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中国艺术报7月3日在京举办了“不同历史时期文艺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研讨会。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冯远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丁荫楠,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著名作家陆天明以及文学界的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著名评论家吴秉杰,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著名作家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何西来,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著名文艺评论家牛玉秋;电影界的著名电影导演严寄洲,著名评论家王人殷,著名电影导演尹力;戏剧界的总政话剧团团长、著名剧作家孟冰,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著名评论家季国平,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傅谨,豫剧《村官李天成》主演、著名豫剧演员贾文龙;音乐界的著名作曲家胡士平,总政歌剧团团长、著名作曲家王祖皆,著名音乐评论家黄奇石;摄影界的著名摄影家吕厚民;电视界的著名剧作家王朝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研究部主任、著名评论家张德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曾庆瑞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中国艺术报社长张飙致欢迎词。中国艺术报总编辑李树声主持研讨会。
冯远在会上讲话。他说,在中国现当代文艺史上,出现了许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称道的共产党员形象,涌现了一大批成功塑造了共产党员形象的优秀文艺作品。努力开掘优秀共产党员的时代精神,着力表现优秀共产党员的性格魅力,在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同时又遵循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是不同历史时期文艺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塑造成功的重要原因。回顾那些优秀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他们无不既有政治上的坚定,又有对生活的热爱;既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丰富的情感;既有火热的激情,又有细腻的情怀。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共产党员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给广大群众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
冯远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在这个迅猛发展的时代里,共产党员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条件和自身状态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广大受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想成功塑造新世纪的共产党员形象,就必须敏锐地捕捉这些巨大的变化,自觉地在全新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才能塑造好崭新的共产党员形象,才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期待。
张飙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致欢迎词。他说,以共产党员中的优秀代表为原型所塑造的杰出人物形象,构成中国现当代文艺创作的重要特色。梳理不同时代塑造党员形象的文艺作品体现出来的不同创作规律,探触这里面所蕴含的社会历史的变化信息,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学术大课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我们需要大量的优秀人物挺身而出,起到模范到头作用,现实中也有许多党员正在这样做。因此,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一如既往地成功塑造出一批先进的共产党员形象,来对社会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也更需要我们去总结不同历史时期文艺作品塑造共产党员形象的成功经验,去研究今天的时代特征、文艺作品的特征流变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
来自文学、戏剧、电影、电视、摄影、音乐界的专家学者对“不同历史时期文艺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纷纷联系各自的创作和研究实践发表自己的看法,气氛非常热烈。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文艺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是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中国共产党在85年的历程中,带领全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带领全中国人民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的党,值得广大文艺工作者大书特书。专家学者们认为,文艺工作者在塑造共产党员形象时,要深刻理解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本质,要表现出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对党有坚定的信仰和浓厚的感情,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感人。在塑造党员形象的过程中,要杜绝出现党员形象概念化的毛病。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要把作品的艺术性放到重要的地位,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广泛联系群众,这样才能塑造出富于个性的共产党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