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力作 姹紫嫣红开遍——文化产品充满活力空前繁荣
http://www.cflac.org.cn     2011-10-17    作者:温红彦 陈原 张烁    来源:《人民日报》

    自9月27日起,每当夜幕降临,观众的目光就被央视一部电视剧深深吸引。众多历史风云人物随着跌宕起伏的剧情走上屏幕,10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历史巨变,如同一幅工笔画卷徐徐展开。《辛亥革命》刚一播出,就引来了观众好评和网友热议。

    曾经感动海峡两岸的话剧精品《立秋》,近日将再次登上北京舞台。这一次,山西话剧院带着100个城市600场的显赫演出成绩走来,用事实证明,艺术精品不但有品位,更有市场。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杂技团联合打造的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已演出了6年2400场。据最新统计,票房收入已超过2.5亿元。

    从荧屏到银幕,从出版到舞台,如今,我国的文学艺术创作正进入丰收的季节。仅2010年,小说类新书数量就有4300多部,首次发表和出版的长篇小说2000余部,长篇小说总量达到前所未有的3000余部,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国家;电影526部,票房101.72亿元;电视连续剧405部,约15000集;动画片年产量22万分钟,动漫产业总产值470.84亿元;舞台剧4000台,仅舞剧每年就达30多部,小型舞蹈作品更如井喷,演出市场总收入达108亿元……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文化工作者活力倍增,文化产品创作空前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已成为文艺创作、生产、表演的目标和追求。“在艺术创作中体现人民愿望,反映人民心声,创作出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代表人民利益,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艺术作品,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艺术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部部长蔡武一再强调。

    记忆,传承

    让精品影响我们的时代

    “这是以儿童视角讲述的一个充满温情又略带忧伤的童年故事,整篇小说闪烁着一种人性的温暖,慰藉人的心灵,在黑暗的夜空为人点亮希望之光。”读过《北极村童话》,河南大学文学院08级学生尤海佩落泪了。

    《北极村童话》只是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活动中被推荐的一部。尤海佩说,很多同学都很喜欢这些优秀图书,一些同学几乎是在这些书籍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自2004年开始,新闻出版总署每年向社会公布百种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的优秀图书,迄今已经连续开展8次,推荐图书共计800种,深受青少年喜爱。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指出:“文化体制改革的最终结果是要多出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为子孙后代留下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这是一种责任。”

    柳斌杰介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新闻出版行业的精品力作不断增加。其特点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主题出版突出。从建军8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建党90周年,再到辛亥革命100周年,通过这些主题,把党史、军史、国史、革命史等方面的精品集中起来,形成了强大的声势。二是大量文学著作问世是出版领域精品的来源。过去叫座的是古代经典名著,而现在当代名作影响也很大,像郑渊洁、杨红樱的儿童读物,分别超过了2500万册,而于丹的《论语心得》,已有14个版本输出国外。张炜的《你在高原》10卷450万字,被称为“中外小说史上篇幅最长的纯文学作品”。作为直接反映生活和时代的文体,仅2010年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作品就有700多部。三是大批创新性强、高水平的学术力作集中出版。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籍总目》经过17年的调研整理,第一次对我国现存20万古籍进行了全面梳理,对文化积累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票房,担当

    让精品两个效益相统一

    在唐山中国建设银行工作的老刘,是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一家人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最初以为这不过是一部灾难片,不曾想,影片的叙事竟如此独特,让他们一家特别震撼。因为从一个家庭的角度去审视灾难,经过劫后余生的心灵煎熬,更可以让几代人沉思,不仅沉思灾难,更沉思我们人生的意义。的确,《唐山大地震》不但创造了6.6亿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的纪录,还被评价为“坚持社会责任与主流情感相统一,坚持本土化的故事元素,富于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是中国电影实践‘三贴近’创作原则的一个重要收获”。

    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说:“所有影视产品生产和服务企业都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围绕重大主题进行创作,达到最大的社会效果,正是近些年影视创作的鲜明特点。被誉为建党第一献礼剧的电视剧《开天辟地》,集中了150多个知名演员,其中大多是年轻人所熟悉的影视明星,以年轻的视角、新鲜的手法,重新阐释了那段被多次阐述过的历史,刚一播出,就掀起了观众收看的热潮。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介绍,十七大以来,是我国影视创作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等内容产业发展最好最快的历史时期,从产量来说已迈入世界前列。电影故事片产量2010年比2005年翻了一番,进入世界前三强;影视动画产量2010年比2005年增长了4倍以上;电视剧产量已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先后涌现出《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唐山大地震》、《乔家大院》、《闯关东》、《解放》、《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一大批优秀作品。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我国前所未有的文艺大舞台。在184天里,世博会园区共举办了22925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其中,舞台剧《茶》这样的原创节目共有107台。曾任上海世博局负责文化演出活动的副局长胡劲军介绍说,为世博会而创作的文艺作品有一部分已经成为长期演出的精品,这也是世博会为中国当代文艺舞台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2010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137.15万场次,观众人数8.85万人次,仅北京的话剧演出就有4420场。

    扶植,奖励

    让精品能“留下来,走出去”

    总政歌舞团的艺术家们依然清晰记得去年10月14日的那个夜晚,在武汉,曾任鲁南铁道大队长枪队指导员的李德富,看过舞剧《铁道游击队》后激动万分。老人以标准的军礼向演职人员表示感谢,并留下“生动再现历史,再现中华民族不屈之魂”的赠言。舞剧《铁道游击队》2010年7月成功登陆国家大剧院后,在十多个城市演出了43场,一年多来,经过不断修改、反复锤炼,已成为我国当代舞台的精品剧目。

    “浮躁之风盛行,这是创作的大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曾经多次发出这样的感慨,他说,近年来能沉下去、静下心的艺术家日益增加,正是因为他们能够静心磨练,才使精品的数量越来越多。

    经过历时3年多的创作和研究,一部代表江苏文化符号的民族舞剧《秀娘》日前在无锡开始排演,江苏民族舞剧院在立项、剧本、舞蹈、服饰、舞美各个环节都紧密依赖市场调研和社会反馈,“决不疏忽一步!”导演赵明曾这样立誓。

    文艺家们之所以能够静下心来,在于一系列舞台、影视、图书创作的扶植政策相继出台,各类专项奖励资金不断设立,为文艺创作和生产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各级文联和作协也以改进评奖、创建基地、组织采风等多种形式,为文艺家创作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是舞台精品的代表,演出总计100场,观众达20多万;而话剧《四世同堂》先后在深圳、上海、青岛等19个大城市演出80余场,总票房超过2000万元。成本低、周期短、生活化的小剧场话剧剧目如今也已经成为京沪等地夜晚不可或缺的文化消费。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介绍,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每年投入4000万元,已推出50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京剧《宰相刘罗锅》、舞剧《大梦敦煌》、川剧《变脸》等,都代表了当今舞台艺术水准的优秀之作。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历时5年完成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获得国家财政1亿元的项目资金支持。如今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辛亥革命百年书画作品展,也集中显示了美术创作在反映重大主题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文化“走出去”,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我国的原创音乐、舞蹈、杂技精品和传统艺术纷纷走向国际市场,上海昆剧团的全本昆曲《长生殿》在德国连演4天,轰动一时;“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中国文化周”,如今已经是欧美各国文化生活中的一项内容。不断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全力办好国内的国际书展,让中国的好书由此一步步走向世界。国家支持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中国经典出版计划也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有1600多种书通过外国30多个出版集团推向国际市场。

    联合,独创

    让精品凝聚人类的智慧

    走进天津光华剧场,这里已经成了声光电的世界,令人震撼的动作接二连三,神奇的情节引人入胜。上海城市演艺有限公司和天津杂技艺术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舞台剧《胡桃夹子·海上梦》正在紧张合成,即将在上海首演,欧洲和日本的百场定单也已签订。在经典芭蕾故事的牵引下,邀请世界各地人才重新创作的这部舞台剧带给观众的将是一个新的艺术天地。

    在我国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中,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就是延揽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跨国跨省市跨行业,强强联合,以中国制造的方式,重新制作甚至二度创作经典作品。这样的方式如今已被国际舞台高度认可,形成了新的中国文化品牌。

    杂技芭蕾《天鹅湖》就是成功的典范。这不但是杂技和芭蕾嫁接后重新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杂技的革命和舞蹈艺术的延伸。上海城市演艺有限公司投资制作、广州战士杂技团创作演出的这部艺术杰作已经走遍欧洲,连芭蕾《天鹅湖》的故乡俄罗斯都赞不绝口。

    在国家大剧院2011年的演出安排表上,歌剧是重头,除了《赵氏孤儿》、《西施》和《山村女教师》是原创外,都是国家大剧院聚集国际优秀导演、表演、舞美人才的新制作。

    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说,世界歌剧经典之作是全人类的瑰宝,由中国的国家大剧院重新制作,可以为中国观众接受经典文化开辟顺畅的渠道,又可以提升大剧院的文化制作水平,也可以在国际舞台提高大剧院的知名度,与世界对话。《托斯卡》被国内外业内人士认为是经典歌剧新制作的巅峰。

    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宁根福说,从成功的中国制作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既吸取了世界优秀的艺术元素,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内涵,这是成功的基石。

    独立原创、中国制作、中外融合,一个个成功的文艺创作生产方式,让中国文化精品像江河之水源源不断,奔流激荡。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