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走了,带着她精湛的艺术,火热的心,还有对祖国、民族、家乡父老的无限赤诚。
起初,媒体对她的死讯只是寥寥带过,而一些演艺明星的早逝却引发了媒体的悲情汹涌。历史和现实中常有这样的情形:一时轰动的消息,并不一定是什么紧要的变故,而同时发生的静悄悄的事件,却可能是历史将要记住的大事。那 被冷落者并不意味着他们生前身后的功绩与评价应该遭到冷落,只不过是显现了媒体和世风的浮躁与短视。
常香玉的离世,显然给豫剧乃至戏剧艺术带来重大的损失,一个剧种大师级的代表人物并不是随时可以产生的。因此,他们的生命就显得格外珍贵。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师是无可替代的。
我和常香玉并无私交,上初中时,知道她率团在祖国各地巡演半年,将收入购买了一架“常香玉号”飞机,捐赠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她的爱国义举激动了我少年的心。以后有幸看过她演的《花木兰》和《朝阳沟》,为她的艺术所折服。开会时远远地看见她,她高大的身材,灼灼的眼睛,让我觉得大艺术家确乎风采不凡。近来,学习了她生前事迹的报道,更增加了对她的敬仰,也引起了我许多思索。
“戏比天大”不仅仅是她戏德的表现,也是她做艺的原则,是她的艺术哲学和艺术美学
常香玉说“戏比天大”,我想,这不仅仅是她戏德的表现,也是她做艺的伦理价值的原则,更是她艺术观的总结,是她的艺术哲学。她的所谓“天”,我以为同中国传统哲学中“天”的概念相同,是指宇宙、自然或生活,含有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因素。她的“戏比天大”,既承认戏来自“天”,又认为戏大于“天”、高于“天”,强调创造者个性的张扬,强调创造力的无限潜能和戏剧永无止境的艺术美。她对外发现了艺术的源泉,对内发现了自身能动的创造力。因此,她不断地挖掘、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吸收诸姐妹艺术之长,融会贯通,终于创造出被戏剧界认可的“常派艺术”,达到了一个艺术高峰。但她并不满足,“戏比天大”的观念让她相信,艺术无止境,至臻至美至纯的艺术是一个闪光的理想与追求,鼓舞她不断前行。“戏比天大”还是一种美学观,要求戏要比生活更清丽更纯真更可爱更朴实。她的人生与艺术观都一秉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并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有所体悟有所发展,总结出具有她个性的理念。
她是个具有深刻哲思的艺术家。像她这样出身贫穷的从旧社会走来的艺术家,能从实践中总结出“戏比天大”的艺术哲学,须有怎样的探求、怎样的苦思竭虑、怎样的上下求索啊。她的这种学习与探求真理的精神,在今天尤显可贵。
我们许多优秀的艺术家都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独具个性的美学哲学,梅兰芳大师不必说,他的戏剧观,为全世界的戏剧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德国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同梅氏戏剧理论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是不争的事实。盖叫天先生也曾有过“一生万物,万物归一”的戏剧哲学。前辈艺术家在理论方面的探讨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革命与中华复兴的时代大潮中,一大批前辈艺术家,将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生价值的最高取向就是为国为民,他们是20世纪造就的艺术家,他们也让20世纪的艺术闪烁光辉。在这批艺术家中,也有常香玉的名字,我们应当永远记住她。
常香玉的艺术人生应当是一副清醒剂,让我们重新检视自己
作为豫剧一个时代的领军人物,常香玉有着非凡的气质。她文凭不多,文化不少;学历不高,学问不少。这是她从艰苦的生活与艺术实践中勤学苦练、磨砺出来的。她的学养、素养、涵养与修养,让她越过自己的坎坷而始终胸怀国家、人民,让她具有劳动人民的品德。台下是良师益友,台上是蔚然大气的好演员。她的气度,使她出演的河南梆子,无论述说帝王将相古代英雄还是展示今日平头百姓五行八作,都具有了一种恢宏的气韵。中原的民间剧种已经提升到既有慷慨悲歌又有低回委婉的“大戏”——豫剧。在这升华的过程中,常香玉与许多优秀的豫剧艺术家一道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常香玉的艺术人生应当是一面镜子,让今日许多已经大名鼎鼎或者自以为名声不凡的演员不得不来比照一番。
这些年,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新鲜与丰富。物质文明的提高,经济生活的富裕,使得一些人产生了金钱拜物教的倾向。许多人淡漠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道德水准的下降,见利忘义的现象使社会增添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科技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引发了一些科技伦理问题。西方社会18世纪、19世纪在工业化完成之后引发了文化的危机,一批具有深刻思想的哲学家举起理性批判的大旗,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种批判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今天,我们的文艺作品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就是缺乏深刻的思想,缺乏那种轰击人们心灵的思想的力量,缺乏照亮人们灵魂的思想光芒。对生存与死亡,对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这些哲学的基本命题,正日益远离我们的艺术,剧场里和影院中展示的“生活”,与大街上正在行进的生活相距遥远,加上我们贫乏的想象与寡淡的情感,以及不科学的历史观,使我们的许多艺术除了炫目的包装之外,只有贫血的肌肤。一些“艺术家”还以此自傲,自诩为“天才”的“颠覆者”,而一些媒体的推波助澜更助长了这种流行病。
浮泛的世风产生浮泛的“艺术”与“艺术家”,常香玉的艺术人生应当是一副清醒剂,让我们重新检视自己:是否是一个负责任的有创造力的时代的歌者。
我们的时代应当有奋发图强、咬牙苦干的精神。神圣国土尚未统一,民族复兴之大业尚未完成,中华文明的再兴与再度辉煌也是艰巨之目标。责任历史地落在今人肩头,我们有权利浮躁与奢侈吗?“居安思危”应当是民族的共识,是高悬而响亮的洪钟。常香玉的品德与精神正是一个标杆,让我们向她看齐,做一个自觉的时代与民族的歌手,这才不负时代的重托,不辱民族的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