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话剧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也迎来了建军80周年。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回顾军旅戏剧走过的光辉历程,缅怀那些为军队戏剧做出贡献的前辈,有着特别的意义。
战斗里成长
军队的戏剧事业,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她的起步几乎与建军同步。1927年8月,南昌起义后,军队中就开始出现了零星的话剧表演。小话剧《老祖母念金刚经》是有记载的我军第一部形式完整的话剧。此后,经过三湾改编、古田会议,逐渐明确了军队文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戏剧也正式成为军队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30年代,正当上海等地左翼戏剧蓬勃发展之时,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戏剧”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戏剧紧密配合时政与部队建设,出现了一些小剧目,如《打土豪》、《毛委员的空山记》、《收谷》、《我——红军》、《战斗的夏天》、《庐山之雪》、《南昌暴动》等。
抗日的烽火,催生了全民抗战的局面。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新四军及各敌后抗日根据地都成立了剧社、演剧队,他们利用战争的间隙创作排演戏剧,到农村、到部队演出,用文艺的手段宣传抗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统计,抗战时期,我军创作的各类戏剧作品有1000多部,被称为人民军队戏剧史上的第二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指红色戏剧时期)。
这一时期排演的剧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己创作的,主要针对当前对敌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内容多取自现实生活,有士兵在革命队伍中的成长故事,有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与日寇英勇斗争的事例,有根据地建设、军民关系的内容,也有针对部队内部一些问题进行批评的作品。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有《同志,你走错了路》、《我们的乡村》、《到山那边去》、《子弟兵和老百姓》、《十六条枪》等。第二类作品是选自前苏联和东欧等国的剧目,加以改编,或直接搬上舞台。也有个别国统区的进步戏剧,演出的剧目有《钦差大臣》、《带枪的人》、《母亲》、《雷雨》、《日出》、《上海屋檐下》等。
解放战争虽然只有短短3年多时间,但因为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戏剧创作有了比较好的条件,艺术创作队伍也进行了扩充和调整。这时期创作的话剧,比较集中地表现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停止内战、国家前途、军队建设、农民土地问题等。作品有《保卫我们的好光景》、《喜相逢》、《九股山的英雄》、《炮弹是怎样造成的》、《刘胡兰》等。
战争年代,各方面的条件十分简陋,艺术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但戏剧因其演出形式灵活,对演出场地要求不高,加上用白话,易懂易学等特点,在人民军队中得到很大发展。当时,中国话剧的主要舞台是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大城市,而军旅戏剧在广大农村、在部队基层开辟了新的阵地,它承担了宣传抗战、激发战士们的斗志,鼓舞士气等任务,成为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雨中搏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了3年抗美援朝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到50年代中期,共和国已经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时期,人民军队也开始了保卫胜利果实,加强自身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军旅戏剧也逐渐向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经过几次大的精简整编和合并调整后,军队的戏剧创作演出队伍基本稳定。艺术家继承战争年代戏剧的革命传统,结合新的形势,创作出了一批新的剧目。其中反映革命历史战争的作品所占比例最大,作品有《战线》、《战斗里成长》、《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万水千山》、《保卫和平》等。反映建国初期边海防对敌斗争的有《海滨激战》、《海岸线》、《海防万里》、《枪》等。
1955年,文化部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演,历时一个月时间,军旅戏剧有5部作品得到了一等奖。这5部作品都是反映革命战争历史的。其中《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与《万水千山》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多次被重排,成了军旅话剧的经典之作。
建国以后17年的时间里,是中国文艺思想和路线方针不断变化、调整的时代,针对文艺界一些思潮,引起过广泛的讨论。从总体看,这一时期是军旅戏剧创作的黄金时节,建国以后,军队的戏剧团体进行了整顿,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转换,进入大城市后,专业演出团队有了自己的院场,为排演大型戏剧准备了物质条件。1959年的第二届全军文艺会演,以及后来的一些戏剧会演、调演和评奖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军旅戏剧的发展。到1966年“文革”开始前,军旅戏剧已经在全国戏剧舞台上占有了重要的位置。
这一时期军旅戏剧的题材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拓展。除了《三八线上》、《地下长城》、《友谊》等外,还有很多新的题材内容,如表现人民现代化建设的《将军当兵》、《我是一个兵》、《雷锋》等,也有表现农村土地改革、边海防斗争、反特、剿匪等内容的剧目,如《槐树庄》、《南海战歌》、《海防线上》等,表现革命战争历史的作品也在尝试新的角度和内容,如《东进序曲》表现新四军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年轻的鹰》首次表现了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业绩,《兵临城下》表现我军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军的特殊斗争。更为可喜的是,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几部描写古代战争与外国战争的剧目,如《甲午海战》、《赤道战鼓》、《南方来信》、《安底斯山风暴》等。
总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军旅戏剧题材开拓更广更深,紧紧把握住了时代与社会的热点,塑造出新的艺术形象。艺术表现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戏剧冲突、矛盾设置,以及舞台呈现,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这一时期也是军旅戏剧队伍最完整,演出剧目最多的时代。
1966年至1976年“文革”中,军旅戏剧也受到冲击。一大批优秀的作品被批判,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受到迫害打击。但是,在不断变化的政治背景下,在阶级斗争的风风雨雨中,军旅戏剧依旧坚守信念与理想,努力拼搏,与全国人民一起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
阳光下奋进
1977年,文革刚刚结束,总政就举办了第四届全军文艺会演,紧接着1979年的建国30周年庆典,军旅戏剧迅速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如《陈毅出山》、《曙光》、《滚滚的黄河》等,在话剧舞台上刮起了一股绿色旋风。这些作品以新鲜的选题,生动的故事,特别是真实的情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艺术创新奋进的年代。各艺术门类都在力求改革创新,军旅戏剧也加入到了创新大潮之中,出现了一批思想、艺术上均有所突破的新作品。比如反映革命领袖及我军高级将领的斗争经历,过去一直是艺术创作的禁区,这时得以突破,一批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走上话剧舞台,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彭德怀等。一些反映重大革命战争历史的剧目也被创作出来,如《秋收霹雳》、《平津决战》、《决战淮海》、《四渡赤水》、《转战陕北》、《中国·1949》等。这些作品填补了军旅话剧创作的空白。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全军举办了3次文艺会演,以此为契机,军旅戏剧奉献给观众一大批优秀作品,并且迎来了军旅戏剧的第三次高潮。此期间军旅戏剧的作品主要有下面几类:第一类还是反映革命战争历史,这是军旅戏剧及至军事文艺永远的主题。但是这部分的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比如《秋收霹雳》是“文革”后第一部把毛泽东形象搬上舞台的剧目,《曙光》是较早以悲剧意味表现革命历史的作品之一,《今夜星光灿烂》表现了一个姑娘与几名同龄战士之间的感情,全剧充满诗意,令人感动。此外还有表现刘伯承创办南京军事学院的《虎踞钟山》,音乐剧《芦花红·木棉白》,音乐话剧《桃花谣》等。
第二类是表现新时期部队生活和建设的作品,如反映南疆战事的《血染的风采》、《天堂来的士兵》、《凯旋在子夜》、《高山下的花环》等。还有直接表现军营生活和部队训练的话剧,如《向前向前》、《原子与爱情》、《这里通向云端》、《生者与死者》、《天边有一簇圣火》、《老兵》、《炮震》、《兵妹子》、《洗礼》、《女兵连来了个男家属》、《甘巴拉》、《男人兵阵》、《“厄尔尼诺”报告》、《绿荫里的红塑料桶》等。这一部分是军旅戏剧的中坚,占有绝对的优势,也是其最有魅力的部分。
从2000年至今,新世纪最初的7年,挤满了纪念的日子——200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2006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2007年,建军80周年。于是在这些纪念的名义下,军旅戏剧创造出不俗的成绩,出现了《零号防空洞》、《老兵骆驼》、《回家》、《兵心依旧》、《爱尔纳·突击》、《结伴同行》、《桃花谣》等作品。2007年,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而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中,《黄土谣》、《我在天堂等你》、《天籁》、《马蹄声碎》等四部军旅戏剧获得一等奖,这是对军旅戏剧的极大肯定,也是对新世纪军旅戏剧的一次检阅。
80年的光辉历史,80载军旅戏剧的光荣岁月,未来的时光,军旅戏剧面临更严峻的考验,精简整编造成的专业人员减少,编制压缩,电影电视等新媒体的冲击,物质社会的诱惑,军旅戏剧要想再创辉煌,必须加倍努力,对此,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