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名将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的故事已随着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得以广泛传播,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时刻在感化、教育着一代代中国人。在英雄背后,还有无数质朴的人民群众在支持着英雄们与日寇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
他们,把仅剩的一碗米送给了抗联!
他们,把仅有的一套棉衣送给了抗联!
他们,把亲生的儿女送给了抗联!
他们与英雄们一样有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其中,1951年被毛泽东主席命名为“东北抗联吕老妈妈”的梁树林的故事,就很令人感到钦敬和震撼,若其能走进文艺作品之中,一定会鼓舞和教育一大批普通的人民群众。
吕老妈妈,姓梁名树林,1895年生于辽宁省开源县。1926年嫁到大青川(今尚志市老街基乡)吕家。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照片上看梁树林,其年轻时是一位娇小温柔的普通女性。她,长着一张瓜子脸,一双单凤眼,娇小玲珑的小嘴和鼻梁,无处不展示出一位漂亮女性的温柔与善良。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抗日斗争中去,担任游击根据地的妇救会长,冒着生命危险为抗联部队筹集军需物资,动员丈夫当了珠河(今尚志市)中心县委的交通员,送两个儿子和儿媳妇参加了东北抗联三军。就连当年才刚满六周岁的小女儿吕凤兰,也在其教导下,当了一名儿童团员,多次为抗联三军将领们开会时站岗放哨。
抗日战争是残酷的,其在抗联三军当连长的大儿子吕文财,在一次与日伪军激战中牺牲。当梁树林见到身上多处中弹、已被染成血人一样的大儿子的尸体时,这位坚强的女性,只是半跪在儿子身边,用双手亲昵地、小心地抚摸着大儿子的头发、脸、肩、手和脚。
母亲抚摸儿子尸体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滋味?
是抚摸当年儿子年幼时沉睡的感觉吗?
肯定不是。
但是,梁树林当时抚摸大儿子尸体时的表情,就给人一种母亲在抚摸幼儿的感觉。
在场的人都哭了。
而梁树林却没有哭。
她每抚摸大儿子一个部位,她的嗓子便急剧地颤动。她那双秀气的单凤眼已弯成了两片细细的月牙,释放着水一样的月光,在温和地端详着儿子的脸,如有千言万语,要对大儿子讲述。
当时的场面,已在充满腥风血雨的大自然中诞生出一幅撼人心灵的艺术画面,直到今天听人道来,还在震撼着人们的灵魂。
大儿子的尸体已僵硬得如一块花岗岩,母亲的双手仍向儿子的身上输送着温暖。梁树林的神情,已令从不流泪的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将领热泪盈眶,跪下去,劝梁树林发话为其长子——抗联英雄吕文财下葬。
而梁树林在发话为长子下葬之前,又向抗联三军提出了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请求。
她轻启已燥裂发黑的嘴唇,说:“大儿子走了,我还有一个二儿子,让他去接他哥的枪。大儿媳妇也请部队收下,都拿起枪来,打鬼子。请首长们批准吧!”
赵尚志等人闻声,均感慨万千。
珠河大地埋进了其长子尸骨,其两位亲人又走进抗联三军。
1934年夏,梁树林的大儿媳妇在随赵一曼执行任务中,又光荣牺牲。梁树林仍如埋葬大儿子吕文财时一样,亲昵地抚摸着大儿媳妇的尸体,嗓子在不时地剧烈滚动,如在吞咽着什么,又如在向大儿媳妇默默地诉说着什么。
1934年10月,已升任连指导员的梁树林的二儿子吕文珍,在率队攻打方正的战役中,又壮烈牺牲。因路途遥远,吕文珍的尸首被就地安葬。
梁树林的两个儿子都为抗日斗争壮烈捐躯,赵尚志决定亲自向梁树林报信。11月中旬,已左手负伤的赵尚志率队专程来到吕家,见到了梁树林。
赵尚志见到梁树林时,已泪流满面。
梁树林急问原因,赵尚志因悲痛过度已无语凝噎。
好一会儿,梁树林的柔弱身躯忽地一颤,从牙齿缝里挤出7个字来:“懂了,文珍也走了!”
梁树林说完,一下子半跪在地上,双手无意识地在地上抚摸着……
她是在抚摸儿子吗?
一定是。
一定是二儿子文珍在她的想像中,就躺在她的面前。
她抚摸着已结冰的黑土地,是那么的亲昵,那么的细心,那么的温柔,那么的疼爱。
或许,她已无数次用双手去抚摸大儿子吕文财及大儿媳妇的坟墓。
或许,她的双手对黑土地的感觉就如同对亲子肌肤的感觉一样。
她的双手,已在冰冷的冻土上变得彤红。
赵尚志握住了她的双手,“扑通”一声跪在她的面前,立时声泪俱下,声冲霄汉地喊了一声:“妈——”
随赵尚志而来的抗联战士们亦全体跪下,真诚地、发自肺腑地喊着:“妈——”
赵尚志的一声喊,战士们的声声喊,唤醒了梁树林。她双手颤抖着,去抚摸赵尚志的脸,去抚摸一个个战士的脸,渐渐地,她泪如雨下,肠迴九曲地唤了一声:“儿呀——”
这声呼唤,令人心碎,令人心醉,令人肝胆俱颤。
从此,这位东北抗联吕老妈妈——梁树林,这位英雄背后的坚强女性,便以一位伟大慈爱的母亲形象,走进每一位东北抗联将士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