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00年,电影的发明者、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就通过巴黎世博会将他们制作的电影展示给全世界,并引起巨大轰动。但至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却没有一届世博会通过电影的形式被记录下来。这一历史将在上海世博会上终结。由上海世博会唯一授权拍摄、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副总编辑周亚平任总导演的官方电影《城市之光》和《上海,2010》,将用电影艺术的独特形式,为上海世博会留下永不褪色的精彩。其中,为记录上海世博会筹备过程而拍摄的《城市之光》,近期在上海和北京首映,并于4月29日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世博会开幕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周亚平。
记者:确定要拍上海世博会官方电影,是不是跟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的成功有关?
周亚平:确实如此。奥运会一直有拍摄官方电影的传统,由中央新影承制的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永恒之火》获得了第27届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绝对佳作奖和奥林匹克精神大奖。奥运会是体育的盛会,世博会是文化的盛会,虽然领域不同,但在以电影记录它们的历史方面,却有共同之处。因此,上海世博局用电影来反映百年梦圆的上海世博会,也就顺理成章。
记者:你个人是如何与世博会的官方电影结缘的?
周亚平:在奥运会结束后,我们即与上海世博事务协调局联系,希望合作摄制记录世博会筹办历程的影片。中央新影是国内最大的专业从事纪录片拍摄制作的机构,它从不缺失于历史,从不缺失于时代,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首先考虑的是影像资料的保存与传世。我本人对上海、对世博都较熟悉,也有很深的感情,特别是我对文化的坚守也保证了我对世博纪录片创作的热情。上届在日本举办的以“睿智的自然”为主题的世博会,我参与了其中的工作,当时我设计将中国昆曲与日本能乐组合在中国馆同台演出,这是两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第一次联袂,演出后,受到了中日观众和世界各国参观者的欢迎。文化是需要交流并融合的。
记者:《城市之光》这个片名要表达什么内涵,什么才是真正的“城市之光”?
周亚平:最开始讨论世博会官方电影时,我们将其命名为《上海,2010》,分上下两部。考虑到上部主要记录世博会的筹备,时间截至2010年年初,所以就将上部命名为《城市之光》。《上海,2010》将是下部,记录世博会举办的全过程。人们很容易就会由我们这部《城市之光》联想到卓别林那部著名的《城市之光》。为了拍摄我们的《城市之光》,摄制组重温了卓别林的这一经典影片。我当时曾构想,将卓别林那部《城市之光》的开场部分处理到我们的影片中。因为这样不但可以表现时光倒流,也可以表现城市延展梦想。“盛世影像”加入80多年前的“黑白语言”,这种强烈的对比能够增加影片的深度。但因为担心这样做会产生谐谑的效果,这个想法最终还是放弃了。我觉得有些遗憾。我在片头即点题:“上海,在它时间的轨道上,自有它独特的、凝练的光芒……”独特而凝练的光芒,源于这城市里的人,以及一代代人积淀下来的文化魅力。文化是真正的“城市之光”,而“城市之光”由“人”点亮。
记者: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千头万绪,可用素材可以说是海量的,如何进行取舍、提炼主题?
周亚平:我们这部影片摄制长达一年半时间,拍摄电影胶片素材近400分钟,高清电视素材近4000分钟,成片时长80分钟。如何取舍,决定了影片的质量。我在叙事上未采取线性叙述,而是以点带面,从个案出发,涉及“城市”、“生活”、“人”、“自然”、“梦想”等关键词。“时间”是整部影片的一条线。采用“散点式”结构,希望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希望容量更大,希望对世博、对上海的表现更足、更完美。影片从“时间之轴”开始导入,一开始便暗示了本片的主题。世博会是体现新时代文明的盛会,它让上海再度与世界相遇、拥抱。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世博会交易的功能大大降低,交流的要求大大增加。过去世界很大,距离很远,今天,世界很小,距离很近。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易方式。然而地球小了,人心远了,文化的交融显得更为迫切。世博会是全人类的聚会,是一个“家”。这是我为影片确定的“眼”。影片结束时,我们深化了这个主题,对于任何一个参与世博会的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有他的近邻,也有他远方的朋友,然而,大家相约上海、相遇2010,在这里就形成了一个肤色各异、心灵相通的大家庭。
记者:影片拍摄了国内外多个城市,他们因为什么而进入了你的视野?你最关注城市的哪一部分?
周亚平:我们确实走过了国内外诸多城市。在国内,我们拍摄了北京、拉萨、苏州等中心城市、民族城市、古典城市。在国外,我们拍摄了德国汉堡、挪威奥斯陆、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等不同类型的城市,每座城市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场景。可以说,城市是真正的剧场和舞台,它不需要虚构世事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城市美好抑或不美好的认识与判断。纪录片不能没有“人”,纪录片最怕没有“人”,对人本的关注,也是我们的重要追求。影片中,上海的徐喜先父子、汪薇芸女士,德国的马可夫妇、塞风夫妇等,他们都构成了故事中生动的细节符号。他们融入世博,已经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区别为谁是中国人、谁是外国人。但由于篇幅限制,故事没能充分展开。
记者: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你看来,城市如何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周亚平:城市是建筑、街区、商业、文化和人们生活的集聚,是悠久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上的“集装箱”产品。50年前,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他的《城市发展史》中写到: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权力为文化,化朽物为艺术,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他说这话时大概心目中还没有东方的城市、东方的上海。更没有想到中国上海今天正承办一个全球讨论“城市话题”的盛会。上海,可以说是当今城市发展中的典型个案,它不仅是一个名词、一个动词,而且是一个形容词。我们的影片不是剧情片,剧情片习惯于用传奇重现外滩的英雄本色,用悲欢演绎屋檐下的儿女情长。我们则通过城市影像与人物造型,来表现上海的城市精神、当代精神,包括它的性格与风貌。今天的上海已让世人刮目相看。
记者:你曾导演了今年央视的春节诗会和清明诗会,包括接下来还有端午、中秋诗会,都将主题定为“献给世博会的歌”,为什么?
周亚平:今年的央视传统节日系列诗会因为世博主题,可以称为“诗博会”,这些诗会甄选的作品都是自有世博会以来的五大洲优秀诗人的杰出佳作。当今,由于互联网的“缝合”,地球变小了、速度变快了,人们的心灵却又变远了。也正是因为“交流”的需要,世博会延续至今。我们将世界性的诗歌集合到一起,如同世博一样,是文明的集合、心灵的集合、梦想的集合。
记者:世博会马上就要拉开大幕,你对接下来的《上海,2010》有何期待?
周亚平:首先我相信上海世博会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如何以电影艺术的方式来记录它的辉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正在拍摄中的《上海,2010》,将全景式记录上海世博会举办的全过程,以及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展内容。摄制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北京奥运会拍摄《筑梦2008》《永恒之火》两部纪录片的团队。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将有60多名摄制人员在世博园区内日夜工作。《上海,2010》时长定为159分钟,以纪念世博会举办159年。上海是一座典型的世界城市,它的任何变化都散发着独特魅力。“城市”与“世博”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上海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精美的缩影,世博会则是人类文明一个精致的缩写。我希望《城市之光》和《上海,2010》是“缩影”加“缩写”的“再浓缩”,并由此给世界留下世博会的精彩影像。(本报记者 康伟 孟祥宁 云菲 张亚萌 本报驻上海记者 杨雪华 梁珺霞 周俊)
(编辑:晓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