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名胜武当山和恢宏的武汉长江大桥
大手笔再写荆楚文化版图
——湖北省各级文联创建“一县一品”文化品牌纪实
中国青铜文化之都、中国戏剧之都、人类健康核心主题活动的国际性平台……你是否能够想象,文化品牌定位如此之高的城市,这里可以一口气排出几十个,而且,都在中国的同一个省份里。
中国湖北,这片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的神奇土地,在17市州、百余区县的行政区划背后,因为一群人的奋发努力,自2005年以来,正逐步呈现出一版辉煌宏大、浓墨重彩、令世人惊艳的“文化地图”。
一个最初从国外引进、曾在湖北经济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的经济概念,在这群人的创造、发起和落实下,经过6年多的艰苦努力,成功延伸到了文化建设领域,正以其独特的力量,大幅度推动着湖北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时代步伐。
这群人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究竟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可以构建出如此众多而又各具特色、影响深远而又令人眼花缭乱的地域文化品牌?
让我们走进湖北,走近湖北的文联人,去仔细看看被他们称为“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的这一宏大文化工程。
引子
文人会武当
2011年4月,湖北十堰,武当山下。
雄浑奇特的自然风光、源远流长的道家文化、外柔内刚的武当功夫,早已让武当山名闻遐迩。不过,那些正在晨风中缓缓打着太极拳的修炼者并不知道,就在这风景如画的季节里,一批同样身怀外柔内刚的深厚“功夫”的人,这几天正聚集到山下。
不同的是,这些人身上的“功夫”,并非武术,而是文化。
这是一批特殊的文化人。准确地说,是文联人。
正在这里举行的2011年湖北全省市州文联工作会议,把这批意气风发的文联人汇聚到此。他们要借武当山这片钟灵毓秀之地,来总结、交流和探讨全省各级文联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用武之地”。
文人的思维,向来喜欢天马行空;文人的讨论,向来务虚大于务实。但是,这次会议却不同。整整3天,这批文联人的话题异常集中,几乎从没有离开过4个字:“一县一品”。
这4个字,是近年来整个湖北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关键词之一。
会议的主导者,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一位精研书法、善于策划的文艺活动家,也是湖北“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的忠实推动者,在这次会议上传达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对“一县一品”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再次为大家诠释了自己对“一县一品”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他的诠释,也恰好解答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品牌重视的根本原因。
关键处就在两个字:“创新”。
从本质上来说,“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就是一系列的创新,从文联工作的创新,到文艺工作的创新,到基层文化建设的创新,到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这一系列的创新,始于2005年湖北全省的一次基层文联工作经验交流会,受湖北省经济发展中“一县一品”品牌创建工作启发,湖北省文联在调研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县一品”的文艺品牌创建。6年来,这项工作不断补充、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也不断提高,至今,仍然如同流过荆楚大地的滔滔长江一样,在大踏步地向前奔腾浩荡。
正是因为这一创新,湖北全省的文联人,最大程度地参与到了当地文化建设的时代大潮中,为自己开辟了空前广阔的“用武之地”。
也正因为它是创新,已经与全省各级文联人共同为之思考并努力实践了6个年头的刘永泽,至今依然明确地告诉大家:“我们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这项工作从来没有一个模式可以借鉴,没有一个摆放在那里的理论可以指导,所有人都只能在实践中琢磨,在琢磨中提炼,过去,我们遇见过许多问题,将来,我们依然还会遇见许多问题。但是,作为文联人,我们决不绕着走。这些问题,我们都要努力在具体工作中去解决,去寻找答案。”
这就是刘永泽,一个在文化战线工作了多年的文艺老兵的心声。
朴实的话语,扎实的行动。就在这次会议上,面对基层文联负责人兴奋的汇报和热烈的讨论,刘永泽一边认真聆听和记录大家的发言,一边不失时机地插话,对每一个具体工作发表自己的新想法和新建议:
“红安县文联,能不能利用当地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的亮点?能不能先整理资料搞一个内参,向你们市委、市政府汇报一下,看能否先争取领导支持。”
“黄石市群众音乐爱好者多,企业家也有参与公益文化建设的热情,能不能在体制方面再大胆一些,做更深入的探索?”
“武汉高校大学生艺术节,我们省文联帮你们和中国舞协联络一下,能不能和他们的大学生舞蹈比赛结合在一起,把这个品牌打到全国范围去?”
……
刘永泽的话语,总能引起市州文联参会者的热情回应。在热烈的碰撞中,点子就这样一个一个地冒出来,创意就这样一步一步地生发开来,思路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开拓出来,文联人的活力,也就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一波一波地荡漾喷发开来。
6年时间,“一县一品”让湖北全省的基层文化建设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让文联人感觉到一种热血沸腾。创新,对一个群体的工作开展,对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彰显出宝贵和重要。
那么,究竟“一县一品”是怎么回事,它的诞生、发展与壮大,和这批文联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契机篇
生逢盛世 岂甘无为
“一县一品”的概念,最初来源于湖北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从日本引进的一种先进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湖北经济建设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一县一品”从经济品牌创建到文艺品牌创建的演变,却是湖北省文联的一次独特创造,而延续到今天,又上升为内涵更加宏大的文化品牌,更是汇聚了湖北全省文联人的智慧和心血。
6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文联人对这项工作的付出,可谓呕心沥血、披肝沥胆。
但是,自始至终,湖北文联人没有一个把这项工作当成负担;恰恰相反,他们每次谈到“一县一品”,都会由衷地兴奋和开心。
因为这项工作,同时也在证明他们自己!
大概,没有在基层文联工作过的人,是不会体验到这种“证明自己”的渴望是多么迫切,因为他们无法想象,基层的文联工作,都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不妨来看看这批亲身参与了“一县一品”创建的基层文联人最初的经历吧。
2002年,正在潜江市群众艺术馆工作的黄明山,被破格提拔为潜江市文联秘书长,这本来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黄明山却犹豫了很久才答应下来。
2007年,相关领导找到正在黄冈市政协工作的彭仕雄谈话,提出准备调他去黄冈市文联担任主席。对此,彭仕雄当时明确表示:“不满意。”
2008年,从十堰市郧西县委组织部调任市文联担任党组书记的杨启国,憋了一肚子火,去文联打了个招呼后,仍待在组织部,半年没有到文联上班。
面对领导的信任和期待,当时的他们,对“到文联工作”为何如此抵触?
下面一组数据,部分说明了个中原委。
2008年,杨启国去文联了解到的情况是,十堰市文联工作人员14人,每年经费仅18万元,除了发工资,从嘴里剩下来的只有3万元办公经费,这还没有扣除办公的水电费、电话费、车辆加油……
2007年,彭仕雄到任时的情况是,黄冈市文联工作人员30余人,外债数万,每年的经费,发工资还差20万,领导班子只有一个党组书记,几乎就是一个“光杆司令”……
2002年,黄明山被任命为文联秘书长时,潜江市文联根本还没有存在,他其实是奉命来筹建文联的;直到2003年市文联成立,仍然只有他一个人……
地市级的文联组织尚且如此,区县级文联的状况就更不用说了。
房县文联主席姜照辉,2004年到任时发现,县文联居然还是在前任主席家里办公,他妻子从来没听说过文联这个组织,甚至有一次问他,当的是不是妇联主席……
蕲春县文联主席卢桂萍,2008年上任第一天,推开仅有的一间办公室的门,发现电早已被掐,电话已被停机,而且,县文联没有任何工作人员……
实际上,许多县级文联根本就没有独立的编制,仅仅是挂在县委宣传部或文体局,做一个有名无实、可有可无的“影子单位”。
如此环境,如此条件,如此状况,试想,又有哪一个人愿意到这样的单位来工作?
其实,更根本的原因,还不在于这些外部条件的艰苦,而在于文联这个平台本身,在于多年来大家对文联的认识。
作为人民团体组织,文联本身没有行政职能,因此,它的工作开展与作用发挥,需要一种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在没有从实践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之前,文联理所当然只能成为基层单位中的弱势和边缘。到文联去工作,当然都有去坐“冷板凳”的失落。
其实,大家真正怕的,并不是苦,而是这个“冷”。
同样是工作,在一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时代,谁不愿意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谁会乐意到一个“拿石头打天”、再苦再累也难以有所作为的地方去?
生逢盛世,岂甘无为啊!
分管县文联工作的蕲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余根生感慨地说,那时候,县文联是一个人心特别浮动的地方,来当主席的,是为了“职务过渡”;来干工作的,个个要求“停薪留职”,自己到外面去另寻门路。
十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冀群风对自己第一次到市文联调研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的市文联主席鼓足勇气,请她给予工作经费上的支持,开口却只提出了5000块钱的要求。多年后,这个可怜巴巴的数字仍然让冀群风难以忘记,她用“同情”两个字表达了当时对文联这个单位的深切感受。
文联这个“板凳”,真“冷”啊!
可是,它真的应该“冷”吗?
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发展,这是一个科学规律。而如何推动文化发展,正是当今时代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所倡导的兼容、和谐、全面、辨证的思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早已自觉摒弃了长期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随着“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软实力”等一系列的新概念普及,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核心要素。湖北省委省政府,也早已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对文化发展表现出高度的重视和关心。
在文艺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联,理应是文化建设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这个时候,文联工作,不仅不应该“冷”,相反却应该“热”,要“热”得烫手,“热”得烧心,这才符合历史和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而湖北,这片荆楚大地,历经数千年的淘洗积淀,又蕴藏着多么丰厚的文化资源,给文联人留下了多么巨大的发挥空间啊。
天时地利,一个不少。唯一的问题,就是中国一句老话所说:事在人为!
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文联人采取怎样的态度,就成为了关键所在。
彭仕雄,在明确表达了他对工作安排的“不满意”后,接着说了两句话,一句是“不为难”,一句是“不丢脸”!
杨启国,在调整了半年后,以出人意料的极大热情到岗工作。暗地里,他发誓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黄明山,默默地放弃了原来群艺馆优越的创作环境,舍弃了大量的创作时间,把此后8年人生的全部精力,投入了文联繁杂的事务性工作。
也就在这个时候,湖北省文联经过反复调研所倡导的“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成为了湖北全省文联人进行工作提升的一个重大契机。省文联通过这项工作所要探索的目标,恰恰与基层文联人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不谋而合。那就是,文联工作要开展,该寻找怎样一个真正能切入社会主流和时代脉搏的突破点?
起步篇
鸭子赶上架 秀才要说话
盛世兴文。
经济的持续迅猛发展,必然呼唤文艺的复兴,这是无庸置疑的共识。
然而,这个“必然”,并不意味着可以坐待其成、不劳而获。文如何兴,是需要行动,需要作为,需要人付出汗水和劳动的。没有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的思路和具体可行的工作办法,是无法成为文艺复兴的收获者的。
对文联人而言,这是历史机遇,也是时代挑战。袖手旁观,必将被时代大潮淘汰;勇往直前,才可能成为历史和时代的弄潮儿。
一向被视为“文人”、“秀才”的文联人,能振奋出这样一种历史的大魄力吗?敢于迎接这样一种时代的大担当吗?
“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的提出,就是最好的回答。
其实,对湖北人来说,打造文艺品牌并不是新话题。湖北是文化资源大省,少数民族众多,文化源远流长,随便抓一把土,都埋藏着历史故事,舀一瓢水,都蕴涵着人文情怀,无论历史名人、民间文艺、名山大川,都让人目不暇接,武当山、神农架、三峡等自然人文景观,屈原、诸葛亮、苏东坡、李时珍、曹禺等历史文化名人,张三丰、花木兰、牛郎织女等传说,摆手舞、提琴戏、皮影、水墨漫画、山二黄等民俗文化,麦杆画、根雕、土布等民间工艺……每个都是特色鲜明的文艺品牌资源。这么多年来,对这些品牌的宣传基本没有间断过。
但是,湖北省文联的“一县一品”,并不是重复对这些品牌的宣传,而是要重新以县区为单位,进行一次深入的资源梳理和整合,集中力量,先把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品牌做大做强。
这个“强”,不再是单纯知名度上的提高,不再是走马观花的“表面热闹”,而是要真正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有效元素,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甚至城市转型的重要引擎。
乍一听,这样的目标,和当时刚刚走马上任的一批基层文联人所掌握的工作条件,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这是在基层长期处于“弱势”的文联单位能完成的吗?
但是细一想,这不又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所应当主动承担的工作吗?
文联人,从脚下开始,干!
首要的目标是什么?要打仗,首先要有过硬的队伍;要兴文,首先要让自己的组织在基层站住脚跟,打响文联的招牌,才有发挥作用的可能。
于是,初上任,基层文联的当家人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工作开展的第一个目标:“过日子”。
简单的3个字,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了争取经费、争取政策、争取领导重视,健全基层文联、协会组织,还包括还欠债、聚人气、凝人心、开辟工作平台……
毕竟积“弱”已久啊,这里面的每一件工作,都得千方百计想招儿。
黄冈市文联主席彭仕雄,上任第一天,先以个人名义向市委书记写了一封长信,讲心情,讲困难,更多的是讲文联的重要性。
十堰市文联主席杨启国,除了努力争取市委宣传部的重视,还争取一切机会直接找市委书记本人汇报工作,无论书记的秘书怎样挡驾,他都坚持要给一把手添这个“麻烦”。
潜江市文联秘书长黄明山,在筹建市文联的同时,一年内到处“串联”,默默地带起了9个地方文艺家协会组织。
房县文联主席姜照辉,为了解决办公场所问题,直接找到县长,“威胁”说,再不给解决,就干脆把文联的牌子直接挂到县委大院的门口去。
蕲春县文联主席卢桂萍,靠着县委宣传部的支持,硬是在一个县级行政区里创立了“蕲春文艺奖”,一下子聚拢了人气。
类似的行动不计其数。他们东奔西跑,左挪右借,上拼下凑,找宣传部、找财政局、找文化局、找群艺馆、找领导、找同学、找企业家、找文艺人才……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基层文联人终于让自己的组织气象一新。许多基层文联办公环境美化了,内务管理强化了,精神士气提高了,组织机构从“松散型”变成了“紧密型”,从“高雅型”延伸到了“力量型”。
还是毛主席的话:“文联,文联,就是要联嘛,上联、下联、左联、右联、内联、外联。”看来,只要真正做到了,那效果,真是应验如神啊。
也是在这一连串的扎实的工作锻炼中,基层文联人终于摈弃了多少年来难以改掉的老毛病——关起门来自娱自乐。
有这样的毛病并不奇怪,基层文联的工作者,多是具有文艺特长的人,大家多少都有点“文艺”和“清高”,喜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搞文艺创作。但文联工作的开展,恰恰不能是这样一种态度。有文艺特长和文艺爱好的人,从事文联工作是内行,是优势,但把握不好,把个人创作与组织工作轻重颠倒,这优势一下子就会变成劣势。
杨启国,在摄影艺术上有相当造诣,而且喜欢下工夫精研地方人文历史,没到文联前,就已经喜欢扛着相机到处跑了,他的摄影作品集中,十堰秀美的山水风光、地道的风土人情,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黄明山,在群艺馆工作时,已经在《人民文学》《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文学作品,他写报告文学、写诗歌、写散文、写小说,当地的作家群里,他算首屈一指的人物。
按照习惯性思维,这样的人到了文联,当然环境更宽松,更能够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这些文学艺术创作上了。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到了文联,他们两人却没这份“闲情逸致”了。
要有作为,就不能把文联当做“休闲俱乐部”,而是要把它扎扎实实看做一个文艺组织,发挥人民团体的组织作用。
盛世兴文,不是兴哪一个人的“小文章”,而是兴一个地方、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大文章”。文联的“秀才”,这种时候,不能再是“顾影自怜”,而是必须学会“胸有大局”。不是要在个人的文艺创作上“沉”下去,而是要想办法把文艺组织“浮”上来。
对大多数习惯于赋诗作画、个性洒脱的文化人来说,从个体的格局走上整体的全局,从自我赏心悦目的文艺天地踏进细致周密的组织工作,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但是,秀才要说话,要为自己争取时代的话语权,那就要自觉放下秀才的“酸”劲,拿出做具体工作、实际工作的“辣”劲来。
事实证明,只要下了决心,那些看似枯燥繁杂的组织工作,文联人照样可以做得别开生面、精彩纷呈。湖北全省基层文联的工作局面,在“过日子”的朴素要求下,迈出了自觉贴近时代大潮的第一步。
争取了资金,凝聚了人气,稳定了人心。“日子”过起来了,但文联人心里明白,“过日子”不是目的,而是为“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打下基础。只有“一县一品”,才能让文联的秀才更多地掌握时代的话语权,让自己的“日子”过下去,并且变成“好日子”。
“在黄冈,我给文联定下的目标是,让文艺成为领导的工作内容,成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成为市民的生活内容。”彭仕雄发出了他的豪言壮语。从某种程度上,这句话也道出了湖北全省文联人在投入“一县一品”文艺品牌创建工作时的雄心壮志。
文联人,要开笔做自己的“大文章”了。
求索篇
再难不能打“哑炮”
在黄明山的记忆里,潜江市文联创建“一县一品”过程中,有一个他无法抹掉的鲜明细节。
在一次接待省文联调研时,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一下车,就把他悄悄地拉到一边,皱着眉头问:“老黄,附近有没有小诊所?”
黄明山很诧异,问:“做什么?”刘永泽有点艰难地从包里拿出一盒药,指了指自己的胳膊:“我要输液。”
黄明山吃了一惊,他看出刘永泽脸色不好,不禁担心起来,坚持要送刘永泽去医院,但被对方坚决拒绝了:“没问题,别声张,找个地方输液就行。越快越好,别耽误工作。”
黄明山看得出来,要不是实在坚持不住,眼前这个人恐怕连输液也不会去的。而从他早已备好并随身携带的药品来看,他当时的身体状况,可想而知。
都病成这样了,干吗还不休息,还要如此不要命地奔波操劳?
对于这一点,黄明山当然心知肚明。潜江推出的“一县一品”品牌“曹禺文化周”,正是创建的关键时期,省文联几乎是一个月一趟,来到这里进行指导。眼前这位省文联党组书记的心里,一点不比他这个潜江市文联秘书长轻松啊。
实际上,刘永泽心里的压力,远远大过黄明山的想象。
全省各级文联系统,都已经全面铺开了“一县一品”文艺品牌的创建,省文联作为这一概念的最初创造者,必然要责无旁贷地负起指导责任。
如今,所有人碰到了问题,都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省文联,而眼看着大家投入的巨大精力和热情,刘永泽明白,无论多么困难,这项工作,都绝对不能打成“哑炮”。
“一县一品”,必须在湖北,在全国,打出名堂来。
在一个县域范围内,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培育和打造一个文艺品牌,形成规模、取得效益、增强影响,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实际问题却是一个接一个。
湖北各地文化资源都十分富饶,一个县里绝对不止一种文艺资源,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甚至有的县拥有十几个分量差别不大的品牌资源,强调“一县一品”,对其他品牌会不会损害?对县域文化建设会不会限制?
文化资源的分布并非如行政区划那般清晰明确,一个好的品牌资源,往往毗连的几个县都想争取,出现耗费资源、重复建设、互不相让的同质化竞争,怎么协调?
文艺品牌要真正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成为核心要素,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就不能是一个“光投入不产出”的“花活儿”,它必须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策划和操作,对于经济研究隔行如隔山的文人秀才,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文化产品不属于单纯的物质产品,它同时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属性,在“经济效益”和“文化惠民”两个方面,又该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这些问题上,刘永泽困惑过,苦恼过。
黄明山、彭仕雄、杨启国这些基层文联人,动过脑筋,沟通过经验,请教过专家,研究过政策,分析过市场。
创新,是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模式可以借鉴和套用的,但是,实际工作,又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和帮助。
怎么办?只能在具体工作中,一边大胆尝试,一边小心总结了。
为了趟出一条路来,湖北省、市、县三级文联,拧成了一股绳。刘永泽说,中国文联提出了“全国文联一盘棋”的口号,我们通过这些年的合作,可以接一句,那就是“省市文联一家亲”。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市州文联的负责人,说起自己各区县的品牌,个个如数家珍,而省文联却是哪里搞得好了,就赶过去“取经”,哪里有困难了,也赶过去共同研讨,县区请不来的专家,市州出面,市州请不来的,省里出面,再不行了,省文联就想方设法请中国文联出面帮忙。就这样,在“一县一品”的创建过程中,湖北省逐渐形成了区县文联调查研究、筹划组织,市州文联帮助筛选、协调考察,省文联调研指导、总结推广的工作格局。文联系统的积极性,被空前地调动起来。
文联,文联,在这个“联”字上,湖北的秀才们作足了文章。
6年中,就“一县一品”工作,湖北各级文联究竟向上级主管领导请示汇报了多少次,请动了多少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多少次调研,走访了多少个相关部门,举行了多少次座谈会,完成了多少个调查报告,到现在,谁也说不清了。
智慧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汇集起来,经验就这样一丝一线地积累起来。
在无数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2010年,湖北省文联课题组在工作报告中,把“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的指导经验进行了阶段性总结,终于推出了“五有一培育”的品牌创建标准。
一是有地域文化特色。以当地的文化名人、文化遗产、文化样式、民俗文化、历史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特色文化资源为题材,使文化品牌具备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代表性。
二是有特色文化活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各类活动要体现文化品牌的内涵和特点,群众积极参与,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在省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三是有文化建设项目。“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的目标任务要落实到文化建设项目,表现形式可以是文化作品和文化产品,也可以是以文化品牌为标志的文化建设项目、工程。
四是有文化运营主体。“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的组织实施应明确具体的运营主体。运营主体作为文化品牌项目的投资者,负责文化品牌的研究、规划、开发、宣传、营销等,享有合同赋予的文化品牌权益并承担相应责任。
五是有文化消费群体。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覆盖多层次消费群体,满足广大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文化品牌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六是培育成当地特色文化产业。运用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文化品牌创建与经济、科技、教育尤其是旅游业发展的高度融合,并充分利用文化品牌的整合、集聚、增值、辐射、放大效应,吸引众多投资主体参与创建,使更多相关产业注入特色文化元素,形成文化产业链,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这一“标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全省文联人5年的实践和智慧的结晶。今天看来,它是如此明晰,如此简洁,如此实用,但只有文联人知道,其中每一个文字,每一个用词,都是湖北的文联人靠着满腔热情和一身肝胆,去实验、校正、提炼出来的。作为一个一路实干一路总结出来的“标准”,它可能在理论层面还不那么完善周密,但在实践中却必然符合最朴素的科学规律。
这个“标准”,湖北省社科院考察组将其概括为一句话:以一个县市区的文化资源为特色、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项目为依托而形成的独特的县域文化产业链。
实干篇
“顶天立地”文联人
大冶市诗词楹联学会秘书长姜彬,一个近60岁的老人,头几年养成了一个特别的生活习惯,每天早晨三四点钟起床,然后赋诗写词构思楹联,5点之前,把自己当天创作的诗词楹联,用短信的形式发到一批固定的手机号码上去。
这些被“骚扰”的手机号码的主人,都是大冶市的主要行政领导同志,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这种作法,不是个人之间的文艺爱好交流,而是姜彬独创的一种特殊工作方式。
他的目的,是用这种“招儿”,每天一次,提醒和推动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我这里在做的事,需要你们支持啊。
他当时正在做的,就是努力为大冶申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而这项工作,又是大冶市文联主导的“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姜彬为这项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设想,包括建设楹联文化一条街,推动诗联文化进学校、进企业、进公园,举办全国诗联大赛等,没有当地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单靠他个人的力量,那是不可想象的。
“总找领导汇报,领导也没时间,我就想了这么个办法,就算领导不胜其烦,也不好意思把我这个老头子怎么样。”姜彬乐呵呵地说,“毕竟,我也是为了咱地方的文化建设,可不是为了我自己。”
同时,为了筹集资金,他跑电业局、跑工商局、跑水利局……最后跑来了80万元赞助资金。
为了拿到一副好的书法楹联作品,他几天内打了近千元的电话费,而平时一个月最多也就150元。
为了扩大影响范围,他多次跑去找当地企业,主动提出要把人家的办公楼用书法楹联作品进行装饰。
对自己的工作,姜彬总结了10个字,来概括几年来投身“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中的基本态度和顽强表现,那就是:“自觉,自愿,自费,自讨苦吃。”
对照湖北基层文联人的艰辛与奉献,这是多么传神的10个字!
潜江市文联秘书长黄明山,工作在曹禺的故乡,他对潜江这张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名人文化品牌可谓呕心沥血。
首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举办前夕,他受约赶写开幕式演出的朗诵长诗。那仅有的一个晚上,身患重病多次化疗的爱人躺在病床上,他在陪护中一边听着爱人的呻吟一边构思写作。不能开灯,怕打扰爱人,他就在枕头边放几张纸、一支笔,想一句,就摸索着在纸上写一句……100行的长诗,黄明山含着泪写了一夜,这就是后来在文化周开幕式上朗诵的重要作品《一个透明的生命》。
为了打造潜江的文化名片,市委市政府想拍一部有关曹禺的电视片,请名家写脚本,又腾不出这笔钱,领导想到了黄明山。并非专业从事曹禺研究的黄明山,考虑到这是打造“一县一品”的大动作,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他找来大量资料,反复研究,几易其稿,国庆节、春节,足不出户。有了他的脚本,才有了后来的6集电视纪录片《曹禺》,有了后来的报告文学《漫道沧桑,正是辉煌》,有了其他省市研究曹禺的专家特意找到他进行交流。
别人提起他的这些成绩,他只是点头笑笑,其中甘苦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武汉市黄陂区文联主席周大望,快70岁的老人,对本地“木兰文化”品牌情有独衷。1999年,他就提出围绕这个本地资源最丰富、历史积淀最深厚的文化品牌做文章。2000年,河南豫县开始积极争取“木兰文化”的品牌树立,并逐渐进入“申遗”程序。周大望感到了文化品牌可能被抢走的危机,几次让人以个人名义“潜伏”到豫县去观察学习。
借助“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的开展,周大望积极推动本地有关领导,黄陂于2006年也开始了“木兰文化”的“申遗”工作。为了收集资料,他和黄陂区曲艺家协会的黎世英等人,四处奔波,深入到田野乡村,寻找熟悉地方风俗的老人,找教书先生,找能讲民间故事的乡民,把许多口头故事,一个一个变成文本,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查阅文献,收集木刻、雕花、篆刻等与“木兰文化”有关的作品,请教专家。最终,黄陂于2008年成功“申遗”,与河南豫县共享“木兰文化”的品牌资源。而就在第二年,他到北京参加“木兰文化”的相关活动,在返回的火车上病痛发作,救护车直接开到了武汉火车站的站台上等着……
就是凭着这样的工作精神,湖北的文联人慢慢打开了局面。种种“自讨苦吃”的行动,开始被领导重视,并渐渐受到群众支持。而这种转变最重要的原因,是基层文联的“一县一品”,真正顺应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拿准了时代脉搏的律动,准确地切入了社会发展主流。
大冶市,中国六大铜矿生产基地之一,3000多年采冶史,100多年近代工业发展史,新中国成立后,大冶境内先后兴建了数十家大中型厂矿企业,到今天,这座为新中国矿业贡献了巨大资源的城市,在下一步发展中正面临着城市转型的重大历史课题。作为国家首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之一,为打破多年传统矿业生产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瓶颈,大冶市各级领导可谓殚精竭虑寻找发展方向。
这个时候,“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提出的全力打造大冶“青铜文化”思路,与当地市委、市政府的大局谋划契合。依靠当地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向国家申报“大遗址公园”,构建“中国青铜文化之都”,努力发展旅游休闲等新产业,从吃“矿业饭”转向吃“文化饭”,不仅深刻符合市内各级领导的发展思维,也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在这个发展架构中,老百姓当然可以看见,以森林公园形式促进当地生态保护,大力恢复水、植被等美化环境的配套措施,会给市民生活带来多么大的好处。
而今,在大冶市对外打出的10张城市名片中,与文化有关的就占了8个之多,而其中4个,都在市文联的协调和推动下,整体纳入了“青铜文化”这张“一县一品”的文化品牌。
郧西县,南水北调工程经过此地,为保证水质,避免污染,发展工业项目受到十分严格的限制,地方经济发展的出路何在,一直是地方主要领导潜心思索的重要问题。而一次日本学者前来寻找“天河”的文化活动打动了文联人的心,经过多方考证和周密筹划,“七夕文化”品牌及相应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应运而生,“一县一品”走进了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工作视野。
黄陂区,武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远城区,有武汉市最高的山、最大的森林公园、最洁净的湖泊,但说到经济发展,却是武汉市13个区中较为落后的地方。工业发展水平滞后,人均资源占有量小,城市化水平低,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必然需要行之有效的新思路。而“一县一品”的文化品牌创建,让这里最具特色的“木兰文化”品牌开始与旅游、餐饮、建筑、民间工艺等产业深度介入,使提出“文化立区”的区委区政府,看到了“绿色GDP”快速增长的巨大可能。
潜江市,湖北省直管的县级市,湖北境内唯一的“中国明星市”,拥有4家上市公司,经济基础较好。但是,继续发展,既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又要考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何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也始终是地方领导关心的重要课题。“一县一品”工程提出的“曹禺文化周”,以及相关的“中国戏剧之都”、“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世界戏剧交流中心”等城市文化发展概念,鲜明地提升了潜江的整体城市品位,让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看到了市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前景。
可以说,湖北基层文联全面铺开的“一县一品”,与大部分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思路、大规划、大转型,契合得极其紧密,于是,他们的开创工作,也就砸在了地方领导的心坎上。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幽默地说,文联人现在的工作,可以称得上“顶天立地”。这句话,对“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中的文联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准确而形象的概括。一边呼应着中央最高的文化发展精神,探索着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特有规律,一边深入到最基层的群众中间,把工作做到各区县主要领导的心坎里,湖北这一批“顺天时,接地气”的文艺工作者,已经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了。
体制篇
服务创造奇迹
让领导重视,更要在具体工作中去发动和呵护群众的积极性。
黄石市一位民营企业家陆卫先,酷爱音乐。2009年,在多年梦想的驱使下,他自出资金,和几名音乐爱好者大着胆子成立了一个乐团。原本只想搞一个管弦乐团,但搞着搞着,陆卫先忍不住就盯上了更高的目标——交响乐团。
“钱多烧的!”这是当时大多数人对陆卫先的一致评价。从表面上说,这个评价一点也不过分。从专业角度看,交响乐是音乐的最高形式,一个地市级城市想成立并拥有一个交响乐团是不可想象的;从外部条件看,黄石市3个正规的专业文艺院团正面临体制改革难题,一个毫无政府支持的民间乐团又出路何在?
可是,黄石市文联主席李维平,却偏偏还要让这把火再烧猛些。
身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李维平对音乐并非外行,他并非不明白民间自办交响乐团的困难,但他却从中看到了另外一种契机,一种发挥文联优势凝聚民间力量为基层文化建设添加助力的可能。
黄石是一座喜爱音乐的城市,黄石人不少是乐迷,既然群众有需求,企业家有热情,还有一群愿意追逐梦想的参与者,这是多么优良的民间文艺资源,文联怎么能对此无动于衷?
关键时刻,文联在背后推了陆卫先一把。
李维平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主动找到陆卫先,竭尽全力支持鼓励乐团发展。缺乏专业指导,他让市音乐家协会的资源与乐团共享;没有排练场地,他去协调专业文艺院团的剧场;找不到演出机会,他以文联名义向各方推荐;民营乐团人员无法进行职称评定,他帮忙去找人事部门协调……
服务创造了奇迹。民间力量的热情挑战了一切“不可能”。黄石爱乐交响乐团,一个由本地音乐人、本地院校音乐专业师生、公司老板、退休干部、下岗工人等五花八门的成员“捏”在一起的“喇叭队”,顶着一路的冷嘲热讽,从学习乐器、学习五线谱开始,最终演奏出了恢弘的世界交响曲。
更重要的是,因为是民营文艺团体,在运行机制上一切都是灵活的,从资金来源到人员结构,从劳务发放到运行理念,都是因时制宜、随机应变。看似“非正规”的运作形式,却透射出惊人的生命力。3年来,这个近百人的团队日益壮大,日益专业,黄石的许多公益活动、单位包场、商业演出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在黄石市的专业文艺院团还在纠结于人员编制、市场开拓等体制改革难题的时候,这家民营交响乐团不但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还显示出适应市场环境的极强能力,以至于2010年文化部演艺中心两次邀请他们作为典型去北京参加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研讨会。
而李维平,这个独具慧眼的文联人,却已经在为更好地进行服务而努力了,他开始研究企业赞助文化发展的减免税申请,研究国家一系列文化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国外的交响乐团运行体制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联人所能调动的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真的不多,因为这个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定位,只是“联络、协调、服务”。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文联人所能调动的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却又非常多,就看怎么运用这个“联络、协调、服务”。
在陆卫先的交响乐团上,黄石市文联做出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服务,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隐藏在背后的服务,让这股民间自发的文化力量没有自生自灭,而是成为湖北省“一县一品”文艺品牌中的一个,成为国内音乐界令人惊叹的“奇迹”。
打破所有制、行业甚至地域的界限,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广泛吸引社会组织、民间资本等多层次投资主体参加文化品牌创建,突破部门、单位、地方人才壁垒,建立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用人机制,这是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中,与国家文化体制改革遥相呼应的一个极大的观念突破。在这个开放的观念下,“一县一品”创建工作极大地体现了“自然生成属性”,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伪民俗”的制造和演化为政绩工程的可能,让文化品牌始终没有飘离“地面”,而是与最基层的群众息息相关。
有群众基础,就不愁没有发展,有群众参与,就不愁没有创新。群众的要求永远是直接的、准确的,群众的创造性也永远是鲜活的、旺盛的。最重要的是,群众的兴趣和热情是不可能强迫的,你有吸引力,他一定会聚拢来,你没生命力,他一定会走开去。
云梦县、崇阳县、郧西县……许多区县的“一县一品”创建开发,都在这种理念下,先后引进和募集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大到民营企业家投资,小到群众演员参股,形式五花八门。不过,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始终不变的因素——文联人围绕每一个品牌所付出的大量服务。
从这个层面上说,服务,真的是一种能力!服务,也是一种生产力!服务,就是一种软实力!
产业篇
融合 增值 辐射
“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发展”,这是蕲春县委宣传部2010年6号文件《蕲春县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要求全县树立的一个新的思想观念。就在这个文件中,县委宣传部以相当篇幅,专门提到蕲春县的“一县一品”文化品牌“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节”,直接要求以这个品牌为龙头,建立文化产业链。
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也是众多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直接依托的重要思路。但是,多年来,许多地方上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始终像两条平行线,一度流行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就是绝佳的说明,这个口号既反映了基层政府和群众希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愿望,又透射出二者在实际操作中长期难以深度融合的尴尬,甚至让许多地方领导深感顾此失彼、左右为难。因此,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并非易事,它要求一番极其深刻的“化虚为实”的实践过程,要求“文化”这两个字,必须体现出直接的、具体的、客观可见的经济效益。
而“一县一品”,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这个目标来的。在它的创建标准中,清清楚楚地标明了这样两个词:“高度融合”和“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蕲春是《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的故乡,很早就建立了李时珍纪念馆,也始终没有放松过对这位世界历史名人的宣传推广,但其影响力大多局限于文化层面,并没有大幅度地延伸到产业领域。而“一县一品”,必须攻克这个难点。
靠什么把一名距今数百年的中医药名人与今天的市场需求挂起钩来呢?在文联人反复的思考、调研、讨论下,蕲春县最终选择了一个核心概念:“健康”。
从这个全世界都在关注的概念延伸出去,“李时珍”这3个字就有了大文章可做。
湖北省李时珍健康产业开发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田学锋,曾是当地一名行政干部,看到这个产业的巨大潜力后,毅然辞职下海,参与产业开发。从他那里,我们了解到的是一个正在实施中的规模宏大的产业链规划。
——联合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部,举行每年一届的国际健康高峰论坛,开发“会议经济”,并以此为依托,邀请世界范围的植物药领域科研机构和种植业、加工业、流通业、信息业等行业企业参与,组织中医药产业交易会;
——形成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主题公园,开发“旅游经济”,除了原有的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陵园外,开发李时珍故居、李时珍康疗街、李时珍药膳街、李时珍购物街等,打出“养生”概念,拉动相关休闲、餐饮、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等相关产业;
——以“《本草纲目》中药材种子基因库”和“《本草纲目》中药材科普种植实验基地”项目,拉动当地产业科技和中药材种植;
甚至,这个产业链把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医医院发展和影视拍摄基地旅游也全部纳入。田学锋估计,3年时间内,这个产业链将为当地提供8000个工作岗位,并带起一批具有中医药产业文化特色以及社会功能与市政工程配套完善的新农村。
这一切,都有赖于“李时珍”这3个字中巨大的文化含金量,以及和“健康”、“养生”等巨大的现代时尚需求关联后发生的增值和辐射效应。蕲春的“一县一品”,的确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可以说,没有“李时珍”这3个字,这个庞大的产业链就失去了特色和灵魂,而没有这种产业思维,“李时珍”这个金字招牌就只能白白地保存在纪念馆里,无法与国计民生发生本质的关联。
同样的情形,在潜江市也得到了充分展示。从创意到立项到建设,潜江市“一县一品”创建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三步跳”:跳出曹禺建梅苑,跳出梅花奖建“戏都”,跳出戏剧办旅游。目前的梅苑,正在按规划建设成戏剧艺术的大观园和湖北文化旅游的极品景观。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参观曹禺大剧院、梅花奖交流中心、曹禺剧本创作中心、曹禺祖居、潜江名吃一条街、湖北牡丹园、世博湖北馆、卧佛寺院等系列景观,欣赏古今中外的戏剧作品,同时也在享受着看、游、吃、购、住的“一条龙”服务。2011年5月15日,2011中国品牌节会颁奖盛典在北京举办,潜江市举办的第二届曹禺文化周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了“中国最负盛名文化艺术节”的称号。“中国戏剧之都”的打造在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也促进了招商引资、商贸、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在第二届曹禺文化周期间举行的招商推介和项目签约仪式上,就一共签订了化工医药、机械加工等经贸投资项目52个,投资总额218亿元。
像蕲春县、潜江市这样的情况,在湖北“一县一品”创建中比比皆是。
团风县的“农民画”,文联人牵针引线,别出心裁地把它用在了当地企业土特产品的外包装上;
鄂州市的“武昌鱼”,文联人琢磨出了“武昌鱼博物馆”的新思路,要让食客不仅吃味道,还要“吃文化”;
黄陂区的“木兰文化”,文联人推动当地企业共享品牌影响力,于是,木兰泉饮料、木兰豆丝、木兰泥塑等系列品牌一一诞生……
“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并非是在电视、报纸、网络上进行一番炒作了事,湖北的文联人,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文化这个“软件”“化虚为实”,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真正的“硬”实力。“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主攻方向是调整产业结构。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新型产业,也是未来的支柱性产业,抓住它,才显示了文联人的真功夫,才是社会和群众真正需要的大能耐。
惠民篇
118处亮点闪耀下的文化家园
文化的终极目标,是坚守精神家园。虽然文化产业发展是在努力“化虚为实”,体现经济效益,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永远不会改变。因此,“一县一品”文化品牌的创建,在致力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高度体现了文化坚守人类精神家园这一应有之义。
45岁的陈远翠,房县城关镇九道乡的普通村民,从小喜欢唱当地民歌。这些民歌当地大人孩子都会唱,陈远翠凭着一副好嗓子,还把这些民歌唱到了湖北卫视的春晚上。不过,很长时间以来,她并不知道自己唱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大家对自己从老人嘴里学来的这些“调调”也不怎么重视,无非就是自娱自乐的时候随口来那么一段。
直到“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开展,来找陈远翠考察的人告诉她:“这是《诗经》,是民间口口相传的《诗经》,是和书本上不一样的、但的的确确是民间传唱下来的《诗经》。”
陈远翠一开始不大相信,她文化不高,《诗经》在她的心目中向来是高不可攀的文化象征,如果大家像研究和推崇《诗经》那样来研究并喜欢她唱的民歌,那该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啊。她不知道,房县打出的“诗经文化”品牌,正是在这些考察基础上,经过严格论证的结果。而从她知道这个事情开始,她的自豪感一下子突飞猛进,如今的陈远翠,走到哪里唱到哪里,“我别的歌都不唱了,专唱这个,唱到所有人都知道,这可是我们家乡的宝贝啊。”
像陈远翠这样,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品牌产生强烈的价值认同,将其视为个人的精神归属,并愿意为它的发扬光大去奉献才华、能力的普通群众,在“一县一品”中可谓不计其数。
潜江市曹禺纪念馆副馆长李倩霞,一个活泼爽朗的姑娘,本来在周末安排了结婚照拍摄,为了陪一批重要的专家参观纪念馆,为本地的文化品牌做好宣传,她推迟了拍摄,结果,此后一连几天的大雨,将她最喜欢的油菜花风景彻底泡汤,至今没能弥补上这个遗憾。但在记者采访她时,她却由衷地感动于另外一对她不认识的年轻夫妇,在曹禺文化周举办期间,当地需要600多名服务志愿者,这对新人志愿参加,默默放弃了新婚旅行,让她至今记忆犹新。
黄陂区“木兰文化”品牌的创建,吸引了叶蔚璋这位长期关注“木兰文化”的普通市民,他主动找到区文联主席,拿出了他多年来走遍全国各地、花掉个人几十万元收集来的2000多件与“花木兰”有关的藏品,包括连环画、烟标、年画、雕塑、各种剧本的手写本等等,并自筹资金、设备,在黄陂区进行免费展览。
黄石市民营交响乐团,让徐淑英这个退休女职工,硬是凭着爱好和热情,从零开始,以每天五六个小时的练习和长期坚持跑到专业交响乐团排练现场去“旁听”的精神,成为了乐团的大提琴手;而和她同在这个团里的康英、康迪父子,在这个民营交响乐团首场演出之前,接到了康英母亲在杭州病逝的消息,为了不让这个86人的集体因他们两人的临时缺席而无法演出,父子两人在演出前乘火车赶回黄石,演出一结束又匆匆爬上火车赶回杭州……
“一县一品”营造的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每一个品牌与当地群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文地理关系,它折射的是一种血脉相连和心心相印的价值归属,是一根牢固不可破坏的精神纽带,是在泛娱乐化时代中老百姓始终在内心深处渴望着的某种精神旨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县一品”的文化惠民才真正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潜江,围绕曹禺文化品牌兴建的一系列纪念馆、故居、戏剧交流中心等,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氛围浓郁、面积庞大的开放式景区,漫步其中的市民,自身就是风景;在黄冈,依托“东坡文化”建设的东坡赤壁公园、遗爱湖公园等,设计巧妙、气魄宏大,仿佛并非是将公园辟在城中,而是把城市纳入公园;郧西县的“七夕文化”,更是带动了当地大量的民间建筑,全城的旅店、酒店、商店,都在建筑风格和形象呈现上,融入了“七夕”意象的种种标志……
群众在推动自己的文化,群众也在受惠于自己的文化。
从2005年到2011年,在湖北全省100个市、州、县、区内,“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全面开花,共培育推出118个初步达到标准的地方文化品牌。这118个文化品牌就像118支灿亮的火炬,为湖北省勾勒出一个宏大辉煌的文化地图,也为湖北省人民铺建出一个具有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的精神家园。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说,抓精品生产是锦上添花,抓“一县一品”是遍地开花,只有实现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跃升篇
文联,越来越“火”
在工作上打开了局面,在发展中就奠定了地位。
湖北省的文联人,创造性地通过对“一县一品”的艰苦打造,在湖北建设文化强省的实践中,找到了突破口,展现了大能力,也为基层文联的工作,开辟了新思路,找到了新模式。
这个在2005年由湖北省文联发起的文艺品牌创建活动,至2010年初,被湖北省委宣传部列为全省宣传文化12件大事之一,专门下发通知,出台《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实施办法(试行)》,作为2010年1号文件推出。同时,设立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专项资金,未来3年内,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奖励扶持各地文化品牌创建。
原来的文艺品牌,现在上升到了文化品牌。
原来的文联工作,现在上升到了全省宣传文化工作。
文联,“火”起来了。
许多市县区的常委会上,开始把地方文联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许多市县区政府要求文联牵头,起草地方“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方案;
许多市县区的行政部门工作会议,甚至工商、公安、金融等系统的单位,都特意邀请文联参加,提供参考意见;
企业来找文联,要求帮助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文艺家来找文联,要求加入这个文艺工作者的“大家庭”;
普通市民来找文联,要求组织更多更大的群众文艺活动;
……
湖北全省基层文联的地位,在快速提升,文联的影响,在急剧扩大。文联人,有了尊严,有了信心,有了精气神。
而“一县一品”更是驶入了快车道,以其扎实的成绩、创新的方法、恢弘的前景,继续受到一系列高层领导与专家的重视和认可。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湖北,陪同考察的《光明日报》总编辑胡占凡在座谈会上盛赞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
2011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视察湖北,陪同考察的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指出,“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是推动基层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力抓手,值得向全国推广;
2010年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出席第二届“曹禺文化周”,高度称赞湖北省开展的“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
2010年7月,时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的胡振民听取湖北省文联工作汇报时充分肯定“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的成绩,并要求中国文联相关部室大力支持;
2011年4月,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文联工作座谈会上,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充分肯定了湖北“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取得的实效;
2010年9月,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部分其他省市领导、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理论研讨会,探讨这一工作的新思路新经验;
2011年,湖北省社科院组织专家,对“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进行了考察,并提交了《县域经济如何跨越》的考察报告,指出“一县一品”的文化品牌,正在湖北省的产业调整中起着引领作用,在国民消费中起着惠民作用,在旅游经济中起着灵魂作用,在工业经济中起着渗透作用,在农业经济中起着创意作用,建议以此为契机,实现湖北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011年3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春明,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副省长张通先后在湖北社科院的考察报告上做出批示,考虑就“一县一品”专题研究,专题部署推进。
各地文化品牌创建吸引来的资金,开始以“亿元”计。
……
云开万里,海阔天空,极目楚天舒。湖北的文联人,凭着创新的猛劲、改革的热情,为湖北省的文化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让文联自身的发展踏入了全新的状态。
全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的成绩得益于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支持,得益于文化、财政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得益于各级文联组织的持续推进。
与此同时,文联人也鲜明地意识到,随着“一县一品”工作层面的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部门、企业、群众和文艺家,都将会参与进来,文联人已经开始面对新的工作局面、新的工作环境和新的工作课题,如何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把这盘棋走好,让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下更加生龙活虎,还需要他们不断地往前闯!
但是,无论如何,有一点他们始终坚信:未来的文联人,思路会更加开放,更加务实,而文联,一定会在“一县一品”勾勒出的湖北文化大地图上找到更多的“用武之地”,这个凝聚文艺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人民团体组织,必将会越来越“火”!
(特别感谢湖北省各级文联对此稿件采写给予的大力协助与支持)
(编辑:晓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