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菊花本姓徐,出生在安徽潜山县双峰柳林街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里。由于出生在阴历九月菊花开的时候,所以外婆给她取名菊花。5岁那年,父母为生活所迫含泪将她送给了马戏班的夏群做女儿,从此改姓夏。
解放前,夏菊花作为夏家马戏团里一个表演耍杂的小艺人,饱尝艰辛。回望身后的足迹,夏菊花饱含深情地说:“旧社会,摆地摊演杂耍尝尽艰难,只有在新中国,艺术工作者才有自己的地位,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到拥有今天的荣誉,最大的体会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夏菊花。”
新中国成立后,夏群夫妇带着他们的马戏班子来到了武汉。为了适应新社会的要求,夏群将班子改称马戏团,并给马戏团起名为“群艺”。不久,群艺马戏团开进了当时汉口最著名的综合性娱乐场所——民众乐园。那段时间,夏菊花以娴熟的技艺、稳健的台风、端庄秀丽的扮相、娇巧灵活的身段,受到了武汉观众的好评。
1952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响彻全国,全国各文艺团体纷纷组成了赴朝鲜慰问团到前线慰问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们。此时,武汉民众乐园内也沸腾起来了,各艺术门类的文艺工作者纷纷要求去朝鲜慰问最可爱的人。夏菊花抢先报了名。可是名单中有夏群夫妇的名字,却没有夏菊花的名字。夏菊花失望了,沮丧地落了泪。“后来,我才知道,由于赴朝鲜慰问演出名额有限,要求去的演员,必须有自己独立演出的节目。这一下子就把我激励起来了,我从此下狠心要练自己的节目,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决定练‘顶碗’。” “顶碗”是杂技艺术的一个传统节目。不过,顶碗演出历来是男人的专利,而且动作简单,除了顶,便是跑,十分单调。夏菊花想,如果能将“顶碗”推陈出新,那就有意思了。女子顶碗能不能顶出新意来呢?如果说,男演员的特点是“硬”,那么女演员能否在“柔”字上下功夫呢?另外,男演员顶瓷碗,一个劲儿地跑圆场,既单调又缺乏美感。那么,女演员顶碗,如果能练出一些优美的造型来,那不是挺好吗?……她越想越激动,于是她开始了新中国女子顶碗第一人的大胆尝试。
当养父母和许多同事在锣鼓声中奔赴前线的时候,夏菊花一个人暗暗地开始了顶碗的艰苦训练。她首先跑到土产日杂店里买来了各式各样的瓷碗,然后,闭门不出。她先用砖头代替瓷碗顶在头上,坐着顶,站着也顶,连吃饭时头上都顶着砖,时间一长,头上压砖的地方压出了一个“门子”。后来,她又将瓷碗放在“门子”上,从一个、两个碗开始,一直加到十几个瓷碗。她顶着碗走碎步、跑圆场、搬腿、探海、拿顶……渐渐增加难度,身体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不断创造新的姿式。
那段时间,夏菊花练顶碗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她忘了吃,忘了喝,经常晚上睡觉想起一个什么动作,她便爬起来尝试、探索。有几次碗摔破了,她又去日杂店买新碗,有时候练得从头到腰浑身疼痛,但她一想起没有自己独立节目而不能赴朝鲜慰问演出,就又不顾一切地练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个多月的苦练,夏菊花终于顶着碗完成了一套崭新的动作。
夏菊花的《顶碗》在民众乐园的技艺厅一上演,就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喝彩声。她的《顶碗》马上成了技艺厅最受欢迎的节目,不但武汉观众爱看,不少外宾也特别喜欢,夏菊花在武汉开始小有名气了。夏菊花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这次成功使她悟出了一个道理:作为一名演员,非得有自己独特的节目才能在舞台上站立起来,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但要苦练,而且要勇于探索创新。自从夏菊花《顶碗》演出后,中国杂技团的保留节目《男子顶碗》再也不演了,他们说:“我们演不过夏菊花!”
初获成功后,夏菊花今后的路将如何走呢?“有一次,我从一本书上看见了‘成功之路,始于足下’这8个字,我回想自己练习顶碗的过程,我明白了,成功之路就是苦练之路,就是不断攀登、敢于创新之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夏菊花在民众乐园的电影院里看了一部记录苏联大马戏团的影片,影片中有一个柔术节目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演员柔似无骨的动作,优美如画的造型深深地吸引了她。她一次两次、五次十次地钻到电影院里反复看,她深深地迷恋上了柔术,产生了练柔术的念头。夏菊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养父养母,养父养母表示大力支持。“当时我的养母还说,‘绝活儿要保密,练出来才能一鸣惊人’。”
1953年春天,夏家搬到了新居——汉口宝善堂的住址。新居比较宽敞,为夏菊花练功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空间,而且,这里离民众乐园有点远,倒是一个制造“秘密武器”的好地方。养父养母还为夏菊花请来了几位与夏家关系密切的同行一起出谋划策,其中有一位是夏群的亲戚——夏菊花称之为“表叔”的陈雅琴。陈雅琴听完介绍后,审视了一下夏菊花,要她下腰,做了几个基本动作,然后,他让夏菊花张开口,用手指敲了敲她的牙齿。“陈叔叔认为我腰腿条件都很好,牙齿长得也很齐,他说柔术要咬花,必须练牙齿的功夫。”
两天后,陈雅琴精心制作了一套练柔术的道具。他在地板上挖了一个洞,然后将一根弯曲的铁杆插入洞中,对夏菊花说,“这铁头就是将来演出的绢花,你必须天天用牙咬住铁头,一直到咬住铁头能自如地做出各种动作为止。”
从此,夏菊花硬是天天咬铁头,咬得牙齿出血,疼痛难忍,还要做出下腰、掰腿等难度极大的动作。特别是练“穿裆”——头部穿过两腿之间,要练到后腿贴背连手都插不进去才算成功。从1953年春天到这一年8月,夏菊花练柔术整整花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终于创作出了让观众叫绝的硕果。
“《柔术咬花》的首场演出是在武汉歌舞剧院的小剧场进行的,当领导和观众看到我整个身体卷成了一个包菜的形状咬花的时候,剧场内爆发出了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夏菊花回忆说。
1954年夏菊花终于得偿所愿,随武汉歌舞剧院去朝鲜慰问演出。在朝鲜开城的一场演出给夏菊花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那是一场露天演出,演出前,突然刮起了大风,领导看见身着单薄彩衣的夏菊花在后台冻得瑟瑟发抖,便劝她取消演出。“我当时说,如果我不上,官兵们会失望的!他们连死都不怕,我还怕什么?”领导点了点头,一直将夏菊花送到台口,并一再叮咛,要注意安全。迎着大风,夏菊花走上舞台,台下响起一阵又一阵掌声,与狂风的呼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特殊的交响曲伴随着夏菊花演出。“我在演出中,突然,一阵大风把我手上的四个道具圈吹得远远的,我把道具捡回来,一件件重新安装好,又开始咬花。”最后,夏菊花在狂风中完成了咬花,顿时全场掌声雷动。当她被冻得浑身颤栗地走进后场时,团长骆文将自己的大衣披在了她身上。“当时,我非常感动,我6岁从艺,登台演出过无数次,这次我真正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1956年7月,夏菊花随中国杂技团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国青年艺术代表团的比赛场地设在高尔基公园。“我记得一出场,前面十几个评委,都拿着白本子和笔记分,我开始有点紧张,后来我想不要紧张,有祖国做我的后盾,人民在支持我,正常发挥就行了,所以从头到尾表演的所有动作,一点失误没有,非常好。”最后,夏菊花的《顶碗》获得了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金质奖章。这是夏菊花获得的第一枚世界金牌,也是我国杂技艺术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第一次获得最高荣誉。“我觉得为祖国能够争得荣誉非常高兴,因为我是党培养起来的,是在人民的关心下成长起来的,我觉得这个荣誉是属于党和人民的,属于祖国的。所以我当时获得这个成绩以后并不骄傲,我应该把这个作为一个起点。”夏菊花正是这么做的。后来,她不断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又从其它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经过反复、艰难的探索,她终于练出了“单飞燕”、“双飞燕”、“双层双飞燕”、“双层双飞燕拐子顶”等崭新动作。
1960年,年过23岁的夏菊花,竟向自己提出了一个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难题——让头顶上的碗塔离开头部。用双脚从背后曲卷过来,双脚的脚面便可以夹起头部的碗塔,将碗塔送向前方!当夏菊花向同事们说出这一想法时,许多演员都感到不可思议。可是,夏菊花经过三年的艰苦磨练,终于将这个被人称为“异想天开”的高难度动作奉献给了观众。“当时我在首次表演‘脚面夹碗’的时候,前两次都失败了,碗都掉下来摔得粉碎,但是我没有气馁,我相信第三次我一定能成功。于是我从后台又拿上来一摞碗,顶到头上,双脚慢慢地曲卷身后,然后触及到头顶上的碗塔,脚面夹着碗塔离开头部,伸向空中,终于成功了。”
3年后,融入“脚面夹碗”的《顶碗》,被选入电影《春燕展翅》中,它标志夏菊花勤奋创新的新动作载入了中国杂技的史册。
苦练、失败、成功,挫折、拼搏、不断创新、永远从零开始、走向辉煌……夏菊花杂技艺术的风格就是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中形成的,她在杂技节目中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优美身影,宛如一朵朵艳丽的奇葩,在杂技的百花园中常开不败。
(编辑:李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