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国人,弘扬传统文化是自己一生的追求,也是自己的责任。”说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中国文联全委、澳门颐园书画会理事长陈志威的言语中充满了深情。他还拿出手机给记者看收到的短信,内容是一首诗。这是他留给学生们的作业,让他们写古体诗,完成之后以短信形式发来。陈志威说,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培养澳门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采访中,陈志威的手机还不断响起收到短信的声音。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澳门人,陈志威从小就非常喜欢传统文化,跟颐园书画会的前辈们接触使他对诗词书画篆刻情有独钟。在和前辈艺术家亦师亦友的相处中,他不断丰富着自己,艺术水平不断提高。颐园书画会是澳门规模最大的书画团体,有着几十年历史。身为理事长的陈志威介绍说,书画会起源于在“颐园餐馆”的每月一两次的雅集,这是岭南书画大师高剑父留在澳门的文化种子。书画会中名家甚多,有高剑父的弟子崔德祺,有擅画牵牛花和红棉的司徒奇、以写菊驰名的沈仲强,篆刻、书法家林近等。书画会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二晚上举行颐园雅集书画聚会,几十年下来一直没有间断过。书画会每年还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会员展览,组织书画家去香港参加大型拍卖会,到内地进行采风创作。书画会还在推动与内地的书画艺术交往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各地的书画文化团体,如北京东方艺术研究会、上海画院、广东画院、广西画院、扬州画院,及天津、湖北、浙江、四川、山东、江苏等地美术界的交流互访,数十年来一直在继续,谱写了澳门现代中国书画发展历史的篇章。
除了繁重的事务性工作,陈志威更多的时间会用在对传统艺术的不懈追求上。“一有时间,自己就完全沉醉在里面了。”陈志威说。据他介绍,只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去钻研。拿篆刻来说,以前在澳门是不多的,而只能找到一点点老印章。改革开放后,澳门和内地的交流多了起来。一些文化商人带了一些印石到澳门来,但是没有人去买他们的印石。他们了解到陈志威很喜欢篆刻,就希望他买一些。但有了印石,篆刻水平也需要提高。于是,陈志威就找来古印章琢磨,找来篆刻书籍进行研读。在不断的努力下,篆刻水平不断提高,影响也不断扩大。后来很多人都买了印石找陈志威来刻。陈志威高兴地说,现在澳门卖印章的地方很多,很多澳门市民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篆刻艺术的了解,一些市民把篆刻艺术和印章收藏作为自己的一个爱好。
传统篆刻艺术的基础是中文汉字,陈志威自豪地说,澳葡时期,中文长期被压抑,只有懂葡文的人才能拥有一定的地位。自己上了四年的葡语学校,后来厌烦不上了。在澳门很多人不愿意学习葡语,中文才是世界上最棒的语言。自己经常和持“英语优越论”的朋友进行辩论,陈述中文的优越性。中文每个字意义都非常丰富,常用字只不过1000多个,中国人却能用这些字来写任何深奥的文章。
对于《易经》,陈志威也非常喜爱。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澳门邮政曾陆续发行《易经——八卦》。这套邮票设计独特,由8枚6边形邮票组成,各表现八卦中的一个卦相及其内涵。这套邮票设计者就是身为澳门易经会会长的陈志威。他说,《易经——八卦》系列邮票以八卦符号为主题,配以相关的传说典故,用工笔彩画技法绘出。《易经》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反映了殷周之际人们的精神风貌及历史、科学、政治、伦理等。设计《易经——八卦》系列邮票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得陈志威处处维护着中华文化的利益。陈志威说,葡萄牙人在撤走之前,设计了一些建筑,希望把葡萄牙在澳门统治的印记留下来。其中要建一座海事博物馆,设计师是澳葡政府的一名海军军官,他的设计陈列都是展现葡萄牙在澳门的功绩。陈志威就和一些澳门的文化人向澳葡政府建议加一些澳门本土和中国传统的东西。他在一些场合一遇见澳督时,就提这些建议,希望加入中国船模型、有关郑和的历史陈列。郑和与澳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郑和把天后的传说带到了京城,内地才出现了天妃庙等祭祀妈祖的寺庙。后来,陈志威的建议被采纳,海事博物馆里有了中国传统的元素,有了郑和的塑像。同样澳门博物馆建成后,有了洋钉、洋油等澳门本土的手工业制作工艺展陈,还把澳门民俗活动制作成影像资料在博物馆里播出。
陈志威还有一个文化身份就是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的副理事长。陈志威说,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是在澳门回归祖国前两个月成立的,由六个方面的专业人士发起。大家对传统文化非常热爱,对澳门非常热爱。其中有对珠江流域地理非常熟悉的地理专家,有对澳门历史文化非常熟悉的历史专家。大家发起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就是希望保护好澳门的历史文化,让澳门文化很好地延续下去。过去,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的重点只是以各种方式记录下澳门的古老建筑、历史遗迹等。但是在澳门历史文化街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这个协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它的作用,为申遗成功作出很大贡献。陈志威说,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经常和内地文博界进行交流,也邀请内地的文物专家到澳门进行考察。有一次,内地著名的文物专家阮仪三特地告诉他们,澳门历史文化街区完全可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有条件也有机会帮助澳门申遗。协会接纳了建议,并组织专家认真写好报告递交特区政府文化局,特区政府看了报告后认同协会的建议,之后就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来进行申遗。
2005年7月15日,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陈志威可以说是见证了澳门历史文化城区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全过程。陈志威说,要不是国家力排众议,先暂且放下其他的申遗项目,将澳门的项目确定为2005年中国申报的唯一的世界遗产项目,也许澳门申遗还要走一段弯路,澳门申遗成功,离不开祖国的支持。申遗成功更加深了澳门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融入感。陈志威说,回到祖国怀抱,我们不再独行。目前,协会正在做郑观应的研究工作。为此,已召开了多次有国内专家参加的研讨会,各项工作正在迅速而展。
回归10年来,澳门的文化人找到了家的感觉。陈志威说,虽然在澳门土生土长,但回归前一想起“祖国”这个词,就会觉得辛酸。但是回归后就大大的不同了,我们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归属感,感受到了来自祖国的关爱,来自文艺界的关爱。提起2006年年底,作为澳门文艺界的代表参加中国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情景,陈志威感慨万千。他激动地说,国家领导人亲自参加大会作讲话,文联也对我们这些来自澳门的新成员特别照顾,在中国文联大家庭中,耀目的明星犹如天上的银河,我们为他们而鼓掌,因他们而雀跃,他们也对我们欣赏有加……来自各方面的爱让澳门人不再孤独,祖国这个大家庭中充满了爱。
就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上,中国文联第一次选举产生了港澳委员,而陈志威就是6位澳门委员之一。陈志威兴奋地写下这样的诗句“良毕集地殿堂开,迎接和谐盛世来。好音聆听同振奋,德艺双馨起众才”,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之后,无论事务如何繁忙,对于中国文联的活动,陈志威都会参加。他说,中国文联的活动精彩纷呈,很有社会影响力。中国文联很注重和澳门的文化交流,经常举办展览和组织艺术家到澳门交流。如“中华情”书画展、“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美术展和摄影展等活动在澳门社会各界的影响都非常大。众多内地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与广大的澳门民众近距离接触,大大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为澳门的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回归10年来,澳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澳门和内地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我对澳门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说到以后,陈志威言语中充满自信。中央对于澳门填海造地和对于横琴岛利用的支持,让陈志威觉得澳门有空间发展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下一个十年,澳门将大有可为,陈志威表示,要用自己对正统中国画的坚持来做一个表率,要继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编辑:晓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