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羌笛:以口相传的“非遗”
http://www.cflac.org.cn    2009-09-14    作者:    来源:《东方早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几乎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诗句,但却很少有人亲耳倾听过该种古老乐器奏出的曲调。去年汶川地震,更使羌笛所在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遭受重创,数名操持古老技艺的传承人遇难。这些,使得5月2日世界音乐周于世纪公园的开场曲尤为引人注目:硕果仅存的羌笛传承人、折嘎传承人轮番登台献艺,使上海观众现场亲历震区被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貌。

    羌笛传承人一口气连奏3分钟

    羌族文化的传承全靠世代口耳相传,全无文字记载,因此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重要核心,而三位当代“释比”在震中去世,直接切断了文化血脉。肩负着传扬本族历史使命的“释比”,为族人中权威的文化知识集成者,可以看作民族活化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此次访沪表演,尽遣原生态表演者,打头阵的就是一出“释比羊皮鼓舞表演”,模仿释比的演员边敲边舞,走到台下为观众祈福,也为整台演出暖场热身。

    紧接着上场的羌笛演奏家则是真正的传承人,这位名叫柯洛娃的中年男子手握一支巴掌大小的细窄笛子,将两腮鼓至快要撑爆,洪亮清透、绵延婉转的曲调旋即滑出,竟是一口气不间断地连奏了3分多钟。据介绍,这种由羌族发明的鼓腮循环换气法,要求一首乐曲无论长短,都要一气吹成、绝不停顿,其中还伴有多种技艺,如喉头颤音、手指上下滑音等。

    在随后的记者采访中,柯洛娃透露,羌笛几乎与羌族的历史一样长,有近3000年的历史。几千年来,羌笛未变,乐曲依旧,但会制作、会演奏它的行家却越来越少,加起来一共也不过10人。“去年地震,还有几个遇难了,而且采料的竹林也部分被毁。” 柯洛娃说,这支演出用的羌笛就是自己亲手制作的,“要在深秋,到山里头去,那个时候的箭竹最合适做笛。回来还要在自家的火塘上‘炕’干,再用清油浸泡……10多支里才能选出一支呢。”让竹的身体充满柔韧,让笛的性情裹挟着刚烈,柯洛娃兴致勃勃地描述着制作的一步步。

    折嘎传承人“见到什么说唱什么”

    随后的表演中,山歌、牧歌、酒歌此起彼伏。两位主要的演唱者白玛机和仁珍卓玛,来自阿坝师专,接受课堂里的音乐教育,但是在生活中,在他们自家的草原上,姐妹俩骑着马儿唱出的却是自编的曲调。“想到什么唱什么,我们那里四五岁的孩子会说话就会唱歌了。” 白玛机穿着妈妈亲手做的演出服,说这样复杂华美的盛装妈妈三四天就做好了。

    “见到什么说唱什么。”59岁的甲央甲措比姐妹俩的道行更高一筹,他所操持的折嘎是藏族曲艺的一种,手持五色棍,肩背假面具的折嘎艺人口齿伶俐,将所见均纳入说唱,被称为不识字的“作家”。甲央甲措的现场藏语说唱,观众们自然听不大懂,他说那是祈福。“如果是说故事,你们从头上往脚底下说,我们是从脚底下往头上说(倒叙)。”老人笑着说,“我讲的有教育子女的故事、格桑尔王的故事……我家有100头羊、40头牛,没事我放牲口的时候就唱,从8岁起我就跟我的上一辈学了。” 甲央甲措说自己有一男两女,但孩子们都唱周杰伦啦,不学这个喽。

    “也许这样的流失我们无法避免和阻止,但是我们却希望通过每一次世界音乐的活动,让更多的人用耳朵分享它如今尚存的旋律,用眼睛目送他们逐步逝去的身影。” 音乐周制作人洪亦非说。

    (编辑:晓婧)

图片报道
《建国大业》创中国电影拷贝发行数量之最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彩排
产业(行业)系统职工登上戏曲舞台“向祖国汇报”
看中国电视艺术60年:从《渴望》到《解放》
电影《天安门》全国上映
大型说唱剧《解放》在京上演
中国电影:色彩斑斓一甲子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电影系列活动启动
首都各界“爱国歌曲大家唱”大型演唱会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著名艺术家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