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秦怡:风雨同影穿越共和国60年风云沧桑
http://www.cflac.org.cn    2009-09-15    作者:胡锦 浦奕安    来源:新华网

秦怡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联欢晚会上朗诵曹禺作品《雷雨》(节选)

    从艺71年,她的戏,穿越了共和国60年风云沧桑。无论是《女篮五号》中活泼上进的女一号运动员林洁、《铁道游击队》中唯一的女性角色芳林嫂,还是《青春之歌》里提携新人的一片绿叶林红……时隔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变迁,“她们”依然释放着无穷的角色魅力——“她们”的扮演者就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近日,新华网记者独家专访了秦怡,分享了她从艺70多年来的难忘瞬间。

    电影技术的发展成就了今天的电影大片

    记者: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我国的影视事业发展迅速,作为老艺术家,您对此有何评价?

    秦怡:这个变化还是很大的。比如技术方面,它伴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同步在往前走。现在拍电影,手段多多了,这非常重要。电影厂为什么叫电影厂而不叫电影团呢?因为电影是综合性的艺术,它包括各个方面的工种,比如摄影、录音、美术、服装等等,现在连化妆都有各种研究。当然剧本、导演、演员这三者是最重要的,所谓重要也就是站在观众面前的,但是幕后有很多很多的人在为此努力。从这60年来看,电影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像现在几位大导演拍的很多千军万马的、各式各样的影片,他们在国际上得奖,有大部分是依赖技术的,如果没有这种技术的衬托和综合,也就出不了这样的一些大片。

    在艺术方面,也有各种发展,新的东西出来很多。最近有人叫我写文章,我就写了有关新中国成立60年来影视表演方面的一些变化。我说60年过去了,但是60年又回来了,我们等于是重新迎来了第二个60年的开始,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你怎样去维护那些好的、创新的东西,怎样去延续过去那些精华的东西,怎样再去发展还没有发展的东西,这三个方面是眼前我们应该抓住的重要方面。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职业方向

    记者:秦老师,在这60年漫长的岁月中,您亲身经历的印象比较深刻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秦怡:说起重大事件,我想到了我们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觉得毛主席很伟大,他很好地总结了文艺工作者的道路应该怎么走。他提到了文艺工作者该如何去体验生活,如何反映我国的现实,假如没有生活会怎么样、有生活又会怎么样。艺术是要升华的,如果艺术家的感情不升华的话,那到了艺术作品里就会显得平淡了。我感觉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我们开展工作就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周恩来总理把我当成“水利工地党委书记”

    记者:秦老师,您有接触过共和国领导人的经历吗?

    秦怡:我接触的领导人很多。老一代的领导人,像周总理、朱总司令、彭德怀,包括以前我们部队的领导人,他们有时候请我们去看军事演习。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周总理,你们之间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秦怡:周总理对文艺非常熟悉,1964年拍的《浪涛滚滚》,他来看我们样片,一见我就问:“那个水坝有多高啊?”我演片中的水利工地党委书记,有点印象,就说那个水坝是53米高。他听完又问下去:“那么你流沙问题怎么解决的?你这个采石场怎么样啊?”我正好拍完戏,也就现学现卖,说出来一些。他就说:“嗯,你这个书记还可以。”周总理是非常幽默的,他就是通过这个来看看我们是不是下生活了,是不是深入实践了。

    陈毅元帅的幽默对话让我倍感轻松

    记者: 除了周总理,您还对哪位领导人印象深刻?

    秦怡:陈毅元帅我接触得最多,他讲话幽默得不得了。因为他老戴黑眼镜,有一次我问他:“陈老总,你是不是眼睛不好啊?”他就跟我说:“你不知道,我眼睛很好,我们常常到外国开国际会议,那些会议哦,有时候一点意思都没有,我戴上了黑眼镜,就可以打瞌睡嘛。”    

    有一次我们去日本,陈毅元帅给我们作报告,告诉我们要记住政治三原则。听完了报告说晚上陈毅元帅要请我们吃饭,下午我们自己回去可以做点别的事。因为我习惯记笔记,陈毅元帅的报告我都记下来了,我想待会儿空下来就背一背政治三原则,没想到他下午两、三点钟又来接见我们了,也没想到他直接就问我们团长:“政治三原则你们记住了吗?你们哪个说一说?”我们大致意思说得出来,但是一条一条背却背不出来。当时我特别傻,抓着皮包说我记下来了,就拿那个本子出来。他马上说“不要看本本!”我说:“是是是,我不看,我准备背的,还没背出来。”到了晚上吃饭,他就坐到我旁边来,说:“下午我的态度不好,不要生气哦。”接着说:“你想嘛,你是个演员,你到了台上台词背不出来怎么办?你可不可以跟观众说请你们等一下,我再看看本本再来说。”他这么一说我也不敢气了,轻松啦。所以像这样的领导,这种工作方法,又严格,又和善。

    无声影片的“复活”代表了一种艺术形式的创新

    记者:60年来,我国的电影发展与国外相比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需要创新的地方?

    秦怡:比如说我这次去美国,参加国际无声影片电影节。这个无声影片电影节放映了八部片子,我看了六部,你想我能坐在里头看六部,那说明这些影片非常吸引我。以前中国的无声影片偶尔出一下字幕,有时候没有,也不知影片在讲什么。但是这次观摩的无声影片,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彩,因为影片没有台词啊,但是又要让观众看明白,表演得非常好。    

    另外音乐全部是乐队现场来配的,一边放电影一边音乐起,不管是风声啊、雨声啊,随便什么声音都是音乐,全部音乐一直放到底,这期间还当场配唱歌。就是在这个剧场里头,在舞台前面,音乐台的那个地方当场配,配得非常好。本来那个演员演的意思我们懂了,听不见歌,这个情绪就损失很多,当音乐配上去以后,就增强了这个演员的感情。    

    像这一类,我说这是无声影片的复活。现在我们的无声影片都放在电影库里面,很少放了,但是这样一做以后很多无声影片都能重新跟观众见面,而且体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我就觉得这个事情人家这几年一直在钻研、发展、创新,做得非常好。我准备明年在上海搞一个无声影片展,或者把它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里头,或者另外设置一个国际无声影片电影节,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我们现在一直在提的科学发展观,其实就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创新,这是一种从前从来没有用过的新的艺术形式,所以我就觉得这是很好的。

    电影工作值得我一辈子付出 直至死去

    记者:秦老师对我国的影视事业有怎样的期望?

    秦怡:现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时机很好,眼前经济危机有一点影响,但是我们可能复苏得还会比人家快一点。艺术本身是这个产业的支柱,所以怎么开动脑筋,去寻找艺术规律,之后产生出新的艺术形式非常重要。电影是能多方面体现内容的一个艺术品种,这种艺术品种非常有魅力,而且是有长久性的,大众化的。 我希望将来我们在编剧方面,品种要多一点,体裁要多样一些,不要老是历史的东西。我想应该多在反映现实的作品中提高艺术思想、艺术水平,这个是很重要的。

    我从事电影工作71年了,我觉得自己的这份工作是值得一辈子付出的,直到我死去。我们可以从人文艺术里得到许多启迪,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对人的观察,对自己做人都有很多帮助。我现在还想写剧本, 自己拍不了的别人可以拍,自己演不了的别人可以演。总之,活到老,学到老!

    (编辑:晓婧)

图片报道
《建国大业》创中国电影拷贝发行数量之最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彩排
产业(行业)系统职工登上戏曲舞台“向祖国汇报”
看中国电视艺术60年:从《渴望》到《解放》
电影《天安门》全国上映
大型说唱剧《解放》在京上演
中国电影:色彩斑斓一甲子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电影系列活动启动
首都各界“爱国歌曲大家唱”大型演唱会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著名艺术家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