囹圄铁窗寒冬放 草木葱茏虎归山——父亲于天放的抗日岁月
http://www.cflac.org.cn   2005-08-23    作者:于绍雄    来源:中国文联网

 

    “黑龙江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于天放的”,这是著名作家刘白羽在其报告文学《环行东北》中《人民英雄于天放》一文的开卷语。

    “是的,于天放在江省的确是极有名望的,无人不知的民族英雄。他之所以如此出名,不仅是由于‘八·一五’事变不久前他在北安狱中逃亡,日寇在江省各地雷厉风行通缉他,几十万悬赏要他的头颅,还因为他是江省出色的知识分子,艰苦卓绝的民族英雄”,这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治委员,时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冯仲云1946年所写的《东北抗日联军领导者之一——于天放》一文中的一段话。

    于天放,原名于九公,曾用名于树屏、王文礼。1908年5月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白奎堡三道村,祖籍山东登州。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东荒开禁,于家从山东逃荒来东北,经过几十年辛勤经营,在三道村已成当地的一个大户。于天放幼年上过私塾,参加农业劳动,后上呼兰第十国民小学。1925年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正在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甲种工业学校读书的于天放和同学张甲洲、魏祖舜找到法专、农校和一中学生串联,共同组织全市中等学校的学生上街游行示威,抗议日本帝国主义枪杀中国工人的暴行,声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6月16日全市学生统一行动,停课上街游行,但被军警强行驱散。当局称这次学生“闹事”是“赤色分子”策划搞乱,勒令学校提前放假,变相镇压了学生运动。1926年全国抵制日货风潮波及到齐齐哈尔时,张甲洲、于天放、魏祖舜到各校串联,组织学生上街宣传抵制日货,并冲进昭和祥商场,焚烧日货,成立声援团声援一中被开除的学生,要求教育厅收回成命。在声援团强大压力下,教育厅又采取提前放假的手段,驱散了学生。1927年9月于天放参加并领导了齐齐哈尔八所中等学校反对日本强取吉惠等五条铁路修路权的爱国反帝游行。学生们包围了日本驻齐领事馆,黑龙江督军吴俊升派军警向学生开枪并将于天放等八名学生代表逮捕关押。1928年秋,于天放以黑龙江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平清华大学第四级经济系。192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结识了冯仲云、冯基平等共产党员,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1930年他投身驱逐国民党校长罗加伦、吴南轩的学潮。1931年5月经中共北平市委代理书记张甲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清华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清算在平汉奸逆产及北平大学生南下向南京国民政府请愿示威的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春,他和张甲洲、张文藻、张清林、郑炳文、夏尚志等五名东北籍大学生踏上了“打回老家去”的悲壮路程。在中共满洲省委指示下,5月16日在巴彦县七马架子成立了打响中共武装抗日第一枪的“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江北独立师”(党史、军史称巴彦抗日游击队),张甲洲任总指挥,于天放任特派员及交通情报站负责人。6月满洲省委派军委书记赵尚志(化名李育才,人称小李先生)来部队任参谋长,11月该部队按满洲省委指示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1933年3月于天放被满洲省委派遣到齐齐哈尔组建满洲省委龙江特别支部并任书记。1933年10月起,设在哈尔滨的满洲省委机关遭日伪破坏,接着是全满洲“大检举”,于天放在齐齐哈尔不能容身,便到下江富锦,由在当地潜伏的张甲洲介绍在县立中学任英文教员。张甲洲任富锦县公署教育股长后,于天放任富锦县立中学校长。张、于二人在富锦“野火春风斗古城”,建立中共秘密组织,策反富锦头道林子警察署长李景荫,带出87条枪投奔抗联独立师,为松花江下游各抗联部队提供军事情报及物资援助。著名的抗联独立师七星砬子兵工厂技术绘图设备,即是张、于通过独立师输送的,并通过在边境地区设立小学校成为东北抗联国际交通站。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抗战开始。8月28日,张、于二人转入东北抗联独立师(11月改编为东北抗联十一军),途中张甲洲不幸牺牲。于天放随即任独立师随军学校教育长、十一军(辖一个师)一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兵力增加到9个师团,同时制定了“治安三年肃整计划”。1938年6月初,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第八次常委会决定抗联各军要尽快突破日伪军的封锁和重围,组织抗联三、六、九、十一军向西北战略转移。1938年11月,于天放随李兆麟将军指挥的由东北抗联六军教导队与十一军一师组成的第三批西征部队,从绥滨薄鸭河远征至海伦八道林子。西征部队历尽险阻,转战千里,减员几近三分之一,终于达到预期目的,保存了北满抗联的主力部队和骨干力量,为后来在广阔的黑嫩平原依托大小兴安岭开展平原游击战奠定了基础。艰苦的西征途中,于天放创作了后来成为著名的东北抗联《露营之歌》第四段的《冬征》:朔风怒号,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1939年1月,于天放任西征后成立的东北抗联“西北临时指挥部”第三支队政委。5月东北抗联第三路军(下辖三、六、九、十二支队)编成后,李兆麟任总指挥,冯仲云任政委,于天放任第六支队政委。他和王明贵、张光迪支队长率领部队“于每年青纱帐起时,深入龙江广坦,开展游击战争。他们经常活动于海伦、北安、绥化、拜泉、青冈、兰西各县,不辞雨雪风霜,不怕枪林弹雨,始终坚持着这个为解放东北人民的伟大斗争”。1941年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七、八月间,为配合纳粹德国对苏联的进攻,日本关东军接连组织以苏联为目标的特别大演习,并再次调集部队囤积东北。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关东军的总兵力已达31个师团,人数近85万。根据1940年3月东北抗联领导人与联共及远东军代表达成的《指示提纲》,东北抗联一、二、三路军逐步转入苏联远东A(阿穆尔—亚斯克)、B(沃罗什诺夫—双城子)野营地域,后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即苏联工农红军远东红旗军独立第88旅,亦称国际旅)。1941年12月,于天放率三路军六、九、十二支队主力100余人至A野营整训。1942年2月12日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在梧桐河吕家菜园子中敌埋伏壮烈殉国。2月19日周保中、李兆麟任命于天放为三路军军政特派员返回东北接替中共北满省委书记、三路军政委金策的工作。1944年1月,金策率张瑞麟小部队经二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A野营后,教导旅命张瑞麟立即组织六人分队于3月底回东北寻找于天放的留守部队,但因联络中断未果,于8月折返苏联。此时整个东北战场上除教导旅派遣的小分队在中苏边境执行侦察任务外,只有于天放领导的东北抗联三路军留守部队孤悬敌后,在同日伪军进行着殊死战斗。于天放在《牢门脱险记》一书中写道:“东北是我的家乡故土,我爱祖国、我爱东北、我爱家乡、我也爱树海无边的兴安岭,不管敌人怎样凶恶残暴,抗日斗争的怒火是不能被压下去的,我决心埋尸故土,也不离开东北一步!”

    1944年12月19日因坏人告密,于天放及部下孙国栋、杜希刚、于兰阁(龙光涛)、刘文祥、王明德在绥棱县上集镇宋万金屯(今天放村)、绥化九井子、长山小五部被日寇分别逮捕。于天放先后被关押在庆安警务科“留置场”和北安省警务厅特务分室秘密监狱。面对日寇凶残的“威迫利诱逼降策”,于天放以其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大智大勇、坚贞不屈与日寇进行了殊死的较量,终于在1945年7月12日同另一名抗联战士赵忠良打死日本看守特务石丸兼政成功越狱,并在人民群众掩护下脱险。“满洲国”报纸惊呼:“于天放逃跑,满洲国失去一大半。”日寇除百万悬赏,还组织了疯狂的大追捕,逼迫数十万中国老百姓“拉大网”搜寻,这是日寇在“八·一五”前夕对东北抗联最大规模的军事政治行动。面对同日寇面对面的斗争,于天放早有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1940年2月,在给三路军总指挥部的信中,于天放写道:“天放是革命者,我已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一切,为了争取民族解放的最后胜利,为了中华祖国独立、自由而流尽最后一滴血,任何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是中国共产党员,我受过祖国深厚的培养和宠爱,民族革命的重担是我责无旁贷的神圣天职。我虽不敏,但高度的民族气节,珍贵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是誓死不渝的!任何人可以走上歧途,可以蜕化,可以成为革命的逃兵,而天放是干不起的,历史的使命也不容许我有丝毫的轨外行动。”于天放越狱前曾草成古诗一首,留于监内:

    中日世仇不共天,十载抗战破万难,

    行动失慎遭逮捕,中国男儿入牢监;

    威迫利诱逼降策,救亡信念铁石坚,

    囹圄铁窗寒冬度,草木葱茏虎归山。

    中共党员三路军特派员 于天放

    1945年7月12日

    1945年8月15日,于天放在讷河老莱村逃亡路上,得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立即在讷河县城组织了东北抗联三路军宣传部自卫队,迎来了“九·三”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于天放牢门脱险并不仅仅是其个人行为,更是东北抗日联军对日寇斗争的重要事件和重大胜利。于天放在《牢门脱险记》中写道:“虽然在黑暗坚固的牢笼里,每逢回忆到党的嘱告‘共产党员在敌人面前,只有两条道,不是胜利就是死’的时候,决心增加了,力量增大了,好像不是我一个人孤独地在监狱里反抗受罪,而是有成千成万的人们和我在一起和敌人搏斗厮杀!”当时抓捕于天放的日本战犯中西正枝1956年在公安部审讯供词中承认:“我尊敬为正义而舍身的于天放将军。”

    于天放就是这样一位黑土地上涌现出来的中华优秀儿女,他生于斯,长于斯,在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上,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期,同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东北抗日战争。“九·一八”后,于天放参加过救亡运动、义勇军和工农红军、党的地下工作、东北抗日联军的武装斗争、教导旅的境外整训、三路军留守部队的领导工作、狱中斗争,而尤以越狱最富传奇色彩,在黑龙江省人民群众中为中国共产党和东北抗联造成的影响最大,最具震撼力。他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乃至沦陷区从日寇监狱中越狱脱险的我军唯一的高级指导员,他的经历是东北抗联在东北坚持到抗战胜利的最有力的证明。

    抗战胜利后,于天放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黑龙江军区政委、副司令员,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兼黑龙江大学校长等职务,为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