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镛:中国文联——艺术交流的桥梁
http://www.cflac.org.cn     2009-08-28     作者:王镛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于1986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我所在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文联机关现址距离很近,但我与中国文联直接交往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近几年,我先后参与策划中国文联主办的3项大型艺术展览: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世纪初艺术——海峡两岸绘画联展。通过这些大型艺术展览,我切身感到中国文联在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领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组织、推动和支撑的作用。

    让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华文艺复兴,是我多年的夙愿,也是我从事中外美术交流研究的初衷。2002年初,我与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勤等人倡议筹办北京双年展,受到了时任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大为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中国文联领导的大力支持。2003年6月,中国文联批准我和陶勤、董占顺等一行5人访问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参加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式和首届北京双年展的新闻宣传活动。我们深入考察了威尼斯双年展的历史与现状,同时也开始思考北京双年展如何能办得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凸显中国特色。2003年、2005年和2008年,3届北京双年展相继成功举办。北京双年展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被誉为“当代国际绘画雕塑的中国支点”,在当代世界艺坛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些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中国文联。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领导靳尚谊、刘大为、冯远、吴长江担任历届北京双年展总策划,为北京双年展的组织、协调、策划、评审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和精力。特别使我感激的是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在筹办北京双年展期间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他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妥善、圆满地解决了问题。如果没有中国文联领导的大力支持,北京双年展就难以顺利进行。水城威尼斯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摇篮,威尼斯双年展促使她成为当代国际艺术的中心之一;古都北京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北京双年展也将促使她成为21世纪中华文艺复兴的基地——这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作为北京双年展策划委员会召集人之一,几年来我越来越深地体会到:我个人关于北京双年展的梦想,也只有依靠中国文联等组织机构集体力量的支撑才可能实现。

    由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是当代中国画走向世界、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富有创意的重要举措。2006年起,组织艺术委员会的专家们从全国遴选194位画家,创作表现联合国192个成员国的文化标志、民俗风情、国花国鸟等题材的中国画作品。我作为艺术委员之一,负责把专家们历次评审画稿的意见汇总起来,写成书面意见供画家们创作时参考,要求作品充分发挥中国画的笔墨和色彩表现特性,同时抓住各国山水、建筑、人物、花鸟的不同特征,并彰显画家独特的风格与个性。画家们精益求精,终于完成了一批足以代表当代中国画水平的佳作。2007年4月,“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在北京首展之后,又曾到纽约联合国总部、日内瓦、墨西哥城、东京、开罗等地巡回展出,受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各国观众的热情赞扬。2009年2月3日,我随同中国文联代表团在埃及首都开罗《金字塔报》展览厅参加了这一国际巡回画展的开幕式,目睹了埃及观众踊跃参观展览、热情赞扬当代中国画艺术的盛况。

    由中国文联与台湾文艺协会联合主办的“世纪初艺术——海峡两岸绘画联展”,是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推动中华当代艺术发展的大型展览,2007年11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2009年6月又在台北和高雄展出。中国文联委托我担任这一展览的策划人,我策划的展览主题是“世纪初艺术”,因为世纪初往往是艺术的转折点。展览画种包括水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岩彩画和综合材料,参展画家大陆和台湾各30位。我们选择的大陆参展画家,既有詹建俊、袁运甫、朱乃正、广军等知名老画家,又有郭怡孮、姜宝林、尚扬、胡明哲、吴长江等众多中年实力派画家,还有翟建群、王冠军等崭露头角的青年画家,他们在21世纪初的新作,既有传统功力,又有创新意识,风格多样,个性鲜明,受到海峡两岸观众的一致好评。2009年6月,中国文联副主席胡振民、中国美协副主席吴长江率领的中国文联访问团,包括我和画家姜宝林、丁方、陈辉等一行11人,赴台湾台北和高雄参加了“世纪初艺术——海峡两岸绘画联展”开幕式暨研讨会。文联多方联合,能与台湾文化艺术界人士广交朋友,在弘扬中华文化上达成共识。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双年展策划委员会召集人)

(编辑:李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