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活动周将由今日持续至8日,2010名中外小学生亲手描绘祝福语和画卷献世博会
作为省区市活动周中率先亮相的城市,北京活动周今日上午与游客见面。昨日上午,北京参博运行团队工作人员介绍,北京活动周将持续到8日,期间14位非遗传承人将在现场展示技艺,此外还有丰富的文艺演出和杂技绝活。
歌手韩磊献歌《美丽北京》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参博运行团队副主任、北京活动周分团队主任丁百之介绍,今日8时30分,北京活动周将在中国馆西广场率先启动。启动仪式上,歌手韩磊将为游客献歌《美丽北京》,同时,北京团还将为上海世博会献上一份独特的礼物,由2010名中外小学生亲手描绘的祝福语和画卷。
丁百之称,开幕式后北京活动周共有五个部分,分别为花车巡游、非遗展示、文化演出、经济推介和残疾人才艺展示,整个活动将持续到5月8日。
非遗传承人将与游客互动
丁百之介绍,非遗展示将是北京活动周上的亮点,主要展示老北京传统曲艺的经典节目,包括含灯大鼓、碗琴与民乐、太极长嘴壶茶艺表演等,活动周期间每天将在宝钢大舞台的“北京茶馆”为游客献艺。
此外,皮影、面塑、鬃人、泥塑、葫芦雕画、葡萄常等极富北京市井文化的非遗项目将集体亮相活动周,活动周期间,14位非遗传承人在世博园区内的宝钢大舞台现场展示制作,与游客互动。丁百之称,这14位非遗传承人都是从第三代往后的传承人,届时运气好的游客还可能得到他们赠送的礼物。
残疾人才艺首次亮相世博
北京参博运行团队副主任、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顾晓园介绍,上海世博会在世博会历史上首次设立了残疾人综合馆———生命阳光馆,北京活动周期间,7名来自北京的残疾人技艺能手也将现场进行书法绘画、布贴画、宫灯制作、蛋壳雕塑、非视觉摄影等才艺展示。
顾晓园介绍,活动周期间每天12时到13时,还将进行花车巡游,207人的巡游队伍将穿上以新北京十六景为主题的服装,并融入高跷、轮滑、非洲手鼓、花式自行车等表演,展现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元的城市文化。
相关新闻
打工子弟校学生手工绣礼物
丁百之称,孩子代表城市未来,所以选择孩子献礼
开幕式上,由2010个孩子亲手制作的祝福语和画卷,将作为礼物献给上海世博会。昨日,北京参博运行团队副主任丁百之介绍,这些礼物是由不同学校的孩子完成的。
她表示,这件礼物中有北海幼儿园的680名小朋友绘制的6米的长轴画卷,也有人大附小的860名小朋友绘制的8米的长卷,还有蓝天幼儿园的287名孩子制作的剪纸。另外,来自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160名打工子弟学生用一针一线亲手绣制的一个绣品——福娃海宝手拉手,届时也会展现在大家面前。丁百之说,为了展现不同国家的孩子对城市未来的畅想,还有芳草地学校来自50个国家的小朋友用不同语言写下的祝福话语,在祝福册上写下他们对上海世博会的祝福。
丁百之说,选择孩子献出祝福,也是经过了仔细的考虑,此前曾有多个祝福的方案,但考虑到本届世博会的主题与城市未来紧密联系,而孩子正是城市未来的象征,因此最终选择了这种祝福方式,礼物的筹备过程也历经数月,直到上海世博会开幕前不久才全部完成。
探访
昨日,在宝钢大舞台的二层展区,灰墙红门浓缩成了一组北京老胡同,一座三进四合院外停着一亮黄包车,14位非遗传承人在院墙外依次排开,面前的桌案上展示着亲手制作的成品。
【皮影】 猴王皮影腿部牛皮最重
鼓腮、粉面、炯炯有神的眼睛、金黄的头发上甩着两条长长的翎羽,美猴王的形象在一张牛皮上栩栩如生。
皮影艺人路宏伟是皮影艺术的第七代传人,这张刻画着美猴王面孔的牛皮就摆在他的桌案上,钟馗、貂蝉、穆桂英围在四周。路宏伟介绍,做皮影首先要选合适的牛皮,头与胳膊需要舞动,要用薄而柔软的牛皮,腿要坠得住皮影,因此通常选取厚重的牛脊皮,将一块牛皮晾干水分,先在白纸上画出人物头像的底稿,再将干牛皮覆在纸上,用刀刻掉底稿镂空的部分,头像就做成了,“通常一个身子可以换多个头,所以头部的刻画最重要。”
刻好人物后就要着色了,与其他艺术不同,皮影的着色需要用透明水色,这是以前为黑白照片上色的颜料,涂了这种颜料,灯光打到皮影上,颜色就能投到屏幕,再配以弦丝的抖动,皮影就成了活的。路宏伟说,皮影戏也是电影和动画片的鼻祖,此次参展,自己将为游客现场制作。
【面塑】 衣帽后贴点睛激活人物
面塑艺人张宝琳的面前摆着十多个面人,孔子白发持卷、寿星额头突起、财神手持元宝、观音盘腿坐莲,游客只要看一眼,就能清楚区分每具面塑的身份,张宝琳说,面塑的特点就是要突出人物的特征。
红色、绿色、黑色、黄色,七八种颜色的面团摆在盘子里,每具面塑的脸孔都是用几种不同颜色的面团揉和而成,“小孩子的脸要淡一些,老人的脸色就比较深。”张宝琳介绍,每具面塑做好头后,头发、帽冠、胡子都要后期贴上去,然后再用工具雕刻出发丝的痕迹,“制作每个面塑,都是一种加法。”他说,人物身上的衣服也是在做好褶皱后“穿”上去的,包括眉眼也是捏好再贴到脸上,眉眼的差异也显示出人物性格的不同,比如关公的卧蚕眉,捏制时就要比钟馗的浓眉细长一些。
张宝琳表示,面塑贴上眼睛后,人物才有“生命”,而面塑最忌讳的是“补足”,“如果脸上缺一块,没办法再往上加。”
【鬃人】 案前可赏关公战秦琼
如果你没看过关公战秦琼,可以到鬃人传承人白霖的案前满足愿望。
一张铜制托盘内,两个20厘米高的鬃人手持兵器,身穿戏服、随着白霖不断敲打铜盘,两个鬃人开始转身,刀枪相碰,像极了京剧里的武打场面。
鬃人转动的原理,是因为底部有一圈细密的鬃毛,随着敲打铜盘产生共振。白霖介绍,猪的鬃毛坚硬而有弹性,制作之初都要将过细的毛去掉,然后将鬃毛梳理得丝丝直顺,再把它们粘到丝绸上,“粘的时候不能太密或太稀,太密没有弹性、太稀支撑不起人物的躯干。”
白霖的面前,每个鬃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关羽、孙悟空、托塔李天王,他称,鬃人的艺术产生于清末,从京剧艺术衍生变化而来,在铜盘上的打斗与京剧里的武戏相似,包括人物的造型亮相、面孔着装也都与京剧形象相同。
【葡萄常】 玻璃拉丝吹气成球
在常弘面前摆放的葡萄还挂着“白霜”,成串堆在水果盘里,每一粒都圆润饱满,但这些葡萄只是“葡萄常”的作品,并不是真正的水果。
常弘是葡萄常的第五代传人,她的曾曾祖韩其哈日布是这门艺术的创始人,1894年阴历十月,慈禧太后在颐和园摆六十大寿,在戏楼里发现了一株葡萄,果实累累,晶莹剔透,“隆冬季节还有这么新鲜的葡萄?”慈禧正要采摘,旁人告知那是假的,慈禧得知是韩其哈日布和妻子所做,赐其妻“常在”,韩其哈日布也改名为常在。
常弘介绍,葡萄是用玻璃做原料,玻璃烧熔后,拉丝吹气,吹圆一个剪掉一个,“每个空心玻璃珠就是一粒葡萄,上色后再串成串。”常弘说,葡萄常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一等奖。
(编辑:晓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