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导《开国大典》的思考与心得
http://www.cflac.org.cn    2009-09-28    作者:李前宽 肖桂云    来源:中国文联网

    革命历史巨片《开国大典》是长影厂为新中国成立40周年而摄制的献礼片。文学剧本经电影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讨论于1988年7月底通过。1989年7月31日影片经审查通过。由于这部影片题材重大,涉及面广,中央有关部门和领导十分关怀重视,后期制作几经修改,终于在1989年9月21日的第一届中国电影节开幕式上首映。回顾20年前那段紧张、艰辛的创作过程,心中真有一种难以言表的“五味子”滋味。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然而,当历经艰辛之后,攀登上一个山岗,看到崇山峻岭,又要继续奋力去攀登。

    《开国大典》于1988年11月11日在中南海颐年堂实景开机,拍毛泽东与毛岸英谈话的重头戏;而后在天安门城楼上以影片的高潮戏天安门前“开国大典”拉开序幕,转战全国12个省市,跑遍大江南北,动用了15万人次的群众演员,请来130个演员参加剧组工作,经过6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于1989年5月11日停机。这期间虽遇到各种困难,致使进度受到一定影响,但我们有一个宗旨:努力把《开国大典》拍好,向新中国成立40周年献礼!

    拍好一部影片,创作者必须对所反映的题材有强烈的创作冲动和充沛的激情。那么,我们的创作冲动和激情从何而来呢?那要从我们拍摄第一部影片《佩剑将军》说起。在拍这部以解放战争为历史背景的影片时,我们接触并了解了解放战争中许多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对他们为共和国的诞生所付出的血的代价有了真切的感受。从那时起,我们与作家张笑天就萌生了一种沿着淮海战役英雄们的足迹继续走下去,把我军从三大战役到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辉煌历史搬上银幕的强烈愿望。为了实现这一夙愿,我们苦苦等待了8年,努力了8年。

    我们的创作冲动的另一个更深层的来源,在于我们这一代人对共和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感情,我们看到了《开国大典》剧本。当时我们兴奋激动,强烈的创作冲动和一定要拍好的决心,几乎同时涌上心头。这种感觉与其说是来自接到剧本的一刹那,不如说是来自8年的长期积累、等待和努力。这是一种憋足了劲的爆发,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的必然。拍摄高潮戏天安门前“开国大典”时,我们是含着激动的热泪再现1949年的情景的。当我们和扮演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演员登上天安门城楼时,不由得想起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见到毛主席的情景。那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我们还在电影学院读书,有幸参加了天安门前的文艺大军。在庆祝和联欢活动中,当我们在那么近的地方真切地看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在一起的动人情景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一种国家、民族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感,使我们不敢有一点懈怠,并成为我们尽快尽好完成此片的强大动力。

    《开国大典》形象地展示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逆历史潮流走向失败,以毛泽东及其战友为代表的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走向胜利,新中国在世界东方巍然屹立起来的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它全景式地概括了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中所发生的诸多重大政治和军事事件。如三大战役的胜利,苏联特使米高扬秘访西柏坡,北平和谈,蒋介石退隐溪口,李宗仁支撑南京政府残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百万雄师强渡长江,我军入城前的整训,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蒋介石出逃大陆,新中国诞生前毛泽东对未来的思考,开国大典等等。影片无论题材的分量,还是人物与事件的数量,在中国电影史上都是空前的。把握和处理好这一题材,导演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以独特的自我意识对巨大的历史内涵加以审视,去透视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取得辉煌胜利的历史契因,以期在银幕上恰到好处地把握整体。新时期电影创作较为宽松自由的气氛,使我们敢于实事求是地面对严峻的历史,以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去洒脱地掌握、处理这一题材。《开国大典》的文学剧本提供了一个宏观而真实的时代背景,推出了众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同时把笔墨集中在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揭示上。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在银幕上,透过主要人物思想感情的挖掘和表现,自然地把那个时代展现出来。

    《开国大典》之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出现了许多受观众欢迎的好影片。继这些影片之后拍摄《开国大典》,要有新的突破,必须准确地把握历史,寻找出新的视角。当然,影片的分量轻重,题材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创作主体对题材进行高屋建瓴的审视和深入的开掘。《开国大典》文学本具有视角独特、概括性强等特点。全剧几乎没有过场戏,这些重大事件中任何一件,那些著名历史人物中任何一个,都可以拍成一部影片。现在却要把这些庞杂纷纭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集结在一部影片里,无疑为我们把握和表现这一题材带来困难。《开国大典》作为历史巨片,除具有大事件、大人物、大场面和大投资这些特点外,还具备了高视角、多信息和大张力等与众不同的特征。这就为我们从高起点去做新的思考提供了很好的创作基础。

    《开国大典》追求一种既是实的又是虚的,既是现实的又是浪漫主义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风格。这种风格样式的确立,还有一个重要的创作动因,即力求在宏伟的历史背景下对领袖人物的个性、心态,进行多侧面多层次深刻的挖掘,以创造真实、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我们总结的经验就是用一支大笔大写意地勾勒历史前进的轨迹,再用工笔细描人物内心。可以说,《开国大典》给我们的创作生涯留下了最浓重的一笔,而这种风格一直影响到我们之后的电影创作。

(编辑:李钊)

图片报道
《建国大业》创中国电影拷贝发行数量之最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彩排
产业(行业)系统职工登上戏曲舞台“向祖国汇报”
看中国电视艺术60年:从《渴望》到《解放》
电影《天安门》全国上映
大型说唱剧《解放》在京上演
中国电影:色彩斑斓一甲子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电影系列活动启动
首都各界“爱国歌曲大家唱”大型演唱会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著名艺术家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