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资深宣传工作者,缪合林委员曾经长期从事宣传工作,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的宣传。现今,作为南京市政协主席,他时刻想着南京的发展,对文化产业更是倍加关注,他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让文化发展惠及于民。两会召开前夕,缪合林委员与记者畅谈起南京文化产业发展。
记者: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此,您怎么看,文化产业如何成为支柱性产业?
缪合林: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才能称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一提法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说明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文化产业已经形成初步积累,正在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于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为例,2007年,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58.63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111.65亿元,3年翻一番。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为190亿元,占GDP比重的3.76%。以这一增长速度来看,未来5年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是应该可以实现的。
新闻故事:2010年10月24日,历时4天的第五届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圆满闭幕,现场人流量超过8万人次,现场交易金额突破5000万元,订单交易额达6亿元。
记者:您刚刚提到了南京在过去的五年里,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那么,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南京是如何实现这一飞跃的?
缪合林:2006年是南京文化产业的启动年。5年来,全市出台了“5+1”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即颁布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南京文化产业的意见》、《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等6个政策性文件,设立了每年1500万元的“南京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起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极大关注。这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激发了企业、社会和个人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涌现出南京高新区动漫产业基地、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创意东8区等一批文化产业载体。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底,南京市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近50个。
新闻故事:2010年9月12日上午,“喜迎青奥,文化惠民”2010年南京市文化惠民工程百场公益演出在景明佳园社区广场精彩上演。演出在舞蹈《盛世欢歌》中拉开帷幕。演员们优美的舞步、激情的舞姿,引来了众多小区居民驻足观看,还有不少市民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
记者:有人说,既要让老百姓富“口袋”又要让他们富“脑袋”。南京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给普通市民带来了什么?
缪合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也就是说,要让普通百姓既享受物质文明又享受精神文明。而文化惠民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文化发展为民惠民,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政府的工作职责所在。
多年来,南京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探索文化惠民的新路,总结出了“组织群众,提高水平,活动经常,服务大众”的经验,走出了不花钱,花小钱为群众办好事、办大事的新路子。涌现了1300多个业余演出团队、40个大型特色文化广场,每年组织400多场文化广场活动,其中山西路、汉中门、月牙湖等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白下区街道社区团队展演”、“激情广场周周演”、“和谐白下大戏园”等活动入选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品牌,“金陵合唱节”被文化部评为大众品牌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文化大餐。
(编辑:晓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