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宁:感情 真情 激情
http://www.cflac.org.cn   2008-05-19    作者:孟祥宁    来源:中国文联网

  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接到邀请,使我有机会能够坐在这里跟大家座谈。首先感谢中国文联机关党委和团委的老师和朋友们对我的信任。正是基于各位朋友的信任,使我内心非常激动。我是昨天下午才从云南昆明赶到这里来的,下了飞机之后就直奔这里。

  说心里话,坐在大家面前跟大家推心置腹的座谈,其实我心里非常忐忑。为什么这样说?昨天的时候,我们报社的团支部书记郭青剑同志给我了一份参加咱们共青团中国文联机关第七届委员会一次会议的名单。除了在座的领导,所有年轻的朋友年龄都比我小一些,但都是中国文联各个单位的精英和骨干。相对于你们,我做的事情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既然是坐在这里,只好硬着头皮,吐露一下自己的心声,阐述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不足之处一定请大家海涵。

  作为一个虚长了几岁的年轻人,我今天重点谈谈自己到中国艺术报社工作的几点体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对单位要有感情,对同事、对朋友要有真情,对事业要有激情。一句话,就是在各个方面要一往情深。

  首先说说对单位要有感情。我是2000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国文联中国艺术报社工作的。从小自己就对中国文联非常崇敬。因为从小就喜欢文学,喜欢艺术。对于我来说能够到中国文联工作,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而自己在大学里学的是新闻,中国艺术报社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施展自己所学和才华的机会。我依旧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到报社的情景。当时报社刚刚搬到现在的地址,想必很多朋友去过,风景优美的什刹海前海。当时是去参加报社组织的考试。当时我就想,如果今后能够到这样的单位工作该多么好啊!

  考试之后,承蒙报社领导的厚爱,自己开始在报社实习,对报社也就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报社虽然创刊不久,但随时随地充盈着的厚实、严谨、活力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报社领导对新闻敏锐的洞察力,报社工作人员对事业的那种执着劲头令我感动。这是基于这样的感动,我坚定了自己到报社工作的决心。

  经过一段时间战战兢兢的实习,报社对自己的实习表示认可,同意接收我。当报社的同志把这个消息告诉我的时候,我简直兴奋极了。有意思的是,当时报社负责人事的同志为了让我放心,特地通过寻呼台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当时还用呼机。我特地把呼机上的这条短信保存了起来,直到自己到报社工作很久。

  从自己正式迈进报社的门槛,我自己就对中国文联、中国艺术报社有很深的感情。自己真的是打心眼里感谢报社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我自己也感觉,从来北京上大学到大学毕业,自己仿佛一直是北京的一个过客。现在有单位能够给你机会,我真的有归属感了。

  到了报社之后,通过耳濡目染和自己的亲身体会,我感觉,报社为年轻人提供了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因为报社从1995年创刊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对年轻人的培养。报社注重把那些有能力、有群众基础、肯吃苦的年轻人提供机会,放手使用,使他们在工作中快速成熟、成长。报社多年来形成一个传统,就是给工作突出的年轻人压担子、找位子,一级一级传帮带,一级一级树榜样。正是这种优良的作风使我们报社的每位年轻人鼓足了干劲,为党的新闻事业和文艺事业努力工作着。

  可以说,我对中国文联,对中国艺术报社的感情是从一开始接触这个单位就开始的,并且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这种感情与日俱增。实事求是地讲,虽然自己是学新闻的,但在学校里学的大多是理论知识,实际的采访跟书本上的内容很不一样。正是由于报社的同事的大力培养和帮助,才使我逐渐成熟起来。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02年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报社组织记者到陕西进行重走延安路的采访。当时自己刚离开校门不久,无论是采访经验还是稿件的采写上都很不成熟。但报社并没有因为我的不成熟而嫌弃我,派我跟报社领导和其他几位同事一块去西安、延安采访。在采访中,报社领导李树声总编辑和几位同时不遗余力地对我进行帮助。才确定选题到采访提问,再到稿件整理、文章打磨,每个环节都做到了手把手地教。现在坐在下面的报社副总编辑康伟就是我们当时采访组的成员之一。当时我跟他住一屋,我清楚地记得,他常常是给我改稿子经常到凌晨一两点钟。

  现在我到报社工作已经走过了第八个年头。在这八年时间里,我愈发喜爱报社,喜爱中国文联,喜爱自己的记者职业。可以说,现在对报社、对中国文联的感情愈发深厚了。其实,对于广大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讲,你到一个单位工作,首先要喜欢这个单位,喜欢你从事的事业。如果你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天天疲于应付,肯定工作做不好。咱们这里的人,都是中国文联的人,想必一定跟文联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才到文联工作的。

  第二,我要谈的第二点就是对同事、对艺术家要有真情。

  刚到报社的时候,我对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了解得非常有限,这样采访起来非常困难。很难想象一个对采访对象所从事的职业并没有多少了解的记者能够写出漂亮的文章出来。我当时想,要想当好记者,成为一个合格的记者,自己必须不断地充电。为此,我除了翻阅大量的专业类书籍外,并虚心向报社老记者和中国文联机关、各艺术家协会的艺术家们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苦学和单位同志的热心帮助,我逐渐对相关艺术门类和艺术家从简单了解到熟悉,采访起来也愈发从容。但在采访中我遇到一些难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深入采访一些知名艺术家。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接受记者采访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如果问的问题不深入,采访一定不会成功。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艺术家平常工作非常忙碌,你如何能够让他们非常痛快地接受自己的采访。

  我的体会就是,我用自己的真情打动艺术家,使艺术家们感觉你对他们非常了解,问题采访非常深入,所提的问题能够真正打动他们。200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艺术报社策划组织了重走抗联路大型系列采访活动。当时报社和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文联联合组织了“重走抗联路 艺术献人民”文艺演出活动。在活动举行期间,我得知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80多岁的李敏阿姨组织的抗联精神宣传小分队。当我要采访她时,她正要组织队员从哈尔滨到辽宁尚志市演出。当记者提出采访她时,她第二天一早就要出发。她说,你要采访我,就应该跟着我们一块到辽宁去,去亲身感受。当时我们已经在黑龙江呆了好多天,采访任务非常繁重。但听了李敏阿姨的话,我马上答应了李敏阿姨的要求。不顾疲惫,第二天一早就跟着小分队一行从黑龙江直接奔赴辽宁采访。在几天时间里,我一方面深入采访李敏阿姨和抗联精神宣传小分队,同时成为了他们的一名工作人员,小分队很多队员年龄比较大,我就认真照顾他们。确实,我对李敏阿姨的这种真情打动了她。她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连连对其他小分队队员说:《中国艺术报》的记者是好样的!

  在我看来对艺术家的真情源于你对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怀着发自内心的真情,善于向自己采访的优秀艺术家学习,热情地跟艺术家进行沟通,跟艺术家们交朋友,对自己的采访对象有很强的服务意识,才能打动艺术家。

  我曾经采访过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老师,刚开始采访时,她正在为其他报社的一篇不实报道生气。给她打电话,她一听说是记者,气就不打一处来,对记者非常排斥。连续打了几次,老人才勉强答应,只淡淡地说:那你过来吧!对于能不能成功地完成采访,我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到了老人家里,发现老人那段时间正在学电脑打字。那段时间老人刚开始学,非常不熟练。我就在旁边给她指点。老人特别高兴,因为平常让孙子教她,或许她的孙子工作忙碌的原因,教她的时候非常少。通过这样的交流,老人渐渐高兴起来,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采访结束后,老人高兴地说:以后我多向你请教学打字,我可以每天在电脑上写日记。

  这次采访结束了,文章写完后老人也非常满意。但我与老人的交往并没有结束。老人电脑有什么问题也经常给我打电话。我也会尽自己的最大可能为她帮忙。之后,我又对老人进行过几次采访,都特别顺利。

  我想,我是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老人。其实,无论是作为一名记者,还是作为从事其他职业,只要你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别人,也一定会赢得别人的赞许和配合。通过采访,我和冯远征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他曾经告诉我:咱们都是很好的哥们了,你写的文章一定是对我负责的。我不用看,你随便写。

  这样的评价对我来说,也许是最好的鼓励了。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对待工作的激情。

  工作上的激情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如果没有责任心和事业心,激情从何而来?而这种高度责任心和新闻敏感体现在一个从事文艺报道的新闻工作者身上,就是要在第一时间,用最恰当的形式把新闻报道准确、全面地传递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把广大文艺工作者对艺术的理解的深刻认识和实践通过自己的采访传递给广大受众。

  高度责任心和高度的新闻敏感体现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上,我觉得就是要进一步适合群众的需要,努力做到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在2003年春季北京非典肆虐的日子里,耳闻目睹着那么多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广大义务工作者的事例,我无法不激动,无法不被感动,我为他们的英勇而叹服,我也知道,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我深入到天坛医院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我深深地为那些看似柔弱但内心却充满了坚韧和坚强的医务工作者所感动。当我用饱蘸着激动和敬佩的笔墨写下他们的感人事迹时,我真实地感到了一个新闻工作者肩头上所承担的责任。

  多年来,我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 “重走抗联路”、“重走太行路”等系列大型采访中,我与报社的其他几位同志一起深入山西、黑龙江、辽宁采访。在黑龙江尚志市采访时,当我吃饭时,偶然间听说尚志市纪念馆保存在几张抗联老妈妈的照片,立即跟纪念馆馆长联系,连饭都不吃了,迅速赶到纪念馆里去拍照片,同时收集了一些珍贵的文字资料。

  在赶赴山西采访时,我们什么便宜吃什么;为了及时整理采访素材,我们几乎每天都是白天采访,晚上整理录音,基本都是凌晨一两点了才能睡下……辛苦是辛苦,但再辛苦也值得。

  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但是当年红军艰苦卓绝的足迹却永远是中华民族精神史中最闪光的记忆。为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艺术报社与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部分省文联推出了“重走长征路”系列报道。4月8日,由本报和四川省文联主办、本报记者和驻四川记者参与的“重走长征路”四川采访活动拉开帷幕。我有幸又一次参加了这次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

  这次采访主要集中在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地方:四川甘孜、阿坝地区。这里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这是我第一次踏入青藏高原,但我却没有丝毫胆怯的念头:我知道,我们当年的红军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品格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取得了胜利。我又有什么可怕的?

  这次采访,我们沿着当年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脚,越过了海拔5040米的巴朗山和海拔4470米的梦笔山,进入红原大草原、若尔盖大草原深入采访。尽管呼吸困难,尽管脑袋有些发涨,尽管因为吃了没有煮熟的大米而闹肚子,但我却始终投入到了忙碌的采访中。

  通过重走抗战路的采访,我认识到,只有保持激情,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就一定会采写出优秀的稿件。对我来说,这样的采访不仅是一次不忘历史之旅,更是一次灵魂洗礼之旅,一次信念朝圣之旅。

  只有保持持续不懈的激情,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5月11日至15日这几天我一直在云南,因为报社的2008年通联工作会议在这里召开。当时邀请了近30个省市自治区文联的领导和记者站的相关负责人参加。其中就有中国艺术报社驻四川记者站的记者邓风。跟他认识缘于2006年的那次重走长征路。当时我就为他那种身上永远迸发着的激情和热情所感动。因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他没有参加成这次通联工作会议,对于我们来说有些遗憾。这几天,他始终没有闲着,前天去了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虽然道路不好走,虽然会有余震不断,虽然会有生命危险,但他却置所有的这些顾虑于不顾,毅然来到了灾区,参加到抗震就灾的第一线。我想,能够让他这样做的,一定是在他的血液里流动着的那种激情。这种激情应该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

  其实,在我们报社,这样的激情随处可见。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爆发后,报社所有的同志都积极踊跃地捐款,同时又在积极地策划、组织抗震救灾的版面,力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四川人民的抗震救灾奉献自己的一份心力。说到做到,虽然时间紧张,任务繁重,但大家都满怀着激情和豪情,以百倍的努力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组稿、采访、写稿、编版,一切是那么紧张,一切又是那么有序。终于,5月15日晚上10点钟的时候,四个版的“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特刊最后清样。这时候,大家才感到有些疲劳,但正如一位记者所说的那样:正因为我们有一种为受灾群众想做些什么的激情促使我们这样做,再累也值得。这样的激情,同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由于时间的原因,今天就谈到这里。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文联是一个团结了广大的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我为能够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而骄傲和自豪。我想,在座的各位想必一定跟我一样。

  今天就拉拉杂杂地跟大家说这么多,不对的地方敬请谅解。谢谢大家。

  (作者为中国文联机关党委委员、中国艺术报社通联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