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从“寻根文学”开始,文学的自我炒作愈演愈烈,批评界推波助澜,掀起一次次貌似激进的话语革命。很多批评家纷纷指摘当下文学创作存在的种种病象、征候、窘境和问题。于是人们欣喜地欢呼:批评正在恢复应有的尖锐性、思想性和独立性。然而,在我看来,似乎恢复了批评品格而活力倍增的批评界,恰恰暴露出另外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批评家必须深刻把握时代精神的内涵,敏锐发现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同时还要凭借独立思考对现实发言,树立对社会、对文化、对民族、对人类的崇高理想,并热烈呼唤、积极推进理想的实现。这种积极进取、从介入现实出发去追寻梦想的批判立场,才是真正科学的批评立场。然而目前我们的批评,恰恰缺乏这种揭示时代精神、指斥时弊的政治批判与社会批判的勇气和眼光。具体而言,即突出表现为缺乏政治良知、社会关怀、问题意识和民族自觉。
文艺批评家必须保持强烈的现实关怀、清醒的问题意识和尖锐的政治批判性,这才是批评家道德良知的集中体现。只有这样,文艺批评才能引导文艺创作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作为镜像化的时代精神促进民族反思,推进社会进步,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进而追寻人类永恒梦想。文学是时代的记录,是形象化的历史,文学的基本向度是社会现实。如果批评家丧失基本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敏感性,对社会现实麻木不仁,批评也就丧失现实针对性这一最具活力的批评基础,无法完成思想的深度建构。
此外,还有大量批评打着抵制商品化和消费主义、反抗金钱腐蚀、坚守人文价值的旗号。从文化反思的角度看,这当然没有错。问题是,这种超越商品经济的批评立场忘记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同样丧失了发现时代重大问题的洞察力。考察当下文艺批评,似乎都在寻找精神资源。而批评家们开出的药方大多来自西方,取自异域。不少人的批评标准仍然是西化的,不少人的批评话语仍然是洋泾浜式的。中国文化精神的衰落由此可见。如此批评,如何承担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重任?
以上思考,是基于一个文学工作者、一个评论者的切身体会。呼唤一种直面现实,表现出充沛的政治良知、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觉,从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入手,切实推进社会进步,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兴盛的批评立场,这种积极介入的批评才是时代需要的批评,真正有活力、有力量的批评。(张懿红为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