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处西部内陆,经济实力并不算强,可近5年来在文化建设上投入达300多亿元,极大地促进了这个新兴直辖市文化的发展繁荣。这个大手笔缘何而起?又如何落实?10月17日晚,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间隙,重庆市市长黄奇帆面对记者侃侃而谈,文化的投入与效益,改革与发展,一如平常的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平和睿智。这背后,蕴涵着他对文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对实际工作的深入思考。
迈向“经济高地”的同时,一定也要推动“文化高地”的建设
记者:重庆提出建设“文化高地”,那该怎么认识文化的重要性?
黄奇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有技术、资本、人才、制度性的竞争等,而文化是其中的核心竞争力,是起持久作用的竞争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迈向“经济高地”的同时,一定也要推动“文化高地”的建设,要避免“经济高地、文化沙漠”的出现。
我们要看到文化的力量。确立了这样的理念,在文化投入上就会有大气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近些年重庆市委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记者: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从这一点上如何看待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的意义?
黄奇帆:文化体现核心价值,要通过硬件、软件以及文化团体的活动来体现。一定的文化内容要有一定的保障形式,一个大都市要有国家级、世界级的文化基础设施来保障,比如,没有好的图书馆,怎么让老百姓看书?没有好的书城,怎么让老百姓买书?没有好的大剧院、大戏院,怎么让世界级的芭蕾舞剧、歌剧或交响乐团来演出?这些无疑需要投入。
同时,也要有好的演艺队伍、好的演出团体、好的文化创作机制体制。当文化工作者比一般公务员收入低的时候,当专业文化工作者比文化管理人员收入低的时候,当文化人本身没有生活尊严的时候,凭什么要求他们去搞高尚的文化建设?我们理所当然要加大投入,给文化以尊严。
在这个方面,政府气量要大一点。不能一说改革,就让他们去创收,这在某种程度上破坏的是文化的生长环境。社会的文化消费与人均GDP的发展阶段有关,文化建设坚持市场化大方向是对的,一方面不能等市场完全具备条件再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超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重庆市才会比较自觉主动地为文化建设发展给予更多的财力支持。
还要强调的是,文化产出的主要是“精气神”。投入100元,其产出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很可能远不止300元、500元,甚至难以用钱来衡量。因此,政府的投入是有意义的。
实行多元文化投入,打造文化发展繁荣的良好“软硬”环境
记者:请问重庆在文化建设投入上最重要的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奇帆:重庆这几年扩大文化建设投入,做到了预算内每年有增长,预算外给予充分考虑,预算决算投入同步扩大。可以说这就是“重庆特色”。
比如说一个文化团体搬迁或征地,不需要缴土地出让金,不缴配套费,这样经费省出1/3左右,相当于预算外资金给予了补助。同时,按国务院要求,实现了房地产开发每平方米提取4元配套费搞文化基础设施。单这一笔,每年就抠出上亿元预算外资金。
对文化加强投入不能抽象地说文化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只有预算内和预算外、预算和决算都加强了,对文化的投入才是真正加大了。这几年重庆做到了这一点。
记者:文化建设最直观的是硬件设施,请您介绍一下重庆这方面的情况。
黄奇帆:重庆这几年在文化硬件建设上下了大力气,集中体现在三个“100亿”上:
第一个100亿是,近5年来,重庆主城投入100多亿元建成重庆大剧院、重庆图书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川剧艺术中心等17个市级重大文化设施。
第二个100亿是,支持主城9区以外的31个远郊区县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大件”。市财政每年每个区县补贴3000万元,区县本身1∶1配套,5年下来也是100亿。
第三个100亿是,重庆88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967个村文化室已全部建好,同时还建了100个街道文化中心,2169个城镇社区文化室,5400个农家书屋,提前实现了“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还有,3年前我们就实现了每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这些都是由财政埋单,加起来也是上100亿。
在300亿之外,重庆市经常性年度文化运行支出由2006年全市5个亿左右,提高到去年25个亿,今年可能突破30个亿。
记者:那重庆在文化“软件”建设投入上有什么举措?
黄奇帆:重庆高度重视对文艺院团、文艺作品、文化工作人员等软件的投入,这同样是重庆“文化高地”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中宣部、文化部要求,我们对市级8个文艺演出院团中的6个进行了改制,让他们走向市场。同时,还在5个方面进行了有力支持。
一是市级8个文艺演出院团的演职人员多少年来住房都很困难。市里拿出500多套住房,首先解决了一、二级演员的住房,紧接着又采取公租房等多种形式,解决了其他演职人员的住房困难。
二是为这8个院团解决了办公场所。现在,各院团都有了各自的办公楼。
三是基本做到每个演艺团体都有自己固定的演出场地。比如川剧院就有一个800人的剧场,歌剧院、话剧团、杂技团等也都有了固定演出场地。
四是对所有演艺团体的工作人员,工资包括津补贴,与其他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持平,津补贴主要由财政补助,同时鼓励他们自身做大蛋糕,增加收入。
五是鼓励演艺团体多演出,市政府每年采购2000场演出下乡,让基层老百姓免费观看。此外,对市场化演出给予补助,鼓励多演,到全国各地演,到农村社区演,甚至去国外演,演出越多,补助越多。
激励创办文化“微型企业”,带动全社会文化创业
记者:文化建设具有创造性,重庆还采取了哪些独特措施鼓励更多的人投入这项工作?
黄奇帆:重庆市鼓励全社会各种有才能的人搞文艺创作、文化活动。我们有一个“微型企业”的政策,提出“1+3”的概念,即任何一个人拿出10万元,注册一个公司,带动7到8个人一起创业和就业,政府就给予3方面支持,一是资本金补助3万至5万元,二是按资本金同比例提供由政府贴息的银行贷款,三是给予资本金同比例的免税额度。
这三条激励了许多有能力的人创办企业,调动了老百姓创业的积极性。这个政策是普惠的,重庆文艺团体、文化人、有文化素养的人都可以进行尝试,比如搞文化创意产业,生产动漫,生产工艺品,创办民间演艺团体,从事文化经纪等。由于政策推动,重庆一年来增加了4万个“微型企业”,差不多吸纳35万人就业,政府因此补贴近20个亿。这其中,有几千个是和文化产业有关系的。这样的政策持续5到10年,开办并存活的文化企业和项目将有上万个,肯定会带动全社会的文化创业。
黄奇帆最后说,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通过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力量,促进重庆超越自我,提速发展,完成中央赋予的重任。
(编辑:晓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