采用创新手法,走入市场,走近群众才是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