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心中,我把文联当成家,因为文联确实是文艺工作者的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能够结交各个艺术门类的朋友,而且能经常参加文联组织的深入生活、深入基层的活动,这对于一个艺术家的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艺术家万里采风”和“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都落不下我。中国文联的各文艺家协会,除了民协和摄协之外,其余的我都与之合作过。1982年我担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2005年开始我担任中国剧协副主席,跟其他协会一起到基层慰问演出、体验生活的机会也就更多了。在与这些艺术家交往的过程中,自己的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博采众长。
2006年,我跟中国视协去山西阳泉矿务局的新景矿慰问演出。当时我和视协一些演员在井下的巷道里为矿工师傅们现场演唱、朗诵,视协几位扮演领袖人物的艺术家也进行了表演。当时我们煤矿文工团也派去了一个大队伍,把演出的乐器都带到了井下,那个场面是非常令人难忘的。井下工人没有想到,艺术家不仅来了,而且还走到了井下、走到了一线工人的身边。记得一位演员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工人师傅们也跟着唱了起来。黑黑的脸、黑黑的手和白白的脸、白白的手在一起,让我永远无法忘怀。这不仅是艺术家和工人之间手拉手的表演,而且是一种心贴心的交流,这种体验对于艺术家来讲是值得珍藏的。当艺术家戴上矿工帽,穿上矿工服和矿工靴的时候,立刻就会对矿工的工作情况有一个最直接的了解,于是不用说教,大家自然会对工人师傅产生一种崇敬感。
2005年,我跟中国剧协的梅花奖艺术团到内蒙古的包头下基层慰问演出。梅花奖艺术团中各个剧种的演员都有,当时慰问的是当地的矿工和各厂矿的工人。这些观众很少有机会看到这么多剧种的名家集中在一起演出,他们很兴奋,演出现场总是人山人海的,艺术家们也很感动。我还随中国舞协的舞蹈家们去贵州冰雪重灾区慰问演出,记得当时道路还非常泥泞。中国音协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冼星海诞辰110周年活动中,我担任了《黄河大合唱》的朗诵,气势宏大。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成立的晚会是由我主持的,中国书法兰亭奖的颁奖仪式我也曾经主持过几届,中国作协的各种诗歌朗诵会我也常常参加。
在参加文联的所有活动中,“文代会”是个醒目的字眼,大会上,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亲耳听到党中央对文艺的指示,把握时代的脉搏,这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我认为这是文联得天独厚的条件。回忆起来,我第一次参加文代会是在1979年的第四届文代会,当时还只是列席会议。到第五届文代会时,我已经成为代表参会了。后来,我作为文联委员相继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和第八届文代会。
我还参加了文联每年举办的“百花迎春”春节大联欢,晚会现场能够见到许多文联的老领导,和这些老领导在一起,有机会听到很多他们对于文艺现状和文艺发展方向的看法,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把中国的民族艺术送到世界各地与外国友人架起友谊之桥也是文联艺术家义不容辞的责任。1984年以来,煤矿文工团承接了大量文联的外事活动,先后十几次参加了世界各地举办的艺术节。所到国家包括美国、西班牙、法国、突尼斯等。文联派我团到西班牙参加艺术节的经历让我记忆最为深刻。西班牙艺术节比较特殊,各代表团除参加艺术节外,还要参加一个食品节。由于当时团里没有请专业厨师同行,我只好在前一晚跟使馆要了白面、肉和白菜,动员全团演员,包饺子、做红烧肉。由于食品节后还有演出,我安排演员们晚上轮换制作食物,而我也亲手和面、包饺子。在第二天的食品节上,中国美食受到了外国友人的极大欢迎,我们食品展台前的队伍是整个食品节中最长的。其他国家参加美食节的队伍都是由专业厨师组成,只有我们是由艺术家组成。那一天在我们团的每一位演员心中都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参加美国斯普林威尔艺术节,我们住在当地居民家中,与房东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他们来到中国还与我联系见面,共叙友情。我想这样的交流,其意义才是深远的。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这么多年了,对我们现在的文艺工作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艺术家对生活的积累,需要常年累月地一点一滴不断累积,一个艺术家只有不断深入生活,努力采集生活中的点滴,最终才能酿造出美好的艺术成果。文联成立60年来始终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向人民、向生活学习的良机。文联的“艺术家万里采风”活动、“放眼企业看巨变”活动以及“送欢乐、下基层”活动都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深入生活的机会,意义深远。
60年过去了,作为文联的一分子,我深感幸运和自豪,我衷心地希望文联成为一个更加温暖、可爱的文艺工作者之家。
(瞿弦和系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本文由本网记者丁薇、实习生李亮采访整理) |