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亲历
梁小斌:新向度的思考与生活
韩少功:多重文化身份下的30年感悟
成浩:讲述改革浪潮中的广东故事
倪慧英:为粤剧振兴而努力的30年
钟逸铭:谱写浦东巨变的华彩乐章
叶 辛:从《蹉跎岁月》中走来的作家
张建亚:时代养育我们这批电影人
吴贻弓:在“文革”废墟上重建人性光辉
杨伟光:与中国电视黄金时代一同走过
程海宝:三十年沃土育英才
李西宁:改革开放为杂技事业带来生机
宁根福:文化创新托起杂技剧《天鹅湖》
陈维亚:幸运地赶上中国舞蹈发展高峰期
张继钢:让世界看到开放的中国
陈小奇:为流行音乐注入文化内涵
李海鹰:用旋律记载时代变迁
付 林:改革开放为我的创作插上翅膀
张 瑜:从80年代电影新人到80后学子知音
王兴东:一个诞生于改革时代的文艺口号对我的影响
吴天明:30年前,他开始讲述“黄土地”传奇
罗怀臻:伴随改革成长的戏剧30年
魏明伦:我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产物
张 锲:讴歌新时代改革者
陆天明:文事沧桑 热血依旧
刘兰芳:用优秀艺术感谢伟大时代
杨丽萍:对民族文化应抱有永恒不变的尊重
卢新华:《伤痕》30年的记忆
蒋子龙:我的文学触角一直关注着现实
冯骥才:渗到骨子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张艺谋:我这30年 珍惜时代赐予的机遇
陈亚先:《曹操与杨修》创作前后
李谷一:与《乡恋》一起体验改革开放历程
季羡林:百岁老人的感慨 改革开放好时代
靳尚谊:改革开放带给我机遇
汪建伟:中国改革开放艺术发展史的“活化石”
单田芳回忆改革开放30年:从说书者到经营者
导演苏乐慈忆《于无声处》 30年前的第一声惊雷
潘公凯:两极互补的美术教育格局正在形成
苏叔阳:30年来,我始终在追慕和歌颂崇高
陆天明等文化学者谈中国文学30年:传递与引领
雷抒雁话改革开放30年:诗歌是历史的情感见证
单田芳回忆改革开放30年
苏乐慈忆《于无声处》
历史回顾
更多>>
中国京剧形成迄今,集中继承了中国戏曲悠久的历史传统,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30年来,京剧的发展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而京剧人的改革创新一刻也没有停步,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新时期30年歌曲创作掠影
电视文艺的成长与“春晚”的诞生
时代思潮艺术——中国话剧30年
改革开放30年舞蹈艺术成就巡礼
改革开放30年摄影艺术的发展
抢救:30年持续不断的文化行动
特区传真
更多>>
6月23日,由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深圳重点题材项目管理办公室主办的“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深圳重点题材创作第二批项目签约仪式暨第二届‘我和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颁奖典礼”在深圳市文联举行。
王艳梅:为海南特区谱写迎宾曲
蒙麓光:用舞蹈诠释海南改革历程
黄一鸣:在镜头中记录海南时代变迁
珠海筹办纪念改革开放30年系列活动
汕头市改革开放30年文学作品征集启动
纪念改革30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厦门展出
海外关注
更多>>
今年82岁的美国人西默托平和他的夫人奥黛丽郎宁托平女士都曾多次到过中国。“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难以置信,这里的一切都在变。”普利策新闻奖评委会前主席西默托平如是形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日本出书介绍中国改革开放30年
以音乐见证中国的开放
瑞士教授谈中国改革开放
访普利策新闻奖评委会前主席
一名法民众眼中的改革开放
日本老人见证中国改革开放
经典收藏
更多>>
在金融证券收藏队伍中,我收藏的新中国第一张股票“84版小飞乐”而感到自豪。绿色的票面上注有“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还有“创设年份”等字样,底下落款是“1984年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发行”。
艺术收藏考验企业的责任感与想象力
改革开放文物征集成果丰富
百张电影票 见证30年电影情怀
老农收藏见证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
改革开放30年: 钱包看变化
口述实录:粮票,见证历史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