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新起点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
3月2日,中国美术馆正式免费开放。一连几天,参观人数都达到6000人次,几近接待极限。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以后,公益性文化单位全面向民众免费开放的大幕就此拉开。
免费开放,传递给民众一个明确的信息,艺术殿堂不再高高在上。中国美术馆兼具博物馆与美术馆的功能与性质,“亲民”之后,将如何更好地打造好这个文化惠民工程中的免费平台?就此问题,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
记者:我们看到,中国美术馆正式免费开放时,门前打出巨大条幅:“文化惠民、免费开放”。
范迪安:免费开放为社会带来的文化益处是巨大的。实行免费开放以后,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走进美术馆的人,即使仅仅出于好奇,都可以在这里零距离接受艺术的感染,都会在有意无意间感受到“美术馆文化”的气息。一来二去,就可以提升人们的艺术素质,不断培育出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增强国民的文化修养。在世界范围内,完全免费开放的美术馆并不多,中国走出这一步,说明中国在文化惠民,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记者:和此前已经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相比,美术馆有什么特性?又该如何应对免费开放后观众剧增的情况?
范迪安:相比博物馆以固定陈列为主的状况而言,美术馆的特点是展览的流动性大,各种专题展、大型展览常年不断,观众量非常大,尤其在珍品展出、名作展出期间,对社会的吸引力会集中引发高观众量。中国美术馆此前年观众量已达百万人次,免费开放后观众量明显大幅度增加,这也是全国各地美术馆共同面临的现实。为了让观众有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中国美术馆已着手制定新的服务方案,采取了网上预约和现场领票相结合的方式,还将增加检入和入馆观众量实时监测系统,有效控制展厅流量。
记者:美术馆是艺术的殿堂,自从您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以来,一直在努力地把美术馆办成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为此,美术馆采取了哪些措施?
范迪安:最核心的就是思路的转变,从以往以艺术家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转变。为此,我们加强了展览的策划,加强遴选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特征和艺术创新的作品,同时改进单一布展方式,使展览提供新颖的视觉感受。
记者:免费开放之后,更有助于实现艺术的大众化。在培养公众对美术馆的兴趣上,中国美术馆已经做了哪些工作?
范迪安:之前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好公共教育的项目,通过招募志愿者,提供导览,举办专家讲座的形式鼓励公众与作品进行对话。就志愿者来说,早在4年前我们就开始向社会公开招聘志愿讲解员,先后有数百人报名,通过考核,目前拥有正式注册的“志愿讲解员”100多人,为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累积已达3000多小时。
此外,中国美术馆还在公共教育方面做了免费的尝试,每月的展讯都是免费的,常年举办的专家讲座、艺术家互动等公共教育项目也都实现了免费。如今,中国美术馆已经成为学生的艺术课堂,举办各类针对大中小学生和儿童的美术教育的活动,每年都有十多万儿童直接受益,到展厅来画画,进行美术知识比赛,开展绘画创作评比等活动。
记者:大家有种担心,就是免费开放之后,美术馆的展览内容减少、质量降低。这种担心是否有必要?
范迪安:美术馆不仅要考虑怎样应对免费开放带来的观众流量剧增的问题,也需要考虑如何持久地留住观众,让他们真正得到艺术的享受,并从此爱上艺术、爱上美术馆。因此,我们要加大学术研究的力度,加大展览策划的力度。
记者:博物馆免费开放后,除了常年展出的项目不收费外,不时还举办一些收费展览穿插其中。中国美术馆免费开放后,是否会借鉴这种形式?票价如何确定?
范迪安:从我们馆目前的展场和公共空间面积还比较有限来看,应该让观众完全免费观赏各种展览,因此,我们尚不准备在特展中再行售票。免费打开了美术馆大门,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出一种进博物馆、美术馆的文化生活习惯。人们到巴黎没有不去看看卢浮宫、奥塞、蓬皮杜的,为什么它们能产生这样的文化魅力呢?因为其中的典藏珍品和展览的文化内涵对本国人提供了文化自信,积累成一种文化生活习惯,对世界来说建立了一种文化认知,中国美术馆也将为创建一种新型的“美术馆文化”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