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惠英代表:中国戏剧,把“根”留住  
 
2004-03-10
 

  中国文联网讯:3月7日上午,在建银大厦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团全体会议上,广州粤剧团团长倪惠英代表一语惊人:中国戏剧是临产的孕妇,她在阵痛。倪惠英呼吁中国戏剧把“根”留住。

  倪惠英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事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文学艺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学艺术要坚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净化人们心灵。”

  倪惠英说:“文化具有双重属性,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又反作用于经济。”“粤剧是广东土生土长的文化,是广东的‘名片’,是广东的‘文化基因’。只有赋予民族文化新的表现力,才能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赢得群众喜爱。通过文化熏陶,提升人才素质,促进经济发展,任务艰巨。”

  倪惠英承认:目前文化市场很被动。

  听了这番谈话,记者赶紧策划与倪惠英代表“面对面”。在建银大厦餐厅吃午餐时,记者采访了倪惠英代表。

  记者:倪代表,刚才您在发言中说文化市场很被动,中国戏剧是临产的孕妇,她在阵痛。能否说得具体一点?

  倪惠英:文化市场很被动,群众化需求不足。粤剧一般都是政府邀请观看,比如县、镇、村级政府,真正市场化的非常少。我们现在的状况是,政府是最大的买家。剧团通常靠政府拨款、拿奖养活。现在哪个剧团走向市场了?真正的市场是辣妹、是港澳台歌星。用戏剧行话来说,就是“台上认真,台下不听”。

  记者:阵痛的根源是什么?

  倪惠英:中国戏剧曾经辉煌过,现在戏剧观众全面萎缩。中国戏剧的“阵痛”,一个是市场“死水微澜”,一个是缺乏优秀作品。中国戏剧亟待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记者:戏剧市场全面萎缩的原因有哪些?它怎么淡出了观众的视线?

  倪惠英:戏剧受冷的原因很多。从作品来说,最重要的是贴近群众,标准是看群众满不满意。从文化市场来说,没有成熟的文化经营队伍,文化市场运作非常薄弱。再则就是,戏剧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要担起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责任。

  记者:既要保证戏剧质量,又要想办法赚到钱,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倪惠英:广州粤剧团注重创作精品表演型剧目,使戏剧深具文化底蕴,成为文化传播工具,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条腿”瞄准高端市场,“一条腿”占领大众化市场。“大众化”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概念,包括知识阶层、白领阶层等。广州粤剧团的《花月吟》瞄准两个市场,破天荒地投资了280万元。戏剧中运用了电脑特技。去年演出110场,票房250万元,其中高端13场,占总场数11.7%,票房99万元,占总票房39.1%。另外大众化97场,票房151万元。传统戏剧不能丢老观众,时代也呼唤新的艺术、新的作品。文化市场非常大。在21世纪,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产业,面临很大的机遇和新的发展期。

  记者:传统戏剧等文化艺术市场的出路在哪里?

  倪惠英:艺术界需要补课,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课,要懂得市场经济这个“魔术师”,要引导市场消费。还要进行文化创新。

  记者:能否就文化创新详细谈谈。

  倪惠英:戏剧一般宣扬的是伦理道德、才子佳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2002年获“五个一”工程奖的粤剧《土缘》写的就是现代农村题材,有它的社会价值,有教化作用。政策性很强,写剧本时候要拿着法律条文比照。社会发展太快,农民观念在发生深刻变化,不能想当然写出来。还要考虑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创作难度很大。文艺自身要具有生存能力、生命力,就要适时改变创作观念,树立新的审美观念。

  记者:传统戏剧创新的落脚点在哪里?怎样考虑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倪惠英:戏剧可以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比如传统粤剧《花月吟》就运用了交响乐、舞蹈、武术等多种现代表现形式,布景、灯光也很有新意,让观众得到更多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土缘》剧情既涉及技术,又涉及信息,折射了当代农民的生活、思想变迁。农民观众看了,觉得上了一堂生动的农业课。

  记者:您有困惑吗?

  倪惠英:作为演员、经营者,台下,发多少钱,柴米油盐酱醋都得管,得顶住经济上的压力;台上,要满足观众对艺术的要求。在舞台上天天与观众接触,直接感觉市场冷暖。他们喜欢什么剧目、什么剧情,了然于心。有时感觉真的很冷。戏剧真的好辛苦、好艰难、好困惑,作品出来,没有观众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不能得到回报,不能得到回报就没有成功感,没有成功感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好作品。周而复始,形成了恶性循环。作品还是要接受市场检验。

  记者:在这种状况下,您认为戏剧如何能突围?

  倪惠英:精品立团,精品兴戏,体制改革。

  记者:您有没有去了解,现在的孩子喜欢看什么?他们可能不知道戏剧,但很少不知道《樱桃小丸子》、《蓝猫》、《柯南》等;在青少年中,日剧、韩剧受宠。您的感想是什么?

  倪惠英:艺术具有革命性、思想性。艺术是高尚精神的载体,理想是艺术的灵魂。我是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早春二月》等文学作品成长起来的,从小接受理想主义教育,信奉责任感和使命感。信念是最重要的。歌舞剧《红梅赞》式的革命激情是非常必要的。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倾向,带来另外一个社会问题。如何通过传统文化影响孩子,用什么培养,是很复杂的社会问题。

  记者:推动文化艺术创新,如何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倪惠英:文化体制改革,首先是机制创新。通过激发文化市场活力,推动文艺创新。其次,加快文化立法。文化法规不能建立,文化产业无从谈起。第三,改变观念,从办文化到经营文化。要了解群众喜好,改变经营方式。一直坐在那里,越穷越见鬼。电影、电视剧等广告投入占50%,粤剧广告投入不到1%,再好也没人知道。第四,在文化消费转型期要积极引导文化舆论。最后,要学懂学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杠杆衡量作品。既是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记者:您对中国戏剧的担忧是什么?

  倪惠英:中国戏剧边缘化,在主流文化中难有一席之地。多元文化格局已经形成,传统的和现代的,经典的和通俗的,高雅的和大众的,泊来文化和草根文化,多种文化并存。主流文化靠什么体现?市场认可,消费者的消费力最强。广东人肯花1000多元钱打一场高尔夫,却不肯看一场粤剧演出。泊来文化主流化,传统文化边缘化,令人担忧。

  记者:您对保护中国戏剧有何建议?

  倪惠英:我们必须廓清对民族文化的再认识。中国戏剧是世界上最优秀、最精美的文化,关键是表演形式要与时俱进。从艺术发展来看,要注重文化生态平衡,促进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推动。(杨文全)

    来源:2004年03月09日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