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东北抗日联军留下的鲜为人知的演出剧照,至今已有65年历史了。用今天的艺术眼光看,它太平淡了,但在当年却是很不易。回顾那段遥远的往事,令人引起无限的追忆和遐思……
在那战火纷飞的东北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不仅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武装劲旅,也是一支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很高的队伍。他们不仅用手中的武器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还用手中的笔创作出许多激动人心的抗日诗词、歌曲、漫画、散文、传单、文化识字课本,还有小话剧、小歌剧等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描绘和反映了抗联将士们对祖国、党和人民充满无限热爱,对日本侵略者无比仇恨,顽强战斗,不畏艰难,坚定乐观,宁死不屈,决心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些文艺作品不仅活跃了抗联部队的文化生活,更主要的是歌颂了中华民族在强敌面前英勇不屈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抗联将士们的斗志,表达了抗日必胜的坚定信心。这张难得的剧照就是抗联队伍演出小话剧《还我河山》时拍下的一个珍贵镜头。
1938年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更加强化了法西斯统治,加紧实施“治安肃正”、“归屯并户”、建立“集团部落”等残酷统治政策和疯狂的军事大“讨伐”。在这极其艰难困苦和险恶的形势下,抗联各军牺牲巨大,遭受了严重挫折,部队大量减员。
为了保存力量,坚持斗争,抗联决定进行战略转移。中共吉东、北满省委及抗联主要领导人与苏联远东军区代表,于1940年1月在苏联伯力城举行会议,经多次研究,双方达成相互支援与合作的协议精神,苏方承诺并允许抗联部队在困难情况下,可以转移到苏联境内进行整训、补充。为此,从1940年11月初开始,有些抗联队伍先后越境入苏。这些抗联越境部队,有的是各省委、各路军领导人应苏方代表通知去伯力城参加会议所率领的部分队伍,有的是因作战失利进入苏联境内作短时间修整和补充的,主要是第一路军所属二、三方面军的部分队伍和第二、三路军所属的部分队伍。从1940年末到1941年初,越界进入苏联境内的抗联队伍总数有500多人。
为了对进入苏境的抗联队伍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在苏联远东边境内设立了南、北两个临时驻屯所,抗联过界队伍分别集中在这两个驻屯所内。又为了称呼上的方便,把这两个临时驻屯所称之为南、北野营。
北野营,位于伯力城东北75公里处的费·雅斯克村。此地在黑龙江畔,苏联称黑龙江为阿穆尔河,俄文字头为“A”,所以又叫“A野营”。北野营驻有抗联第二、三路军总指挥部领导人员。
南野营,位于海参崴(苏名符拉迪沃斯托克)与双城子(苏名原称沃罗斯诺夫,现称乌苏里什克)之间的一个小火车站附近的丘陵地带,中国人称为“蛤蟆塘”。这里是山区,山高林密,没有什么居民。此处因在伯力城南,故称南野营。又因沃罗斯诺夫的俄文字头为“B”,所以也叫“B野营”。这里原先是一个工人小疗养院,院内有幢小圆房,中间横着一条小漫岗。1940年12月间,抗联第五路军军长柴世荣、政委季青率一部分人员先期到达这里。1941年1月,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和第二、三方面军部分队伍也来到南野营。这里的后勤工作、给养供给和军事训练的指导,由双城子苏方驻军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由抗联队伍自理。他们在苏军的帮助下,把这条小漫岗挖成100多米长、30多米宽的深沟,然后架起房框,盖成营房。
1941年3月间,抗联领导干部参加第二次伯力城会议结束后,柴世荣、季青和南满省委的代表回到南野营。当时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和北满省委书记金策也来到南野营视察。周保中召开全体指战员大会,报告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和东北的政治形势及东北游击战争与全国抗战的关系,经过大家认真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整顿了组织纪律,指战员们情绪高涨,准备再回到东北抗日战场继续战斗。同时将吉东、南满党组织联合组成中共南野营委员会,季青任书记,柴世荣等为委员。
1941年7月7日,为中国全面抗战4周年纪念日。南野营党委决定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并要进行文艺表演。为此,季青除加紧组织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外,他自己还下功夫构思创作,于6月22日写出剧名为《还我河山》的4幕小话剧剧本。主要剧情是:1941年夏季,在沦陷区某城,抗日青年工作者任远与汉奸富商文德明之女、进步青年文英为一对情侣。他们在抗日组织领导下,利用驻在该城内的日伪军大队长恒田要强与文英“结婚”的机会,将计就计,假意应允,并在文家举行的结婚晚宴上,趁日伪军警头目大吃狂饮放松警戒,任远带领几名抗日突击队员,报称八路军冲入文家,用枪口逼迫恒田等日伪军头目打电话令日伪军缴械投降。我抗日大军开进城内,一举消灭了城内的日伪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同时召开群众大会,部队首长讲话,宣传抗日救国精神,其中的几句台词是:“今天恰恰是‘七七’抗战4周年纪念日,我们用冲锋杀敌收复失地来纪念它,这是目前中国人民的灵魂,让我们这次光荣的胜利,献给这伟大的‘七七’4周年纪念吧!”
经过半个月的排练,话剧基本可以演出了。7月7日这天,南野营举行盛大的4周年抗战纪念大会,由上午10点开始至12点30分结束,领导和战士代表讲话,表示抗日决心。晚上8点30分至11点11分进行游艺活动和演出小话剧《还我河山》。当时由于没有大的房间,只能在室外演出,现在保存下来的这张照片就是该剧第三幕抗日突击队员冲进文德明家的客厅,任远端着手枪大喊:“不许动,举起手来!”的瞬间。剧照中右起坐着的第四人为扮演日伪军大队长恒田的柴世荣,左起第三人为扮演抗日突击队员的季青。这次纪念大会后,季青于7月9日给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写了报告,讲了纪念大会和演出情况。报告中说:“目前B野营实有人数44名,7名妇女。军部及队部负责同志5名。……我因值‘七七’4周年纪念的关系,未能空出时间来……‘七七’4周年抗战纪念大会B野营盛大纪念,B城(即双城子苏军——引者)特于紧张忙迫之下,小个子政治委员(苏军中校)亲来参加,兴致勃勃,精神异常焕发。并且得到B机关(苏方)现地负责同志之热烈赞助。物质方面的补充,精神上之鼓励,实有莫大的作用,B野营全体同志,异常感奋!剧本《还我河山》寄去,希再加斧正是荷,并将照片(即剧照)5张附去。”
这张小话剧《还我河山》的演出剧照原片上方空白处写有“‘七七’抗战4周年纪念表演新剧《还我河山》第三幕”等字,能保存下来很不容易,极其珍贵,是东北抗日联军文化生活的实物见证,更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