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影片的坚守与嬗变
http://www.cflac.org.cn     2008-12-30     作者:王人殷     来源:中国文联网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历史时期。中国电影进入从未有过的思想解放、繁荣发展的大好时期,创作界充满着活力与生机。电影创作、生产以及电影产业化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电影重新找回与时代与社会生活的血脉关系。使百年中国电影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获得新的生命力,在现代电影美学观指导下,扩展了现实主义的美学领域。中国电影显现出崭新的面貌。

  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理清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中国电影逐渐摆脱了极左路线的统辖,在不断更新电影观念的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大批现实题材的影片应运而生,如《苦恼人的笑》、《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小街》、《泪痕》、《如意》、《芙蓉镇》等,这些作品勇于直面现实,真实再现社会生活,在书写个人命运中反思历史,再现出中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风云的复杂性,获得了深广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反思的精神价值。突破了多年以来不准反映所谓生活阴暗面的题材禁区,极大地扩展了电影的表现视域。

  《沙鸥》、《黄土地》、《邻居》、《乡音》、《人生》、《野山》、《老井》、《血总是热的》、《夕照街》、《焦裕禄》、《本命年》、《人到中年》、《黑炮事件》、《人·鬼·情》、《喜盈门》、《月亮湾的笑声》、《绝响》、《给咖啡加点糖》等众多的影片,正因为创作者从生活的土壤里发掘出真实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具体关系,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深刻的文化意味。一个个栩栩如生、独具个性的典型人物,展现出时代与价值理想的光辉和人性的深度。现实题材影片涉及到城市、农村各个阶层的广泛生活,把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伦理道德方方面面的变化、冲突、碰撞勾描得丰富多彩。中国电影第一次这么生动地去探讨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比起过去以阶级标准和政治角度表现的传统现实主义,更赋予了人文关怀和艺术本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在重建艺术本质和文化本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创作主体具有的艺术创新精神使影片的风格样式色彩纷呈,个性突出。

  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转轨进入更深刻阶段,加速了电影生产和创作的市场化进程,现实题材影片向商业化大众化转向的同时,不少影片以平民意识,积极关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价值判断诸多方面的变化。出现了一批优秀影片,如《生死抉择》、《秋菊打官司》、《安居》、《被告山杠爷》、《那人·那山·那狗》、《美丽上海》、《上学路上》、《生活秀》、《天狗》、《季风中的马》、《鸡犬不宁》、《惊蛰》、《24城记》、《天下无贼》、《寻枪》、《我们俩》、《牛郎织女》等等。尽管一些影片在艺术上少了创新的锐气,但题材的开放和对平民生活包括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注,而使这类影片有着鲜活的生活气息。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主旋律影片近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曾经过于注重题材分量和思想价值,而走向贴进生活、贴进现实,着力再现真实自然的生活面貌,有意识地吸纳各种商业元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艺术性的展现,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如《香巴拉信使》、《云水谣》、《沉默的远山》、《我的左手》、《千钧一发》、《第5颗子弹》、《亲兄弟》、《村支书邓九万》等,为现实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开拓了新思路。

  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生气勃勃的当代生活,正是中国电影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现实主义在电影创作中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一批批现实题材影片的涌现,生动地再现了正在迅速腾飞的中国面貌。我们深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现实主义创作必定会促使中国电影更生动地表现中国形象,更真切地传达人民的心声,更高昂地奏响时代的旋律,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