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我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已经转入第三阶段。截至去年12月,全国2800多个县域基本单元全部完成实地文物调查工作,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达80余万处。
单霁翔委员说,在这些普查成果中包括完成了明长城资源调查田野工作,初步建成长城资源信息系统;完成了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工作,登记大运河文化遗产点段1000余处。沿海文物调查进展过程中已经发现200余处水下文物点以及70处沉船遗址。
此外,第一至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备案、全国博物馆珍贵文物藏品建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状况调研和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等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单霁翔指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传统调查手段的基础上,引进了一些新技术调查方式,比如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定位技术等,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始于2007年4月,到2011年12月结束。这次全国文物普查涉及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等6大类59个小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