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山东省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了纪录电影《为了胜利》。该片已于近日在全国公映。电影将这场悲壮而伟大的战争中所锻造的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坚韧不拔、威武不屈、前赴后继、坚持到底的民族精神展现出来。同时,揭示这场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而换来的胜利的深刻意义。
据总撰稿李向前介绍,用90分钟胶片记录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他们在创作结构上采用了线和块结合的方式。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41年珍珠港事件和1945年日本投降这四个重大事件切入,既展现了抗日战争的整个过程,又分别叙述了四个思想主题,即:“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日益疯狂的侵略,造成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促成全民族共同抗战局面的形成;“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全面展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得以形成,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相持阶段后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战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中国的大国地位在浴血奋战中奠定,中外互相支援,为战胜法西斯、争取最后的胜利而奋斗;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真正胜利。这个胜利来之不易,李向前强调胜利的意义在于使世界和人类远离战争的罪恶。《为了胜利》歌颂胜利,更歌颂和平的意义。
摄制组钩沉史料,从数十万尺的影像资料中搜索新鲜内容,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几千万中国百姓如何毁家纾难开始了近代史上最为悲壮的大迁徙?近千家企业、十数万吨机械又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迁往后方?“九·一八”事变、日军制定的火车到达北京的时间、密苏里号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举行的时间都有着怎样看似偶然却又必然的联系?是谁指挥了800中国远征军勇士击败6000日军、解救7000英军的仁安羌战役?“七·七”事变中打响全面侵华第一枪的日本军队是怎样来到中国,又是怎样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战争?这些问题都可在片中找到答案。同时,为了揭示战争根源与历史真相,《为了胜利》摄制组奔赴日本,在下关市拍摄李鸿章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遗址的经历,让人们再次见证了历史的屈辱。本片摄制组更是第一次赴日本宫崎拍摄天皇家乡的“八纮一宇”塔,该塔的筹建历史与石料的来源揭开了日本右翼人士反复遮掩的宣扬战争的历史真相。所有这些素材一定会让观众耳目一新。
该片编导邹德昌说,他们使用了这样一幅珍贵的照片。那是牺牲在一个山坡上的小战士,手上缠着绷带,脚上穿着草鞋。显然,他刚刚经历残酷的战斗。他是那么年轻,最多不会大过20岁,可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向前和邹德昌表示,看了这幅照片给他们以心灵的震颤。他们认为孩子们必须记住,今天安宁有序的生活,是由60多年前片中那位小战士以及无数先烈的牺牲换来的。
该片真实的声效也是感染人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声音的蒙太奇拓展画面空间,加强影片的真实感和震撼力。录音师瞿卫军和刘芳特别介绍了影片中运用音乐加强效果的3个地方。一处是在战斗后的废墟上有一个小孩哭的画面,把孩子的哭声加长混响,再加上一首二胡曲;一处在大迁移的段落中,做了丰富的效果声,有汽车声、火车声、船声、独轮车声、摇橹声、飞机声,音乐中有低沉男声“嘿……嘿……”的声音。在合成时感觉音乐更有感染力。另一处在修建滇缅路和西南的军用机场,用工地的效果声、音乐(同大迁移是一首曲子),展现了少数民族同胞用最简陋的工具修筑起绵延千里的滇缅路,用自己单薄的臂膀托着沉重巨大的石碾子修建起大西南的军用机场,全中国人民都投入到这场关乎民族危亡的大搏斗中,中华民族的刚强被充分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