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地方都已经把戏曲艺术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大了戏曲艺术的保护力度。这些戏曲剧种都有过辉煌的过去,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曾涌现出一批优秀戏曲人才。他们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影响,被历史记忆、被人们称颂。他们的成才、所取得的成就和影响,是靠他们面向市场,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苦练基本功和长年累月在舞台上演出赢得广大观众支持获得的。
不用讳言,近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市场经济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媒体多元化的普及影响和改变了观众欣赏习惯,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盟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戏曲逐年步入困境,国有剧团生存步履维艰,从业人员陷入迷茫和焦虑之中。
为了重振戏曲,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除了推行京剧进校园外,主要是由政府埋单,让本地国有剧团送戏下乡,无偿为基层服务演出,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繁荣演出市场,丰富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惠民措施,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按照艺术市场的培育规律,它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失衡隐患,少利于戏曲市场全面健康发展。对许多观众而言,易形成不花钱的戏就看,花钱就不看的心态,哪都进就是不进剧场;而对剧团而言,反正有政府埋单,演好演差一个样,平时打造精品只为获奖,使获奖剧目成为形象工程,使原本扎根于基层群众之中的戏曲艺术与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民营剧团举步维艰,很难竞争,形成演出市场的恶性循环。
然而,正当众多戏曲跌入低谷的时候,一度萧条的电影业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引导下已率先走出了困境,一些戏曲艺术也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推动下打出了一片新天地,从有的地方送电影下乡曾出现白送也少有人看的场景到如今火爆的电影院,从“刘老根大舞台”、“德云社”等民营剧团的成功,让我们再次看到市场的威力,也让我们领悟到在振兴戏曲方面,我们不缺市场,不缺观众,缺的是适应观众需求的艺术精品,缺的是遵循市场规律的观念,缺的是适应市场要求的文化机制、体制。
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已经明确指出:“扩大文化消费。不断适应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为了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让戏曲艺术能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重新振兴,同时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让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顺利实现转企改制营造有利条件,建议:
1.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开展戏曲惠民活动。各级政府应改变过去在年底集中组织送戏下乡的作法,而采取以奖代拨的形式让戏曲优秀作品走进基层,培养戏曲观众群。对于每年在农村、社区演出达到一定场次、群众评价高、演出内容健康的剧团,经当地文化部门考核合格,给予奖励,以扶持适应群众需要、群众认可的剧团在竞争中发展,让百姓能自己选择喜爱的节目,并养成文化消费的理念和习惯,更好地丰富群众日常文化生活。
2.必须让名剧、名角经过观众认可,通过舞台产生。应对各类获奖剧目、获奖演员及演员评高级职称等均提出票房要求。
3.建立高中低档不同的戏曲消费市场,适应不同的观众群体要求。目前电影市场的火爆,一方面是电影作品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许多电影院已升级换代,形成了高中低不同档次,使不同收入的消费群体都有自己的消费空间。可借鉴电影院改造的经验,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加大对剧场改造、升级的力度。
(言恭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