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人类和谐进步的明天——献给2010年上海世博会
http://www.cflac.org.cn    2010-04-30    作者:肖春飞 许晓青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上海世博会的大幕即将在黄浦江畔开启。在人类文明长路上传递159年的和谐进步的接力棒,来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华夏儿女向世界张开了热情的双臂。

    这是全世界的空前欢聚,是全人类的光荣与梦想,是一个民族百年悠长梦想的圆梦时刻……

    世博园就是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这里寄托了人类的共同梦想: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创造人类和平幸福的生活。中国,将为此作出新贡献

    音乐响起,雄浑激昂。黑暗深处,梦幻般浮现出一个蔚蓝色的星球,缓缓旋转,晨昏交替……这是上海世博会沙特阿拉伯馆360度巨幕三维屏幕呈现出的一幕,游客犹如悬浮在浩瀚壮丽的太空中,俯瞰人类共同居住的地球。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把梦想击得粉碎的残酷现实,有太多戕害与扭曲人性的丑与恶,战争、杀戮、贪婪、傲慢、偏见……

    但是,从屏幕上“遥远的太空”俯瞰地球,这个充满纷扰与争斗的地方,被简化成代表水和生命的蔚蓝色,它是不同国家、种族、地域的人们的共同家园。

    世博会,超越了信仰、种族、地域,把世界汇聚在和平、进步、友爱、合作的世博大家庭里,展示了人类对和平、和谐的美好愿望和不懈追求。

    卢旺达,在人们印象中是一个苦难深重的国家:内战、贫穷、饥饿……但是走进上海世博园里的卢旺达馆,可以真切感受到这个国家15年来的巨大变化。一只稚气十足的“猩猩”,在入馆处举着“欢迎来到卢旺达”的标牌。走进去,卢旺达人给世界讲了一个新生的故事:智慧的卢旺达人民如何战胜困难重建一个和谐的城市……每个观众,都会感叹这块土地上人类的生生不息。

    其实,整个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就在2010年初,全球灾难频发,地震、干旱、火山爆发、气候异常……此时此刻,需要全人类跨越分歧、心手相连,彼此温暖、相互帮助,共同战胜困难。

    千百年来,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梦想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对和谐的企盼。世博会,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静下心来思考与梦想的机会。

    1919年,上海。

    一对名叫兹维与雅法的犹太夫妻在靠近苏州河的一幢两层小楼迎来了女儿的诞生,他们给女儿取名维多利亚·赛多夫。90年后的2009年,维多利亚·赛多夫的儿子哈伊姆赢得了设计、建造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色列国家馆的政府招标。

    以色列馆由两座流线型建筑组成,分别采用石块和玻璃两类反差鲜明的材料,远远看去,就像是紧握在一起的两只手,互相支撑。哈伊姆说:“我的家族曾与中国结缘。现在以色列馆在我的手里建成,实现了我的家族、以色列与中国友谊的又一次轮回。我完成了家族的夙愿。”

    1920年,维多利亚·赛多夫离开上海。哈伊姆多次来华“寻根”,2010年虎年春节刚过,他又一次来到上海寻找母亲的出生地。虹口区提篮桥一带,历史上曾是犹太人聚居区。看到红色砖墙的老房子,哈伊姆忍不住上前探究,他觉得每一处似乎都与自己有关。从海宁路、乍浦路路口,到靠近北苏州路的乍浦路桥,不到1公里的路程,哈伊姆走了整整40分钟,他仔细看着身边的一切,泪眼婆娑……

    年代久远,城市变迁,哈伊姆未能寻找到妈妈曾经居住过的老房子。而从当年犹太人聚居区出发,沿苏州河到黄浦江,再上溯拐过一个河湾,就是璨然而立的世博园区。在以色列馆里,融入了丰富、独特的“犹太文化在上海”的内容,其中还诠释了二战期间的上海犹太文化。

    在维多利亚·赛多夫离开上海后的十几年,遭受纳粹迫害、居住在德国及德占地区的犹太人远逃他乡。1938年7月,法国埃维昂召开了国际会议,专门商讨犹太难民问题,与会国以种种托词拒绝收容犹太难民。一些犹太难民辗转来到遥远的东方上海——即使自己面临经济的窘困,上海依然张开双臂,接纳寻求避难的每一个人。

    根据统计,二战期间,上海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来自德国及德占区的犹太难民,除了其中数千人经上海去第三国外,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仍有2.5万名左右的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他们的临时家园。

    二战中,有600万名犹太人在欧洲惨遭杀害,而在上海的近3万名犹太人除了病老死亡外,都生存了下来。

    “我用我的建筑来感恩。”哈伊姆说,“感谢上海当年收留了大批犹太人,中国人好客、包容、爱好和平,我向中国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双手紧握、互相支撑,这是一个以色列人所理解的中国文化中的“和”。

    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在对外交往中始终秉承“和为贵”“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2000多年前,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化干戈为玉帛的友谊之路;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架设了一座传播和平、友谊、文明的桥梁。“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华文化的整个发展进程,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

    1939年,纽约。

    波兰政府给纽约世博会送来了一尊14世纪的国王亚盖洛的塑像参展,记载了波兰民族的光辉历史——国王凯旋,高举着从日尔曼十字军骑士手中夺来的利剑。这尊本来计划在闭幕后运回波兰的塑像,再也没法回到她的祖国——在距离纽约世博会闭幕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德军坦克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入侵波兰,塑像直到今天仍摆放在纽约中央公园,俯瞰着一池碧水,诉说着历史沧桑。

    纽约世博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后一次世博会,当这一盛会重返世界时,已经是19年之后。因为战争,世博会历史上出现了长段的空白,令后人欷■、叹息。

    “建设明日新世界”——这是纽约世博会的主题,今天看来,依然能够看出当年筹办者的雄心壮志,能够看出时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与正式诞生了世博会历史上第一个主题演绎模式的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一脉相承,芝加哥世博会的主题是“一个世纪的进步”,可谓宏大壮阔。

    但是,战争一度中断了这一历程。

    跟数千年漫长的人类文明史相比,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水晶宫”的盛大开幕,可谓开启了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的加速发展,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实现了大跨越。但是,这一个半世纪以来,战争、冲突不断,而科技发达使战争变得更残酷,奥斯维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成为人类历史永远的痛。

    在纽约世博会开幕前一年的1938年,爱因斯坦接到邀请,给5000年之后的人类写一封信,作为翌年纽约世博会的礼物。当时的世界战争乌云密布,爱因斯坦写下了一封意味深长的信:“生活在不同国家中的人们,每隔一个长短不等的时间,就要进行互相杀戮,因此每一个想到未来的人,必然生活在经常的忧虑当中。我相信我们的后人将会怀着一份理所当然的优越感读上面这几行文字吧。”

    在20世纪,人类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但是,人类渴望和平的脚步没有停止,人类建设和谐世界的愿望没有由此而泯灭,人们通过举办世博会来传播友谊、交流合作的传统延绵至今、历久弥新。

    2010年,上海。

    “小美人鱼”来了!这个姿态优美、颌首凝思的铜像是丹麦的象征,自从1913年落成以来,还从未离开过哥本哈根港湾。丹麦为何要将“国宝”远涉8271公里送到上海进行长达半年的展出?为什么不送一尊复制品?面对这样的问题,丹麦展区总代表、前丹麦驻华大使白慕申说:“多年来,‘小美人鱼’雕像一直是安徒生美丽童话的代表。今天,她第一次走进了广袤的世界。”

    当今世界,需要美好的童话来慰藉人们的心灵,世博会就提供了这样的舞台。当今世界,更需要共同努力,来创造、维护人类共同家园童话般的美好,来探讨、求索一个和谐的世界,世博会同样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多国元首与政要将出席开幕式,预计7000万人次中外观众参观……上海世博会,成为当今世界全人类空前的欢聚。这当中,中国倡导的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无疑对世界产生了吸引力,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

    2005年4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2005年9月15日,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此后,“建设和谐世界”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新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名片。

    “建设和谐世界”理念,准确表达了中国对当今世界合理走向的基本主张,深刻阐述了中国所倡导的世界秩序观,体现了中国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的博大胸怀。中国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唤起了所有具有相同和类似理念的国家和人民,形成一种追求和平、发展、合作的正义力量。

    “建立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和谐世界,是世博大家庭不灭的理想。这与国际社会致力于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精神相得益彰,使弘扬世博精神成为人类的共同追求。”2009年11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上海世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说。他还引用了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1867年巴黎世博会导览手册上写下的一句话:“抛弃战争吧!让我们联手、和谐与团结!”

    159年来,历届世博会以“进步”作为核心主题,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上海,将成为一个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起点

    1889,巴黎。

    人们排3个小时的队,就为了听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玛丽有只小羊羔,羊毛洁白如雪花,无论玛丽去哪里,羊羔都会跟随她。”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与耳朵——这么小的机器,怎么能藏得下一个人?看着长长的队伍,这台机器的发明人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名叫爱迪生。

    “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偷来了天火,爱迪生却把光明带给了人类。”这是人们对这位伟大发明家的赞誉。

    爱迪生与世博会有缘,他的所有重要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引起轰动、走向世界的:1876年费城世博会,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首次展出;1878年巴黎世博会,钨丝制作的白炽电灯亮相;1881年巴黎世博会,一台重27吨、可供1200只电灯照明的发电设备让参观者瞠目结舌;1888年澳大利亚墨尔本世博会,留声机首次亮相;1889年巴黎世博会,一个高达13米的巨大白炽灯成了“明星”;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真空电灯照亮了整个展览馆……

    不仅是爱迪生,从鲁米埃兄弟的电影、柯达公司的照相机到美国无线电公司的电视机,从跨越生命全过程的婴儿箱、铁肺、X光机和火葬炉,到萨克斯管、拉链、明信片、铅笔、圆珠笔、尼龙、鲁比克魔方,乃至蓝带啤酒、热狗、冰淇淋、爆米花、口香糖,这些以世博会为媒介走进大众生活的“好东西”,可以打出一份厚厚的清单,连公共厕所也是从首届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宫”里诞生的……历数那些改变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的发明,几乎都是首先在世博会登台亮相、此后才风靡全球的。

    有人说,如果把一种发明看成“文稿”和“排练”,那么到世博会展览才是最高规格的“发表”和“公演”;还有人说,想要认识近代人类的进步吗?有条捷径,那便是认识世博会。“一切始于世博会”的名言能得到广泛认同,就是因为世博会的发展历史也是人类近代文明的编年史。

    如今,上海世博会开幕在即,人类近代文明编年史的最新一章,将从中国写起。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将是“世博会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世博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贴上了创新的标签,创新,成为世博会永恒的主题。今天的中国,正行走在新型工业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上海世博会必将在这个古老的国度进一步激发创新激情,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1867年,巴黎。

    无数巴黎人围在一个钢铁怪物前,啧啧赞叹。这一届的巴黎世博会上,展出了一尊重达50吨、能发射1000磅炮弹的大炮,它的制造者是克虏伯钢铁公司。

    盛大的巴黎世博会闭幕3年后,普法战争爆发。3年前在巴黎世博会上展出的克虏伯大炮,轰开了巴黎大门。在这场战役中,法军损失超过12万人,而普军只损失了9000多人。拿破仑三世无奈投降,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科技进步,其实是把“双刃剑”。

    人类每一个文明步伐都离不开科技。曾几何时,科技被当作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灵丹妙药。“以大为美”的理念,几乎贯穿了早期历届世博会。从世界最大的考利斯蒸汽机,到数层楼高的管风琴,乃至给巴黎人先是惊喜后是痛苦的克虏伯大炮,都隐喻着科技的强大和人类的力量。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人们陷入新困惑:科技本身带来的难题如何解决?在人、科技与环境之间,谁是主宰?谁来决定科技力量如何使用?

    1958年,二战后的第一次世博会在布鲁塞尔举行,主办方将一个巨大的原子球置于园区中央,表达人类安全、和平应用原子能的愿望。在这一届世博会上,人类开始探索科技与文明、科技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对科学的关注及反思,几乎贯穿了20世纪世博会办展的整个过程。进入21世纪以后,世博会上,人文精神的科技化和科学技术的人文化,已在逐步演变中形成共识。

    这何尝不是人类进步的心路历程——从科学的崇拜到科学的反思,从迷信物质到关心人性,从“以大为美”到“以人为本”。

    1974年,斯波坎。

    “奇迹”在这座小城发生:斯波坎世博园建成之后,第一批在清冽的斯波坎河上筑巢安家的“居民”,是已经离开此地半个世纪的加拿大鹅,这是在北美洲广泛分布的水鸟之一,此前一直因为斯波坎河污染严重而不愿在此栖息。环境一改善,这些敏感的生灵不请自来。

    斯波坎地处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1974年举办世博会时,只有18万人口,成为世博会有史以来最小的举办地。在世博会一个半世纪以来辉煌的篇章中,有的世博会以标志性建筑给后人留下记忆,有的世博会以伟大的展品让后人难以忘记,而斯波坎没有这些东西,但世界为什么至今还对这届小城世博会印象深刻呢?

    答案很简单:这是历史上首次以环境为主题的世博会,触及了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环境保护。在环保命题下,人类需要思考生存危机,需要反省生活方式,需要弥补很多很多……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发人深省——“无污染的进步”。

    斯波坎世博会彻底改变了这座曾经美丽、后来被严重污染的城市。曾被工业严重污染的河流,重新变得清澈起来;开幕式上,人们向斯波坎河放归了1974条鳟鱼,来纪念这条河流的新生。

    后人这样评价这次世博会:如果说有些世博会向人们演示了电话,有些演示了电梯,那么斯波坎世博会则演示了人类自己的“过失”。斯波坎成为了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反思人类发展道路的起点。

    从恐惧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对自然无休止的索取,今天,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的和谐,因为,人类共同面对新一轮发展进步的课题——可持续发展。

    烟囱林立,机器轰鸣,高楼大厦,是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急于实现的“工业化”象征。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小学课本里这样形容未来的北京:工厂的烟囱里冒着浓烟,像一朵朵水墨画的大牡丹。

    时间见证了进步:1994年,“可持续发展”写入中国国家发展战略;200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大会报告。

    在上海世博园,绿色、节能、低碳,是共同的主题。追求无污染的进步,是人类拥有美好明天的唯一选择!

    2010年,上海。

    大多数时候,世博会仿佛肩负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宏大使命。但世博梦想,同样属于一个个普通的个体。

    黄燕萍,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2006年8月之前,黄燕萍一家四口“蜗居”在浦东白莲泾一间一室户中,实际使用面积不到30平方米。女儿在阁楼上住了20年,从一个小女孩长成了一个大姑娘。

    上海世博园区原有1.8万多户像黄燕萍这样的居民,搬迁前户均建筑面积仅30平方米,不少家庭数代同堂,许多人梦想搬迁,从黑发人变成了白发人。

    当世博动迁的号角吹响的时候,黄燕萍一家成了第一批响应者,签订了动迁协议书。而今,她家的旧址上矗立起了中国馆。她的新家在“三林世博家园”,一套96平方米的小三室两厅,相比过去足足大了3倍。不仅如此,世博家园的环境也让黄燕萍一家人很骄傲,绿草成茵,鲜花灿烂,让当年习惯了黄浦江畔随风飘落的烟尘的黄燕萍一家人有些心醉神迷。世博家园还有一个设施齐全的市民文化中心,每周四下午,黄燕萍在这里跳舞——现在的生活,让她有跳舞的心情。

    放眼浦江两岸,昔日破败的危棚简屋,已被星罗棋布的美丽展馆、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以及天女散花般的公园绿地所取代。有“东方之冠”美誉的中国馆携手创历史新纪录的42个外国自建馆、42个租赁馆以及11个联合馆,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地球村”;雄伟壮观的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世博轴等永久性建筑,在构筑起世界文明交流融合大舞台的同时,也极大拓展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公共空间;奔腾不息的黄浦江畔,湿地中的芦苇、水稻和景观石衬托着昔日钢铁、造船工厂遗留的少许塔吊、船坞和钢梁厂房,为人们静静讲述着百年世博梦如何让一个城市沧海变桑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历史上第一个城市主题。基于中国对城市化发展的自我反思,更是中国对人类做出的新贡献,2002年12月,当中国以城市主题赢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时,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宾泰斯曾这样感叹:“今天,世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希望!”

    城市意味着财富与机会,但“城市病”也如影随形地产生了——污染、拥挤、冷漠……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创立者阿尔伯特亲王,死于一场因为恶劣的城市环境而引发的霍乱,年仅42岁。今天的世界,更是饱受“城市病”的困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得到了世界广泛的响应和认同。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关键时刻,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95%以上,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加速,尤其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呈现冲刺速度,到200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按统计口径算,已经达到了6.22亿人,城镇化率提高到46.6%,预计“十二五”期间将达到50%。

    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的快速城市化,无疑将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纪对全人类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一是中国城市化。

    如何通过科学发展,让城市成为人们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中国在城市化大潮中的探索,对于世界而言,弥足珍贵。

    世博大幕将启,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新期待,也将在浦江之滨开启……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